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课改的再出发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3178220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课改的再出发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课改的再出发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课改的再出发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课改的再出发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课改的再出发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课改的再出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课改的再出发(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课改的再出发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为什么说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课改的再出发“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教育模式 取代知识传授体系,这将是素质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意义深远。 虽然素质教育早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但是对于什么是素质教育 这样基础性的问题,仍然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素质教育就是适度的教育,而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则是一种过度教育,具体表现 在:是功能过度。基础教育的主要功能是让一个生物人转化和成长为社会人,过 早地与成功、发达等宏伟愿景、远大理想对应起来,对于一个普通的未成年人 而言,在现阶段是大

2、而无当、虚幻空洞的。二是内容过度。现在的孩子,在学校学些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合适目前普遍来 说,学生的书包过重,所学内容过多、过深。三是责任过度。全社会关心学校,学校却“办了全社会。校园内,购物、吃 饭、安保、医疗等所有的一切都归学校管。校长充当了炊事员、采购员、保安 员等角色,把所有事情都管了,唯独没精力管教学。地方官员大多把重视教 育,简单地或者功利地理解成了办学校、建房子,很少关心教育本身。政府责 任过度,往往就是政绩的过度、基建的过度、浪费的过度。知而不行:几十年来,素质教育这一理念,无论是在各级党委、政府还是基层学校,无论 是在教育内部还是社会各界,无论是在专家学者还是平民草根中,都得

3、到了广泛认同,但现实状况是,素质教育在文件制度里有地位,具体工作中排后位;在专着论文里有高度,基层实践少热度;在办学理念上有目标,办学行为上无指标;社会舆论讲得好,个人家庭做得少。知行不一:知行不一实质就是说一套,做一套,认识与实践自相矛盾、互相否定。具体表 现为:育人是教育的本质追求,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重分轻能的现 象;课堂教学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但实际教学中教师一言堂仍较普遍;对 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恶评不断,但仍以考试作为唯一手段、以分数作为唯一评价 标准;对学生苦、学生累、学生书包重、学生作业多的批评声不绝于耳,但“不 输在起跑线上”的意识根深蒂固,结果是让学生累倒在起跑线上。行

4、而罔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对素质教育的战略地位、核心目标、基本规律、重 点要求、工作路径未能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解,以育才教育取代育人教育。专家们认为,目前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既有政策设计、体制机制 的缺失,又有基层实践的缺位;既有价值取向的偏离,又有教育政绩的短视; 既有用人导向的误区,又有育人方向的错位。这些问题折射出素质教育理想与 现实的差距,基层实践的无奈与迷茫。用一句流行的话说,在素质教育的问题 ,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面对“核心素质,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不要迷茫。核心素养,将成为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 能,而是获取

5、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教育模式取代知识传授体系,这将是素质 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意义深远。为什么说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课程改革的再出发因为核心素养,将成为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教育模式取代知识传授体系,这将是 素质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意义深远。素质教育从来都不只是校园 围墙内的事,正所谓“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从来没有可以离开社会环境 的成长,也从来没有可以离开家庭环境的教育。我们要树立“泛教育的理念, 家居是教育工具,社区是教育载体,景观是教育因素,城市、乡村是教育场 所;家长是教育者,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互为环境互

6、为教育者。实施素质教 育,每一个学校、每一个课堂、每一个家庭都可以从自身改起,从现在做起。二、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报告中提出学生核心素养包含哪些具体内容文化基础: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 究;自主发展: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真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 理;社会参与: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 用。三、结合学科课堂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1、注重教师专业发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土壤学校不仅要关注学生向上成长的空间,更要关注学生向下扎根的土地。学校要 结合教师实际情况,分层培训(实现年青年教师“做中学,转岗教师“做中思骨

7、 干教师“做中创),从而,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转变教育观念,达成“三转变, 即从“应试教育向提升“核心素养转变;从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从管、灌、压向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转变。让教师真真正正转变 成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在教学中辅导学生分析、归纳、判断、推理, 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真真正正做到让核心素养立足课 堂。2、推进启发式教学聚焦核心素养培育我们要努力创设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空间。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合 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但是这些课堂上的教学多 数仍以教师讲授、提问和学生被动回答为主要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有利于 传授

8、知识,但不利于学生自主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要给 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给学生独立探究的空间,促进学生自主质疑、自主探 究,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深入推进启发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发 学生的深入思考。以往的课堂上教师提问的问题,多数是“对不对“是不是”的判 断性问题和“是什么的陈述性问题;对于“为什么的解释性问题和“你是怎么看 的”评价性问题比较少。这些判断性问题不能激发学生深度思考,不利于培养高 水平的思维能力。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也不知道如何有效地接纳和利 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深入实施启发式教学,设计有思维梯度和有思 维深度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当学生提出

9、自己的想法以后,教师要学会有 效地接纳和利用。3、以“五个一为载体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我们要关注学科教学对核心素养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我们要关注 学科外活动的教育价值。本学期我校将聚焦6大核心素养,以“五个一”为载体(即一副好口才、一手好书法、一个好身体、一身好习惯、一项好才艺),培养学生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社会责任。主要是个体处理与他人(家庭)、集体、社会、自然关系等 方面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1诚信友善。重点是自尊自律,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宽和待人;孝亲敬长, 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等。2合作担当。重点是积极参与社会活

10、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对自我和他人负 责;履行公民义务,行使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等。3.法治信仰。重点是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 依法律己、依法行事、依法维权;崇尚自由平等,坚持公平正义等。4生态意识。重点是热爱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节约资 源,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行动等。二、国家认同。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家政治制度、核心价值理念、民族文化 传统等方面的理解、认同和遵从。5.国家意识。重点是了解国情历史,维护民 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热爱祖国,认同国民身份,对祖国有强烈的归 属感;自觉抒卫国家尊严和利益等。6.政治认同。重点是热

11、爱中国共产党;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 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等。7文化自信。重点是了解中华文明形成的历史进程;承认和尊重中华民族的优 秀文明成果;理解、欣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三、国际理解。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际动态、多元文化、人类共同命运等方面的认知和关切。&全球视野。重点是具有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9.尊重差异。重点是了解世界不同文化;理解、尊重和包容文化的多样性和差 异性;积极参与多元文化交流等。四、人文底

12、蕴。主要是个体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 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10人文积淀。重点是积累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掌握人文思想 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11人文情怀。重点是以人为本,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五、科学精神。主要是个体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现的 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12崇尚真知。重点是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和成果;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有真 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等。13理性思维。重点是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理性 务实,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规范行为等

13、。14勇于探究。重点是有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能够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并 通过科学方法检验求证、得出结论等。六、审美情趣。主要是个体在艺术领域学习、体验、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表现。15.感悟鉴赏。重点是学习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懂得珍惜美好事物等。16创意表达。重点是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具有生成和创造美的能力;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提升生活品质等。七、学会学习。主要表现为个体在学习态度、方式、方法、进程等方面的选 择、评估与调控。17乐学善学。重点是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习 惯;能自主学习

14、,注重合作;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等。1&勤于反思。重点是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清楚的了解;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 自身实际,选择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等。19数字学习。重点是具有信息意识;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 等社会信息化趋势等。八、身心健康。主要是个体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积极表 现。20. 珍爱生命。重点是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 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21. 健全人格。重点是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 爱,坚韧乐观;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22. 适性

15、发展。重点是能正确判断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 的发展方向;有计划、高效地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 动力等。九、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勤于实践、敢于创新方面的具体表现。23热爱劳动。重点是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广泛参加各种形式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具有动手操作能力等。24. 批判质疑。重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敢于质疑;善于提出新观点、新 方法、新设想,并进行理性分析,做出独立判断等。25. 问题解决。重点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 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定合理解决方案;具有创客意识,能将创新理 念生活化、实践化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