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与水利事业共奋进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3155655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春与水利事业共奋进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青春与水利事业共奋进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青春与水利事业共奋进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青春与水利事业共奋进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青春与水利事业共奋进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春与水利事业共奋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春与水利事业共奋进(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青春与水利事业共奋进 与祖国共奋进 黑龙江科技学院自强不息创业创新办学精神溯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正当科技人在“绝境”中苦苦寻找攀岩之路时,中共中央、国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实施,学校党委抢抓“高等学校可以到异地合作办学”的历史机遇,在调查了30余所国内外高校的成功经验之后作出了“到哈尔滨寻找合作伙伴、扩建校区”的果断决策。在2021年5月顺利“兼并”了省煤校和哈煤研所、成功在省会伸出两支触角之后,命运之神把学校拉到了哈尔滨糖厂这篇建立与清朝末年、历经百年沧桑已告破产的废墟之上。从此,学校在上级没给一跳政策、国家没给一分钱支持

2、、哈尔滨没有一个重量级人脉资源的情况下,怀揣着几代科院人迁校愿望,踏上了建设哈尔滨校区的征程在美丽的松花江畔播下了绿色的希望、收获了丰硕的果实、培育了红色栋梁、成就了金色梦想。 开弓没有回头箭 哈校区购地协议刚刚签订,学校党委就确定了“边规划、边建设、边融资、边办学”的战略。202年春节刚过,当别人还沉浸在亲朋团聚、欢天喜地过大年的喜庆氛围中时,时任党委书记宋长生和校长赵国刚同志就带领着哈校区筹建人、融资人踏上了开往哈尔滨的列车。离开了鸡西那片故土时他们不知有家,踏上哈尔滨新校区后他们不知有身,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念,发扬煤炭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顶风雪、冒严寒,住

3、厂房、吃食堂,赶蚊虫、战“非典”,在一片荒草无人、垃圾成山的废旧厂区吹响了“二次创业”的号角。为了争取建设资金,融资人常年离家在外,天当房、车当床,把家安在火车上历经无数次的战战兢兢、大喜大悲,无数次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可谓是历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尽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确保了建设资金的到位和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为了确保建设工期,筹建人宁可把嘴皮子磨破、鞋底子磨穿、车轮子散圈、腰杆子坐弯也要确保建设工期,不舍昼夜、没有冬春,白天穿梭于建筑工地,晚上在工棚挑灯研究图纸,年逾五旬的党委书记0次流下眼泪、两次昏倒在卫生间,有的领导心脏被压憋出病仍然靠前指挥, 有的同志住在简陋厂房睡觉时耳

4、朵被老鼠咬穿,可谓是“字字都有酒精味、行行都有车辙印”,确保了各项建设工程的如期交付使用。为了建设“阳光工程”,坚持严把“规划关、设计关、资金关、材料关、工期关、施工关、质量关、廉政关”,见车做到筹建办审计、学校审计、会计事务所审计和政府审计相结合,可谓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确保了“楼起来了、人没有倒下去”,也得到了省委巡视组、省财审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宣传。 团结山变玉协作土变金 真是凭着这种不怕损害个人利益、不怕艰苦、不怕得罪人、不怕死、不怕越位、不怕冒风险、不怕挫折的精神,顶住了一个又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在正常工作中不可能遇到的矛盾,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无法预见的困难

5、,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战,完成了原糖厂遗留设备的拆卸和5.7万平方米旧厂房改造及包括教学主楼、信心中心(图书馆)、科技大厦、游泳馆等在内的新建工程。2021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学校主体正式迁入哈校区。201年月,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领导和省五大班子成员来校参加因“非典“而推迟的哈校区落成典礼暨研究生开办仪式为标志,学校建成了“规划科学化、功能现代化、信息网络化、后勤社会化、园林生态化”的校园。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正是由于对学校办学能力、水平和声誉的认可,全国三个之一的安全工程技术学院落户学校,国家煤矿安全培训基地、黑龙江省洁净煤技术研究中心也相继在学校挂牌;与奥地利ce公司签订了利用奥地利

6、政府贷款建设矿山机械制造培训中心项目协议,开创了黑龙江省内高校获得外国政府贷款、利用国外先进设备、技术和资质的先河;在省政府的主持下与四大矿业集团签订了“对口单招、定向培养”协议为解决黑龙江省国有重点煤矿人才短缺问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千淘万里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在学校党政班子的带领下,以筹建、融资两支队伍为代表的全校教职工在三年多的哈校区建设进程中,高歌国际歌、为了谁和爱拼才会赢三首歌,抛洒汗水、泪水和学会,凝聚士气、人气和灵气,成功演绎了一步目标明确、信念坚定、历经坎坷、修成正果的现代版西游记,在美丽的松花江畔画了一个“圈”(建成哈校区),点了一个“点”(上了硕士点)。哈校区建设期间和学

7、校主体迁移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彭佩云,时任国家煤矿安全 监察局局长王显政及省长张左己等领导多次到校视察,参观者无不为震撼和感动。时任省委副书记刘东辉认为这是“明智的选择、战略的决策”,副省长程幼东同志由衷地发出了“哈校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取得如此规模,确实很不简单”的感慨。受朱镕基总理委托、负责处理哈尔滨糖厂破产事宜的原国家轻工局局长陈士能同志在021年初“故地重游”时感慨万千地说“科技学院的领导班子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使学校规模扩大、层次提高、队伍稳定,形成了“创业、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东北人有了这种精神和魄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有希望的。”省内外院校同仁无不为学校

8、能“在一片落魄的废墟上,有一支遍体鳞伤的队伍,撑起了一片蓝天”而震撼。学校党委也因此多次被省委等上级党组织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在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进行了经验交流。黑龙江省精神文明办公室、教育厅、公证处、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组织的黑龙江省教育行业形象调查也对我校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学校是我省地方高等院校的杰出代表,注重抢抓办学制高点,成功实现了异地办学;办学思想启发人,办学精神激励人,办学成就鼓舞人,办学口碑感染人,开辟了省内高校办学的新境界。 面对接踵而至的赞誉和评价,沐浴着攀越“绝境”后的鲜花和掌声,不甘平淡的科院人在认真总结过去办学经验的同时也清醒地

9、认识到,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不会给人以一丝喘息的机会,只有外延的拓展而没有内涵的充实绝不能够算作“山登绝顶我为峰”。唯有乘势而上,抢抓“黄金发展期”、规避“矛盾凸显期”,走由外延拓展向内涵充实的转型之路,确保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使学校在高校一轮有一轮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求和谐:“蜕变”中腾飞 业绩令人鼓舞成就催人奋进 历览艰难、曲折而又辉煌的创业历程,看到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空间等方面的跨越式发展,我们没有理由不感到欣慰和自豪,但改革没有止境、发展没有坦途。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进入大众化阶段后,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社会与家长对高校的办学质量产生了质疑;本科教学

10、工作水平评估,是学校再一次处于风口浪尖;主体迁移后新专业、新教师、新学苗(“三表”学生)各占三分之二,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现实和潜在的风险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式, 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面对“破产”的危机,如何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如何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如何办人民满意的大学等艰巨课题又一次让科院人陷入了“冰火两重天”。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要想石头浮在水面,要想让大船远航扬帆,唯有“穷”则思变,创新实干,加快发展在认真分析站在新起点、进入新阶段的形式之后,学校党委站在高端,扬起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大旗,倾全校之力、聚全员之智,坚持自主改革、自避风险、自强不息、自我发展,用新思想、新模

11、式、新体制、新方法筑牢基础,提升水平,打造亮点,破解难题,实现了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充实的“蜕变”,从而创出了一条办学的新路子。 办学理念决定办学方向 办学方略决定办学模式 在经过科学的分析和研究之后,学校党委陆续提出了“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办学理念和“搞好一个科学定位、遵循一个科学定位、顺应大众化、国际化要求,以人才培养为主,把树栽在山上,在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背景下分类培养,分灶吃饭,让不同的同学全面发展,成人成才。在整体以育人为中心的同时,发挥特色科学优势,建立国际、国内、学校、企业、社会多方合作机制,搞特区,打造新型科技大学品牌。“两大规律”,就是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

12、把教育作为一个服务,开展经营学校,走新型办学之路。“三线管理”,就是确保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质量这个生命线,构筑学科建设、专业课建设、教学改革、科研及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增长线,强化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机制这个保障线。“四个转变”,就是推进学校由“大楼”向大师的转变,由行政管理项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并重的转变,由以校园物质环境建设为主的大学文化建设向以大学精神建设为主的大学文化建设的转变这一系列办学思想的提出,为学校新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蜕变”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理念、方略不能仅仅作为一个口号写在纸上或打在宣传媒体上,只是纸上谈兵而不躬身践行是绝对不行的。为此,学校在机制、

13、方法、手段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设立了教师评建工作津贴,教师的晋职晋级实行师德师风、教学质量、教书育人、科研及评建工作一票否决;加强教风、学风、干部作风建设,结合“先 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深入开展了干部“五风”建设、评建工作党员责任区活动和教育思想大讨论;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岗位“大练兵”、“大比武”和形象设计大赛,教书育人过程中强化“严、实、新、活、爱”和“教、管、帮、带、联”;在全校学生开展了班级评估和学风诊断,出台了“四种能力”培养考核政策;结合学苗自身特点实行手把手、一对 一、点对点、段段清,并全面开展体验教育;加强了硬件建设;为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搭建了校内外平台。 忽如一夜春风

14、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经过四年多的力量蓄积,顶住了各种压力,冲破了层层阻碍,终于在艰难的“蜕变”之后破茧而出内涵建设与主体迁移前相比有了质的飞跃。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实现了由注重知识学习向能力培养的转变,形成了“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理念引领下的思想道德素质高和工程实践能力强的“一高一强”人才培养特色,毕业生就业率每年都在95%以上,位居省内高校前列;学校固定资产由14亿增长到了1.2亿;省级重点学科从“零”一跃为个;省级学科梯队带头人达16人;硕士点达到了18个,并获两个工程硕士授予权;教授增加到了18名,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6.7%;生均交学费由50元增加到了80余元;教学科研仪器值增加到了2.亿

15、;建成了国内一流的现代加工中心、工程训练与基础实验中心和以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电气工程实践基地为代表的个实践基地及208个校外实习基地;有70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科技进步奖。这1组数据充分折射出了学校近四年多来内涵充实的历程和成果。以201年学校作为全省三所院校之一在省教育厅先进性教育活动优秀事迹报告会上介绍经验、学校党委办学治校成效被收录进“黑龙江省委执政纪要、01年学校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202年月被教育部确定为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荣誉称号为标志,谱写了一校两地五校区和谐发展的新篇章 “科技学院62年的历史证明,学校发展是靠大变化来证明的,大变化是靠大事件写成的,大

16、事件是靠血汗铸就的。”“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求”,“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高等教育的要求”,“面对学校进入改革发展新阶段所存在的经济压力以及科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核心竞争力薄弱等一系列问题”,以201年2月17日召开的七届八次教代会为标志,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党委和行政适时做 出了建设新型科技大学和“三型”校园两项重大决策,优化发展战略,强化内涵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目标远景,再一次成为我校广大师生员工的进军号。 回首往昔风雨如晦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 六十余载的沧桑岁月一代代科院人已抒写了一部严谨治学、敢于突破的求真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