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3079307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新课程有效教学设计案例之001学 习 方 案 设 计学校名称:山西省太谷二中 课程名称: 历史 内容主题: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教材版本: 岳麓版 必修三 教师姓名: 王建功 教 龄: 4 简介:我班实施高中新课程有效教学时间仅仅三学年,课堂教学形态处于“师生唱戏教师搭台”阶段。本课是高三历史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岳麓版)必修三,课时安排为3个课时,分别是“问题生成学导课”、“问题展示解决课”和“问题拓展提升课”。在本课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的结构化预习、合作讨论、展示交流以及探究学习,让学生知道国家的兴旺发达体现在教育上,教育落后科技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上课年级高三历史学科主题国运兴衰,系

2、于教育指导教师 王建功课时3课型问题生成学导课、问题展示解决课和问题拓展提升课学习日期2011.12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从扫盲教育、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方面来了解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认识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对于科技发展、对于国家富强的重要意义,体会“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过程与方法:感知与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史实,引导学生认识接受教育是一种神圣的权利和义务,要珍惜接受教育的机会,并培养对振兴国家和复兴民族的责任感。重点各时期的教育发展的史实。难点理解“国运兴衰,系

3、于教育”的深刻含义。关键问题为什么要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主要有哪些?教材分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学情分析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学生对自己以后的发展还很困惑,上学没用这种思想流传在好多学生中。所以本节课的关键是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通过高校的培养,学识水平越高以后日子会越好,会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设计理 念本课内容依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其亮点在于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辅以文字材料、图片等史论结合,充分运用课堂环境,强化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三个学习工具单、教具和多媒体呈现

4、图片等。教学方法(1)教法:根据本课的特点,我采用的方法是讲读法讨论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并采用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讨论等方法来完成。(2)学法:根据教材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对教材知识作总体了解,对重点难点问题通过阅读教材和讨论的方法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学 习 过 程 设 计(第一课时)程序(要素)一、情境导入激发欲望二、自主学习结构预习三、问题发现小组评价四、组内展示合作交流五、归纳共性生成问题时间2分钟20分钟5分钟10分钟3分钟创设情景创设导入情景创设自主预习情景创设预习评价情景创设问题生成情景创设总结归纳情景教师行为请同学们阅读本课的引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

5、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曾经经历的逆转曲折都证明了一个道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今天,我们学习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旁白请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情景,发现问题、评价问题。1、课前教师要给学生问题生成-评价单;2、教师巡视指导,对同学进行关注和指导。旁白请同学们在5分钟内自主完成问题导读-评价单旁白要求学习小组讨论生成。1、教师引导学生对预习所形成的问题进行整理。2、教师巡回指导。期望的学生行为通过提问,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希望带着情感走近文本。1、学生结合单上的内容和要求,采取“六动”预习法(查、划、写、记、练、思),进

6、行结构化预习。1、学生自主独立完成2、学科长、小组长检查1、小组合作交流,对个性问题进行有效评价、答疑解惑、把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交给学术助理,由学术助理将问题生成卡反馈给老师。学 习 过 程 设 计(第二课时)程序(要素)一、问题引领,合作学习二、小组展示,生生质疑三、师生评价,拓展延伸四、问题训练,评价指导五、归纳总结。时间5分钟20分钟5分钟10分钟3分创设情景创设合作学习情境创设展示学习情景创设评价情景创设自主学习情景创设总结情境教师行为 旁白:上节课我们进行了结构化预习,这节课我们接着对生成问题进行深层思考。通过合作展示交流解决所有问题。1、课前教师下发“问题解决-评价单”2、在学生讨

7、论时,教师要逐组巡查,教师要作为角色之一参与进去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对主宰小组进行关注指导。旁白下面由小组内部派代表展示,时间为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展示学习。2、对学生展示情况给予及时的评价。3、引导学生进行生生质疑,关注杨晶同学表现。旁白:1、大家能否运用一种更简练的文字,来进行表达。2、大家思考一下我们还有什么遗漏吗?1、教师根据小组展示的情况,对小组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引导,并对重点进行拓展延伸;2、对小组展示不到位的知识点进行质疑、补充。教师在小组总结的基础上适时补充,使对文章的感悟更深,理解更透。【旁白】可以说我国的扫盲工作成就巨大,那么现在我国还有没有文盲了呢?在规定内使学生自

8、主完成训练题目教师要求学生完善问题生成单,表达自己的感受。期望的学生行为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围绕此单上的问题分组展开积极讨论。使讨论具有实效性和深刻性。 1、展示时要遵循“展、思、论、评、演、记”六原则。2、在小组展示时,各小组成员要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观点,积极思考并及时质疑追问,要科学评价别人的发言,适当保留个人意见,及时反思交流活动中的表现。3、小组合作表演完成。(鏖战组语言表达流畅,人物心理把握到位值得表扬。)学生自主思考,并合作完成。小组合作表演完成。(晨曦组语言表达流畅,人物心理把握到位值得表扬。)学生积极主动并自主完成。每个小组对人物心理分析的方法进行总结。课外拓展同学们还关心

9、今天高等学校哪些方面的发展情况呢?当今的高等教育有哪些问题呢?同学们可在课下进行思考学 习 过 程 设 计(第三课时)程序(要素)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二、小组拓展,总结归纳三、问题训练,合作评价四、关键问题,师生共探五、归纳总结,体验成功。时间5分钟5分钟20分钟7分钟3分创设情景创设问题情景创设总结学习情景创设自主学习,小组互评情景创设反思提升情境创设总结情境教师行为教师针对学情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挖掘,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旁白】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应该如何解决比较类型的题。教师要求学生对本节的问题进行总结【旁白】大家完成工具单内容后,小组进行互评1、课前教师下发“问题拓展训练评价单

10、”学生独立完成训练单的内容,2、重点关注李娜同学完成效果旁白:大家对以上的展示有什么疑问吗?1、教师根据小组展示的情况,对小组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引导,并引导学生再次回到文本进行思考。2、对小组展示不到位的知识点进行质疑、补充。3、重点关注杨涛、张南,并让同伴指导完善拓展训练评价单。期望的学生行为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进行深入思考。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进行联想拓展,把本节问题进行总结。小组要遵循拓展的“忆、练、思、展、论、提”六原则。1、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围绕此单上的问题进行独立阅读。学生训练能够又好又快完成。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科长组织成员互评1、小组长、学科长认真负责;2、观察各

11、位同学的完成进度3、训练结束后,让学生之间进行评价交流,根据需要教师参与指导每个小组对分析国家政策、法令的方法进行总结。课堂小结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了解和熟悉了新中国教育发展的曲折历程和产生的影响,党和政府坚持把教育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制定政策方针,大力扶持,积极改革和探索,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促进了经济的腾飞,现在同学位应该真正理解“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了。中国教育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需要我们将教育这个革命进行到底,并将接力棒成功地交到下一代手中,为中国的繁荣富强作贡献,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反思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

12、群体,肩负着为国家的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尤其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教师的示范是学生最直接、最经常的表率,是引导和促进学生成长所不可缺少的手段。板书设计 建国初 除旧布新,照搬苏联 1958-1961 教育大革命 1961-1963 全面调整,稳定发展 十年文革 读书无用,倒行逆施 1977拨乱反正 恢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柳暗花明,百花齐放(迅速发展)专家评价参考文献;1韩立福: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策略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韩立福:有效备课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3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岳麓书社 4中学历史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第6期5中学历史学习园地,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0年第3期附件:(1)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问题导读-评价单(2)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问题解决-评价单(3)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问题拓展-评价单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