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汤_桂枝汤.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307285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黄汤_桂枝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麻黄汤_桂枝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麻黄汤_桂枝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麻黄汤_桂枝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麻黄汤_桂枝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麻黄汤_桂枝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黄汤_桂枝汤.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麻黄汤之于桂枝汤 提要:麻黄汤与桂枝汤一直以来备受争议,尤其是桂枝汤,千百年来,一派百家争鸣的景象从未停息。概括来说,主要有两个分歧:一者桂枝汤重在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二者桂枝汤重在补益脾胃以生化气血,温阳化气,固表兼以祛散在表之邪。关键词:麻黄汤 桂枝汤 调和营卫 补益营卫:麻黄汤:麻黄汤由麻黄三两、桂枝二两、杏仁七十个、炙甘草一两组成,首见于伤寒杂病论,是方剂学辛温解表剂的代表方。麻黄汤 “辛温发汗”,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为发汗之“峻”剂,功用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证治机理:本方主治为外感风寒表实证,乃风寒束表,肺气失

2、宣所致,风寒之邪侵袭肌表,营卫首当其冲,寒性收引凝滞,致使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即卫闭营郁。卫气抗邪,正邪相争,则恶寒、发热;营卫不畅,腠理闭塞,经脉不通,则无汗、头痛、身痛、骨节疼痛;皮毛内舍于肺,寒邪束表,肺气不得宣通,则上逆为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皆是风寒束表之象,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治疗原则,法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以外散在表之风寒,宣发闭郁之肺气。方中麻黄味辛味苦性温,入肺与膀胱经,为“发汗之主药”、“肺经专药”,既开腠理、透皮毛、发汗,祛在表之邪;又轻宣肺气,宣散肺经风寒而平喘,为君药。是证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唯取麻黄发汗之力解卫气之闭,恐难以尽除营郁

3、之滞。遂臣以桂枝,解肌发表,透达营卫,助麻黄发汗散风寒之力,麻黄、桂枝相须为用,发汗之力较强,可使风寒去而营卫和。肺主宣降,肺气闭郁,宣降失常,故佐以杏仁,利肺平喘;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非但达邪利肺气而平喘,且又复肺气宣降之权,使邪气去而肺气和。使以炙甘草,既调和药性,又缓麻、桂峻烈之性,使汗出而不致耗伤正气。四药相伍,风寒得散,肺气得宣诸证可愈。可用麻黄汤治疗的伤寒表实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疼痛突出。病人头痛、身痛、骨节疼痛的征象远较桂枝汤证重。除了太阳病提纲证言及的“头项强痛”可以作为桂枝汤证的主证之一外,仲景在其他桂枝汤证的条文中几乎未提及“痛证”,而上述第35条原文的“麻黄八证”中有4

4、个是痛证,包括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所以麻黄汤所治外感除了无汗的特点外,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全身上下肢体疼痛明显,头痛如裂。 在无汗而全身疼痛明显的情况下,脉浮、脉浮数者,均可用麻黄汤治疗。“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51)“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52)“无汗”是使用麻黄汤的重要指征,有无汗出是判断服用麻黄汤后能否起效的依据。“因于寒,体若蟠炭,汗出而散。”汗出决定邪气的外达,随着汗出,体痛、发热诸症也随之减轻甚至消除。但汗出不能太过,不可令如水淋漓,不然,不但病必不除,反增损伤止气之害。汗出有度,同样须遵循“遍身微似有汗”的原则。 麻黄汤治疗伤寒表实证,其中起主要作用的

5、药物是麻黄、桂枝、甘草。麻黄与桂枝同属“辛温解表”药,但二药解表的机理不尽相同。麻黄是开发汗孔,即本经所谓的“发表出汗”,其作用特点是直接引起汗出,邪随汗解,是“引邪外出”;桂枝解表,是通过鼓舞卫阳,卫阳浮盛于肌表,正气胜邪,是以“驱邪外出”。所以,麻黄只能用于无汗的表寒证,而桂枝的使用,只要是表寒证,不论是有汗还是无汗都可用。麻黄与桂枝合用,不是一般的药物相加,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关系,麻黄加桂枝的结果,远大于单纯倍用麻黄或倍用桂枝。麻黄汤通过麻黄伍用桂枝,具备了很强的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作用,所以只能用于无汗的伤寒表实证。对方中甘草的作用,绝大多数方书都只是言其可调和诸药,而实际上甘草的使用是

6、麻黄汤发汗作用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阳得阴助谓之汗”,汗是津液的一部分,汗液的产生需要得到阳气的蒸化,桂枝配伍甘草,“辛甘化阳”,既能帮助“发汗”,又可避免汗出伤阳;再有甘草甘补中气、健脾助运、生化气血,可助汗源,汗源充盛,发汗就无后顾之忧。可以说麻黄汤是“扶正”而祛邪,桂枝汤是伤寒论群方之首,药由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组成,功效是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桂枝汤在临床应用甚广,但对调和营卫的理解却各抒己见,唐克强认为桂枝汤应属和剂,即和解表里,调和营卫,协调阴阳气血。沈济人认为桂枝汤应归属补益剂,是通过补益卫阳之气发挥功效的。刘学华也认为桂枝汤证本质是卫阳不足,营卫不和。柯韵伯川认为:“此

7、方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我对桂枝汤具有补益功效颇有同感,其补益“乃滋阴和阳”即补益营卫,且认为桂枝汤实现“调和营卫”功效的主要机制之一是“补益营卫”。1从桂枝汤在伤寒论中的条文来分析。伤寒论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可以从这两条文中描述的症状和脉象得出一个结论:营卫气血不足。发热,汗出,恶风,恶寒均是风邪伤及肌表而引起的“卫强营弱”。风邪犯表,正邪交争于肌表。汗出,乃风邪伤卫,卫外不固,而致营不内守。而太阳表

8、实证体质感受风寒之邪后,多出现高热、无汗,这说明太阳表实证其卫气足,感受外邪后能够积极防御和调节汗孔的开合。外邪停袭,汗孔闭,则引起高热,无汗。太阳表虚证体质卫气不足,所以机体感受风寒之邪后,多引起汗出,低热。从脉象上看本证脉象为“缓”“阳浮而阴弱”,此为气血不足,脉道不充所致。这也说明太阳中风证为虚证。这一点与麻黄汤不同,桂枝汤证除有卫气不足外,还有营阴不足。“卫在外,营之使也,营在内,卫之守也。”此即营卫相互资生,所以可有卫损及营,营损及卫,最终营卫两虚,出现桂枝汤证。营卫之气均由脾胃运化之水谷所化生,所以营卫之气盛衰,与脾胃功能关系密切。张丰强认为桂枝汤有鼓舞胃肠,促进消化,增进食欲之功

9、,有抉正补养之效。张清等氏川对桂枝汤类方剂临床运用统计分析表明:临床运用各类症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汗出,神疲体倦,恶风寒,发热,纳呆少食。由此可以看出,临床治疗对象是从虚弱病证为主的。纳呆少食与神疲体倦的同时出现,直接反映了脾胃虚弱,运化功能低下。可见桂枝汤是通过调理中焦脾胃以达到补益营卫之功效。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不健,百病尤生,这大概是桂枝汤临床应用广泛的内在原因吧。2从桂枝汤中用药分析。 桂枝汤中的五味药,其主要性味只有三种:辛、甘、酸。辛甘化阳,鼓舞阳气。桂枝有温阳通脉之功,其温阳与通脉互为因果,即阳气足,气行则血亦行。神农本草经中,桂枝“主咳逆上气,结气喉痹,吐,利关

10、节,补中益气。”另一种组合是酸甘化阴之药。伤寒贯珠集:“桂枝发散邪气,以芍药摄养津气,炙甘草合桂枝之辛以攘外合芍药之酸以安内。生姜、大枣、甘草相合补益营卫,亦助正气祛邪气之用。”五版中医院校教材中药学(x认为白芍功能“养血敛阴”,即白芍有补益营阴之用。另外,服用本方后,服热稀粥一碗,其目的是温养脾胃,使气血生化有源,以扶助药力。这也说明太阳中风证是营卫两虚证。在伤寒论中,还有两张有代表性的以桂枝汤为基础的方剂。其一是小建中汤,即桂枝汤倍芍药加怡糖而成:所治之证是虚劳里急证。其症可见腹中时痛,得温痛减,或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手足心热,咽干口燥等,其所治之佳枝汤证之营阴更虚,故方中倍芍药加怡糖。方

11、名为小建中汤,是否可以理解为“补中”呢?其二是当归四逆汤,该方所治之证是阳气不足而又有血虚,外受寒邪。其症可有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或沉细,寒人经络而腰、股、腿、足疼痛。与桂枝汤证相比,其卫气更加不足,即在桂枝汤证营卫气血不足的基础仁,卫气更加不足,故临床多见寒象。从这两张方的功效也能看出桂枝汤是一张补益方。3从桂枝汤在临床中应用分析。首先伤寒论中关于桂枝汤禁用之人有:适用于麻黄汤证之人不可用;“酒客家”不可用。原因是什么?因本方偏于温补,对实证不可用。临床上,本方应用甚广,可以治疗虚人感冒,且认为桂枝汤是治疗虚人感冒首选方。金匾要略中用阳旦汤治疗产后伤风(阳旦汤即桂枝汤),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发热者

12、疗效亦佳。其机理是产后耗气伤阴,气血两虚,所以用本方补益营卫。用本方治疗产后大便难也是这个道理。本方治疗妊娠恶阻,疗效满意,其机理是妊娠后气血下行聚于胞中,使终于胞中的冲脉气血盛而引起气逆上冲,同时机体营卫之气相对不足,故用本方补益营卫,平冲降逆,又能缓解胃肠道痉挛,则妊娠反应止。黄柏龄用本方治疗心肌缺血,亦取良效。无汗、高热是使用麻黄汤的重要线索。“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16)“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桂枝汤治疗的病证虽然都属表证,但前者是伤寒表实,后者是中风表虚,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

13、其中有无汗出是鉴别使用麻黄汤还是桂枝汤的重要依据。“汗不出”不可用桂枝汤,无汗是用麻黄汤的重要指征。由于无汗,所以病人体表干燥,且热不得外越,所以热势较高,肌肤灼热,“体若播炭”。适合用麻黄汤的病人虽然高热,但病人并不恶热,反而恶寒怕冷。病人体温很高,可达39甚至40以上,虽然感觉发热但不恶热,反而恶寒,并且往往恶寒严重,既便在室内多盖棉被的情况下,仍感怕冷,甚至因寒而战栗。 伤寒论太阳病证候的表证有“中风”与“伤寒”的不同证型。太阳中风的病因病机曰表阳虚,肌腠空疏,卫外不固,为风邪所中,主要表现为恶风、汗出、脉缓,治疗必须以桂枝汤类扶阳固表,调和营卫。太阳伤寒的病因病机是寒邪束表,亥府不通,

14、腠理闭塞,阳气不能达表,主要表现为恶寒、无汗、脉紧,治疗必须以麻黄汤类发散寒邪,取汗解表。显然,谁都不会否认这是从症状表现到病理本质都完全不同的两种证型。值得探讨的是,二者一均系外感病,又同属太阳病经病,如果所感受的外邪完全相同,为什么病理本质会完全不同?现在一般认为,这是因为患者-体质有虚实之别。体质的虚实可以导致太阳经病产生不同证型当然毫无疑问,但是这是否就是外邪侵犯太阳经形成“中风,抑或“伤寒”的全部原因与机理呢?研究疾病的机理,其病因与病位是不能忽略的。笔者认为,外邪侵犯太阳之表,其证型表现为“中风”抑或“伤寒”,除了与体质有很大关系外,与其所受外牙(或曰致病原)的种类、性质及其发病部

15、位也有极大的关系,而且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方面。如果结合现代医学来探讨,可能更说明问题。1病因不同 认为形成“中风”、“伤寒”的机理与外邪的性质种类有很大关系的观点并不是笔者的创见。仲景将此两种证型分别命名为“中风”与“伤寒”,已经明确表达了这两个外感病证的病因是因于不同的致病因素,中风强调为风邪所中,伤寒强调被寒邪所伤,风与寒虽然都是外邪,但仲景在使用这两个概念时一,其内涵是有明确区别的,风是风,寒是寒,各自代表不同的外邪,与今天笼统称呼的“风寒之邪”,其含义是不能等量齐观的。 正由于“风”与“寒”作为两种致病因素,其性质不同,所以致人生病后的症状表现与机理就大不相同,这一点历代伤寒论学者一都有所理会并加以阐述。与伤寒论年代最贴近的第一位注家成无己的注解就很值得币视,他说:“风,阳也;寒,阴也。寒性劲急而风性解缓。”以后的注家基本不出此息,直至清尤在径所说:“盖风为阳邪,寒为阴邪,阳气疾,阴气徐,风性解缓寒性劲切。”左是把“风”与“寒”理解为两种性质不同的病因。 纵观古今研究伤寒论的著作,笔者一认为对这一问题不容轻易带过。中医学的“风、寒、暑、湿、燥、火”,几乎包括了四时所有的外界致病因素,尤其是“风寒之邪”,其外延很宽,内涵亦非常复杂丰富,不仅包括风寒气候带来的各种致病原,也包括风寒导致人体体质下降而致病的因素。如果从现代医学角度去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