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黑星病三大类型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3061191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6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柑橘黑星病三大类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柑橘黑星病三大类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柑橘黑星病三大类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柑橘黑星病三大类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柑橘黑星病三大类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柑橘黑星病三大类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柑橘黑星病三大类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柑橘黑星病三大类型柑橘黑星病也称为柑橘黑斑病,大部分柑橘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该病主要 为害柑橘果实,叶片、嫩梢亦有发生。为害轻者,降低果实品质,影响柑橘果实商品价值,为害严重时,造成早期落果 和落叶,严重影响柑橘产量。贮藏运输期间,病斑继续扩大,使果实变黑腐烂, 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为害症状图解柑橘黑星病的症状多出现在近成熟的果实上,也可为害叶片和枝梢。叶片受害常发生在老叶上,通常呈圆形,中央稍四陷,褐色至灰白色,常常有黑色的分生 抱子器着生,病斑周围有明显的黄色晕圈,易与红蜘蛛为害混淆。果实受害黑斑病菌主要侵染幼果,幼果期不显症状,若幼果发病严重会引起果实脱落。果 实膨大期至成熟期在表皮

2、开始出现病害症状,但不会引起果肉腐烂。果实受害后根据病斑类型的不同主要分为黑斑型、黑星型和毒性型。黑斑型黑斑型:病斑小而浅,仅限于果皮,圆形,边缘黑褐色微隆起,有时病 斑外围有绿色的晕圈。病斑中央四陷,灰色至红棕色,常有微凸起的黑色小点(分生抱子器)着生。黑星型黑星型:病斑很小,直径稍凹陷,灰色至红棕色,或淡红褐色,褐色,常有暗红或褐色的边缘,这种类型的病斑很少产生分生抱子器。毒性型毒性型:在条件适宜时,多个斑点联合形成扩散状的大病斑,病斑深入 果皮内,褐色至黑色,革质,边界不清,条件适宜时可很快蔓延至整个 果实,引起腐烂。几种类型病斑有时可混合发生,黑斑和黑星型在条件适宜时均可发展成 为毒性

3、型。发生流行特点柑橘黑星病为真菌病害,有性阶段为柑橘球座菌,无性阶段为柑橘茎点 霉。其病原具有两个特性:弱寄生性;病原菌具有潜伏侵染特性, 一般在谢花后的一个半月内侵入幼果内,膨果期和果实将着色时显现症 状。流行途径病菌以病斑上的分生抱子、子囊抱子、菌丝体等在病叶、 病枝、病果上越冬。 次年环境适宜时,放出大量的分生抱子和子囊抱子,主要借风雨、昆虫 传播,落在寄主植物幼果、嫩梢上,萌发芽管进行侵染。病菌侵入后,其菌丝体受抑制而潜育,潜育期 36个月。果实近成熟时,菌丝体迅速生长扩展,受害部位出现病斑,病斑上的分 生抱子器放出分生抱子,进行再侵染。流行规律高温有利于病害发展和症状的表达,降雨量影

4、响子囊抱子的释放,病害 严重程度与降水量密切相关。春梢期:叶片(发病较轻,高温高湿则重)谢花期:幼果(严重时落果)夏梢期:叶片和果实(叶片发病常比春梢期重)膨果至转色期:果实(显现症状)贮藏期:果实(变黑腐烂)流行原因高温多湿的条件下,发病严重,在闷热的天气尤为严重。肥料不足、缺乏有机肥、地下水位高、环境郁闭、管理粗放、树势衰弱 的果园,该病发生严重。综合防治方法黑星病与砂皮病混发黑星病病菌与砂皮病病菌相似,都属于弱寄生菌,在树势弱时极易感病, 所以提升树势,可有效的增强其抗病能力。同时,黑星病病菌潜伏期较 长,所以在谢花后至膨果期要提前预防及巩固,一旦出现症状才用药, 多为时晚矣! 加强对柑

5、橘树体的土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疏松培肥土壤,注意氮、 磷、钾肥的配合施用,配合使用生物刺激剂根施型,促进树体健壮生长, 增强抗病能力。 对郁闭的果园、树冠,进行间伐或大枝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冬季做好药剂清园工作,结合修剪,剪除病枝,将落叶、残枝、落果 收集干净,加以烧毁。 在谢花后15天第一次喷药,以后每隔15天左右喷药1次,连续3次;67月再巩固一次。药剂可选择:代森锰锌、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戊唑醇、腈菌唑等。注意以内吸性杀菌剂(抑制病原菌在果实体内的扩展)和保护性杀菌剂(保护 果实免受病菌的侵入)组合使用。 为防止果实储运中继续发病,果实要规范采收,轻拿轻放,避免产生 新伤,运输过程中要防挤伤、擦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