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用血管理制度范文(4篇).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3058619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抢救用血管理制度范文(4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抢救用血管理制度范文(4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抢救用血管理制度范文(4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抢救用血管理制度范文(4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抢救用血管理制度范文(4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抢救用血管理制度范文(4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抢救用血管理制度范文(4篇).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抢救用血管理制度范文1、凡病人需血时,由经治医生或值班医生按实际情况开出医嘱和交叉配血单交护理部,由当班或值班护士记帐。化验室按有关规定及时联系做好交叉配血工作。2、经当班或值班护士查对无误后抽血并送化验室配血,无特殊清况配血单及血液途中不得交给病人或陪人。如遇抢救病人时医护人员不够需护理部调配_人员协助。3、配血袋上贴上胶布,注明病人床号、姓名,配血单上医生、护士、化验员签全名,签字必须正规,字迹不得潦草。4、当班护士在输血时,由二人严格查对医嘱、配血单、输血卡无误后方可输血。5、输血完后当班护士应将供血员卡号、血量、时间,如实填写好,以便备查。6、在抢救危重病人必要时,无血源情况下,必须请

2、示医院领导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自行采血与输血。7、产妇用血管理制度(1)所有孕产妇入院后核对输血前九项、血常规,abo和rh血型等检查是否完善,缺项者及时补齐。高危孕妇分娩前、剖宫产术前配血_ml或酌情决定配血量,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2)配血血样保留至高危孕妇平安分娩或术后三天。(3)检验科备足各种血型的成分血和血浆,并保证危重孕产妇抢救时用血优先。(4)检验科接到产科紧急用血通知后,应争夺秒立即配血,并及时通知产科病房(手术室)取血。(5)rh阴性孕妇入院后通知检验科,做好用血计划;分娩前,留血样在本院血库,由血库负责与市血站联系,在市血站备血;产科医生在产妇临产后通知血库做好取

3、血准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立即去市血站取血。抢救用血管理制度范文(二)为确保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1.输血申请1.1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前交血库备血,电话、口头备血无效,输血必须符合输血适应症。1.2凡可能或需要输血的病人,必须提前做好血型鉴定、血常规、alt、抗体筛查和乙肝三系、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等规定项目的血液化验后,方可申请输血。急危、抢救病人应先开验血医嘱,后开输血医嘱。1.3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

4、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写明“我已经了解输血的风险及并发症,同意接受输血治疗”并签名,输血治疗同意书存入病历。1.4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的患者紧急输血,应报医院总值班或主管领导同意,并把请示汇报的具体情况记录在病历中。1.5部分血液制品执行预约制度,如rh阴性血液、血小板等,必须提前24h与血库联系,以便血库能与血站及早预约。1.6血库人员接到临床用血申请单,根据临床用血需求,及时做好血液的预约或储血工作,确保按期发血,储备中如不能满足临床及时与申请医师联系,共同协商解决。1.7血库应严格核查相关手续,对合格者给予用血,不合格

5、者退回;临床领取用血时,务必认真查对,一经出库原则上不能退回。2.输血会诊与审核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以上规定不适用于急救用血。3.输血各个环节必须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4.输血不良反应管理4.1输血过程中应先

6、慢后快,再根据失血量、贫血程度、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全程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尤其是输血开始后_分钟),对于无自主意识的患者、婴儿、无家属伴随的儿童,更应重点严密地观察其生命体征。4.2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为。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及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血库;怀疑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抽取患者血样、送血库。5、积极推行节约用血的新型医疗技术,积极推行成分输血,规范开展互助献血工作,提高合理用血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动员符合条件的患者接受自体输血技术,提高输血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临床合理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

7、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施行,本院制订了科学合理、节约用血的一些措施,把降低输血总量,提高成分输血比例作为医院的目标,根据国家卫生部制订医疗用血评价制度,将对患者在临床治疗时,是否有必要使用大量的血液和血液成份制品正确应用进行用血评估,对是否有必要用血以及用血能起多大的作用进行评估和评价。一、符合用血的条件1、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2、慢性出血导致血色素下降至50-60g/l的病人。3、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凝血因子缺失病人。4、严重烧伤病人。二、成份血的适应病症1、全血只适用于失血量已超过1000ml-1200ml,并同时有进

8、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2、悬浮红细胞。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3、浓缩红细胞(同悬浮红细胞)。4、洗涤红细胞。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高血钾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而引起发热的患者等。5、白(粒)细胞。白(粒)细胞减少症。6、血小板。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低于_万的病人。血小板数量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下降者。7、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缺乏症或凝血功能障碍者。8冷沉淀。主要用于血友病甲,血管性血友病及纤维蛋白原缺乏患者。三、科学合理、节约用血措

9、施1、医院领导重视成立以业务院长、医务科长、检验科、血库主任及临床科主任为成员的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依据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对医院的临床用血进行监督、指导。2、严格执行输血工作“三统一”的规定本院一律使用规定的采供血机构六安市中心血站供应的血液及血液成分,主动及时与其联系,互通信息,全市计算机联网,进一步确保临床用血及时与安全。3、医护人员学习与考核相结合组织全体临床医生认真学习国家有关临床输血的法律法规,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用血知识讲座。4、患者或家属签订输血同意书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需要输血治疗时,应切实负起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安全用血的责任。应向患者

10、或家属告知输血的目的和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窗口期问题),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订输血同意书。这样使患者及其家属知道输血既有治疗作用,但又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从而杜绝输注“人情血”、“安慰血”、“营养血”、“新鲜血”,医院的输血人次减少总用血量下降,同时也减少了由于输血所引起的医疗纠纷。5、临床输血申请和审批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11、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以上规定不适用于急救用血。6、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临床输血指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如失血量不超过血容量的_%时不输血)。临床医师必须重视成分输血,根据不同病人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理用血,将临床用血情况纳入临床科室和医师个人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特制订本制度:一、临床用血评价制度评价临床科室和医师合理用血和输血后疗效评估的实施情况。1.用血合理性的评价。主要评价是

12、否严格按照输血适应症进行输血,输血适应症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2.输血后疗效的评价。主要评价在输血后是否有输血治疗的疗效评价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处理、记录。二、临床用血公示制度实施临床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专项检查,将检查结果在全院公示,并由医院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更好提升临床用血的科学管理,促进临床用血合理、安全、有效。1.检查人员。由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成员组成。2.检查方法。每月检查,抽取当月所有输血病历。3.检查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2)输血前是否有输血前免疫学检查;(3)输血前患者是否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4)是否有相关实验室检查

13、,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5)大量用血是否有审批;(6)是否有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上报制度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在输血当时和输血_小时内发生的为即发反应;在输血后几天甚至几月发生者为迟发反应。一般包括: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大量输血后的并发症(循环负荷过重、出血倾向)细菌污染引起的输血反应输血传播的疾病一、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血

14、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二、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

15、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_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三、临床输血出现不良反应和发生输血相关疾病时,相关科室医师应详细记录输血反应反馈卡后送血库,并及时调查处理。血库每月统计上报输血管理委员会,并向负责供血的血站反馈。四、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应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定期分析,制定对策,不断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水平。输血感染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1、当出现输血后感染病例时,经治医师应立即填写输血后感染报告单,上报血库。2、血库接到报告后应深入临床科室,记录发生输血后感染患者的姓名、血型、住院号、科室、所输血液制品的名称、献血员姓名、血液编码、输入量、感染症状、处理方法、结果等,对疑为输血后感染病人进行评估,并详细做好记录,必要时请市中心血站专家会诊评估。3、因输血发生感染性疾病,经治医生必须认真按照要求填写感染疾病报告卡,_小时内上报院感办。4、因输血所发生的感染性疾病,血库必须将受供血者血样重新进行实验室检查,并及时做好调查处理工作。5、院感办接到报告后应及时组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查找感染源及追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