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的“导”.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3057881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学案的“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导学案的“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导学案的“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导学案的“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导学案的“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学案的“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案的“导”.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编写一份合格的导学案 一份好的导学案将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学案是学生预习的指南针、路线图和方向盘。一份好的导学案是实现高效课堂模式教学的基础,它能有效地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预习效果。现在我们看到的导学案更多的象是我们老师的教案,学生的习题集。要体现导学案的“导学”功能确实不容易。1导学案要体现“导”的功能,必须遵循知识问题化原则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完成学习的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学案问题,问题要明确具体且问题坡度不宜过大。那么如何设计导学案中的问题呢?山东兖州一中的田老师曾提供给我们一种方法,首先按传统的方式备好一节课,然后自己试讲

2、一遍,并将试讲内容录音,将录音中重要的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揉进导学案。这样做比较麻烦,不易操作。实际上大家可以将上述方法改进一下。按照传统的上课模式,当我们教案写好后,在上课前复备时,肯定要思考如何突出重点,如何突破难点,如何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启发,解决上面的问题。我们只要将自己的思考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即可。2导学案要体现“导”的功能,必须遵循问题层次化原则问题层次化是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问题设计可分为A、B、C、D四个层次,(A为识记级,B为理解级,C为应用级,D为拓展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预习时要完成不同能级的问题,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3导学案中必须加入学法指导的内容学法指导

3、的内容可以是知识链接,即本节课学习需要用到的以前学习的重要知识点,提醒学生预习新课之前要复习的内容;学法指导还可以是对重难点问题的剖析从而有效突破重难点。学法指导也可以是对难点例题的思路分析,在例题的选择上,应尽量避免用课本的原例题,因为学生往往是将课本例题的答案抄一遍。我们可以针对课本例题设计一些问题,分析解题思路,然后选择一个相近的问题作为例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自学能力是指学生自觉能动的、有针对性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更新旧观念、获取新信息、掌握新本领的一种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课本则是学生最原始、最好的阅读材料,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对课文内

4、容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能够对原有知识进行引申和扩展,这样获取知识的效果远远好于教师的直接告知。一、导学案的编制要做精心的策划,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练习题必须要精选,要富有启发性,能基本上独立完成。对教材中有一定难度的内容作适当的提示,并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探究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2)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课标、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内在的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3)问题设计要适当具有层次性深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内

5、容的难度循序渐进地设置问题,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解题方法,并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这些问题不看书只思考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也不行。(4)满足不同能力层次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使优秀学生在使用导学案时感到有挑战性,中等学生受到激励和启发,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在教师的点拨中尝到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5)导学案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但不是机械的照搬,要对教材做科学合理的处理,即进行适当的删除、调整、整合和补充,以便适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二、在导学案的使用上要注意几个问题:(1)导学案应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装订成册,要求学生以根据导学案中提示的学习方法主动预习教材

6、和查阅工具书,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记录要点和重点,确定疑点和难点,带着问题上课。(2)学案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经小组讨论解决不了,必须在上课时全班集中解决。教师要抓住问题要害,适当补充点拨,结合新课内容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学会应用。(3)课堂练习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当堂讲评,以检查对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对于,仍然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必须跟踪指导,并且再练习巩固。(4)对于补充的课外练习要及时批改和讲评,并认真做好作业情况记录,以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引导学生分析梳理,归纳概括,使知识系统化。启发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提高知识运用水平和学习能力。(5)使用“导学案”旨在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

7、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一方面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另一方面,通过学习过程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问题解决过程往往也是一个探索过程、发现过程,学生思维的独立性、灵活性和广阔性得到了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正反比例的意义”教学案例分析(转) 2006-3-6 12:57:00 | By: 飘絮 5推荐作者:郑敏枫 一、运用概括的形成过程,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新概念的引入直接关系到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在正反比例意义的教学中,充分运用课文中的“一列火车的时间和路程表”和“华

8、丰机械厂加工一批机器零件,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所需的加工时间表”启发学生用语言表述各自的数量关系,并借助教材上提供的数据和表象,让学生理解,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随着变化,这样的两种量叫做“相关的量”,同时启发学生在比较中进行分析,在分析中抽象概括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后者是一种量扩大,另一种反而缩小。本质区别:正比例: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反比例: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从而精确地、完整地、清晰地概括出正、反比例的意义。二、运用概念的巩固过程,提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巩固、运用概念的过程,实质上是运用概念进行推理与判断的过程,同时也是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对这方面侧重从以

9、下六个方面进行:(1)简单问题说理判断。学习正反比例的定义后,要求学生对以下句式进行说理判断。如:因为路程与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有这样的关系:路程时间:速度(一定)已知速度一定,所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2)典型问题讨论判断。如有这样一道判断题:圆的周长一定,圆周率和直径成反比例,部分学生原以为只要“积一定”,两种相关联的量就成反比例,经过讨论使学生明确了“两种相关联的量”指的是两个变量,而圆周率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因此,上述判断是错的,从中使学生真正理解正反比例意义的内涵。(3)易混问题对比判断。有这样两道判断题:生产的时间一定,生产一个零件和时间和个数生产的时间一定,生产零件的总数

10、和生产每个零件所用的时间。部分学生只要见到“时间一定”就不加思索地作为“成正比例”的判断。为此,要求学生抓定量看变量或根据变量想定量,这两道题定量的名称相同,但它们的实质不同,两个变量的意义也不同,前者定量是两个变量的积,而后者定量是两个变量的商。(4)疑难问题演示判断,如一根圆柱形的钢管,锯的段数和所需的时间,由于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均认为成正比例,通过绘图让学生观察,发现不管圆柱形钢管锯成多少段,锯的次数都比段数少。锯的时间与段数的比值不一定,而锯的时间与锯的次数的比值是一定的,因此它们之间不能成比例。(5)等量变形判断。如x、y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并且x=50%y,x与y成什么比例式,再化简的

11、=50%,所以,x与y成正比例。(6)定义外延,陈述判断。成比例的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的量()不成比例的量,不是相关联的量()不是两种相互关联的量就不成比例()。这样做让学生在巩固和运用概念的过程中,由模仿性思维向独立性思维过渡,进一步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三、在概念的深化过程中,揭示知识间内在的联系。认知策略在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它是制约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因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学,才能掌握所学内容,教学效果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会学习,只有掌握了认知策略,才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对于概念教学,不能只积极局限与某一节课,更重要的是要有计划地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

12、象到具体的多次反复,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在教学中侧重抓好三个环节。1、在概念中强化整理。在学生建立了正反比例的概念与掌握运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答基本问题后,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列成表格的形式进行整理,然后与同学交流。学生能够列成表格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这是认知的高级阶段,也是学习能力的具体体现。2、在横向的联想中分类归纳。如在复习中先看提示数量板块,如速度,时间、路程,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比的前项后项与比值,植物果实的重量,出油率,油的重量作为发散点,启发学生联想,当谁一定时,谁与谁成什么比例,体会自变量与应变量的关联。3、在运用的过程中,深化提高。在教学中,注意有计划,有

13、目的地设计多种题型,设计一定的梯度,巩固已学概念,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学生掌握用正、反比例的方法解答一般性的问题后,出示这样一道题:师徒二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6小时完成,师傅单独做要10小时,徒弟每小时加工零件40个,求师傅的工作效率“你能用几种方法”,学生从归一,倍比分数,按比例分配等不同角度列式解题,在这种情况下,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根据条件进行“连锁式”的推理,由师徒二人工作时间的比推算出师徒二人的工效比:6:(10:6),再由师徒二人工效比推出比例关系,最后还可以用比例的知识解题:X:40=6:(10-6),在这种方法的启发下,学生很快得出这样的解法:(10-6)x=406由感知到领

14、悟,是思维逐渐趋向成熟的过程,知识之间的联系,只有充分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的思维从单一性,逐渐过渡到综合性,认知的能力和水平才能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阅读全文(1382) | 回复(1) | 引用通告(0) | 编辑 上一篇:正、反比例的意义教案 下一篇:教学日志 班别_ 小组_姓名_学号_ 正反比例的比较年级: 六年级 单元: 第三单元 第 6 课时 课型:共享课主备课人:冯丽娥 学科组负责人:卢丽莲 2010 年 4 月12 日【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2、能正确判断正、反比例。3、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2、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正、反比例。【学习过程】我能行!行第一部分:知识学习与理解1、说说什么叫正比例关系?什么叫反比例关系?(对子说) 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关系?(1)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2)平行四边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和底( )(3)正方形边长和它的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