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说课稿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3053216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说课稿(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中的第一个信息窗的内容。首先我来谈谈对教材的分析:这部分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教学,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及多位数加减法的重要基础。一、根据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知识目标:理解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算理,并掌握其方法,能正确计算。2、能力目标: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3、情感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

2、决简单地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二、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是: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三、教法学法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因而,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充分利用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受官参与学习。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数学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中我设置了许多有趣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了数

3、学学习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在课堂上,我要突破“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学生和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思考、见解,做到了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五、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不会自然涌现,它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学习情境,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活化、活动化的问题情景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

4、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因此,课的一开始,我会从绿色环保的话题引入,然后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回答下列问题;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在给小树挂什么牌?小草在睡觉行人莫打扰的警示牌,告诉了我们什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活动。通过此环节引起学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师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了突出重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 1、由学生给你提出的问题,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引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学习。教学时,不要急于计算,要引导学生根据问

5、题寻找相关信息,列出加法算式并作出解释。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探索计算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留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口算方法,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鼓励学生借助学具摆一摆,现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在进行全班交流。交流时引导学生借助学具理解用3+6的道理。对于学生出现的不同口算方法,只要合理,我都会给与肯定。通过交流充分的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教材没有安排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例题,这个知识点放在自主练习中,我会根据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指导。2、第二个红点主要是解决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教学时,我参照第一个教学步骤,重点帮助学生理解20与23中的20 的道理。【

6、这2个活动,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合作的过程中共享别人的方法和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数学,养成与他人交流合作的习惯。】在突破难点方面,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求“比一个数多几”的问题,这是学生第一次遇到,重点理解,谁比谁多?多多少的含义。引导学生利用学具如纸片,小棒等摆一摆,再摆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的算理:”对于数量关系的描述,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操作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白就可以。在明确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列出算式,独立完成。【以上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互动性,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在课堂教学中轻松愉悦的掌握了

7、知识,同时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三)拓展练习,提高能力在这一环节中,我精心选择了不同层次的练习,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本习题的练习,牢固地掌握知识。1、基础性练习:自主练习 是对本节课重难点的检测。2、拓展性练习:自主练习 是两个实践性的题目。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3、思维性练习:自主练习 是开放性的题目,可供选择的方法很多。为了培养概括推理和创新能力。【这样的设计,现巩固后深化,有层次性,有针对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四)反思总结,自我建构通过“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梳理,内化,同时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版主学生总结学习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感知学习的乐趣。四、

8、板书设计:我将本节课最主要的内容放在黑板最显眼的地方,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一目了然,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好准备。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浅谈,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指正。谢谢!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应聘小学数学的X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人民币”中的第二课时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我主要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 说教材:课标中强调“数学生活化”,数学生活化是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一个过程,通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来构建数学模型,并从中体验和感悟数学

9、的思想方法,最终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数学的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在各种版本教材中都有所体现。在人教版中的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052页,创设情境,直接出示商品及价格标签,在学生回忆平时看到的商品价格的表示方法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让已经知道价格表示方法的学生来带动其他学生学习,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人民币的计算离不开购物,让学生在模拟购物的过程中完成简单的加法计算。通过选购不同商品,需要不同的付钱方法,深刻体会进率的换算,让知识在操作中得以内化,学生学了也不易忘记。 教学中所设计的游戏和购物活动,都采用2人合作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带动。最后一个环节的设

10、计是让学生学会看图、利用教材,同时通过完成填空回忆整理本课所学知识。教材首先呈现文具店货架上部分商品和标价,通过“从下面任选两件自己喜欢的物品”和“算一算需要付多少钱”的活动,学习元角分的简单加法计算,然后通过“小小快餐店”合理安排自己午餐的活动,进一步学习有关元角分的简单计算。这两种不同的版本都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购物经验,因地制宜地组织多种购物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因此,根据教材编排意图,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践使学生初步知道买商品怎样付钱,并知道根据自己的需要,物品的价格来购买物品。过程与方法:引

11、导学生参与购物的实践活动,亲自经历元、角、分的计算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态度。教学重、难点:会进行元、角、分的简单计算,并学习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突破重难点的策略】:亲身经历、实践、体验、感悟。二、说学情: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达成以上学习目标,我进一步分析了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 人民币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国又有给孩子“压岁钱”的习俗,许多家长喜欢带孩子上超市并让他们在一定范围自由选购自己喜欢的商品,让许多学生较早就对花钱有了认识,会看价格标签,部分学生甚至有了实际购物经验,很多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自己买零食的经历,所以

12、说对简单的计算应该不成问题。而这节课是认识人民币这部分的第二课时,学生虽然已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人民币间的换算,但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有关“购物”的知识。学生有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经历,但指向、方法不明确。学生有较强的观察兴趣,但是观察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学生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意识不强,倾听意识模糊,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小组学习效率有待提升。为此,这节课设计中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借助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又好又快的进行学习。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三、说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我安排了4个环节:口算创设情境

13、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下面,我将详细讲解每个环节。(一)、2分钟口算。课前教师准备了口算的课件,共12题,每三道题为一组,设计以不同人民币为背景口算学习策略:大面积口头展示设计意图:1、通过口算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做题速度。2、通过口算让学生在视觉上有新鲜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3、设计的题比较简单,让大号的同学也有成功感。从开始调动所有学生的兴趣。4、复习旧知识。(二)、创设情境“在上课之前,老师想了解一下我们班哪些小朋友去过商店买过东西?你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的还是一个人去的?买东西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困难呀?(哦,真厉害!)老师和聪聪在超市买学习用品时就碰到了困难。你能帮忙告诉我们文具的价钱吗?”学习策

14、略:大面积展示、交流设计意图:1、先从谈话引入,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然后利用孩子乐于助人、爱显摆的特性创设我和聪聪、遇到了困难,谁有能力帮助我们?奠定了这节课的基调。2、注重趣味性,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针对一年级学生争强好胜,乐于助人的特点,运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呈现给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以事激趣导入,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充分调动了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预设效果:1、有些同学可能把物品讲的不清。2、有些同学表达时可能语言表达的不完整。(三)、构建模型1、学习任选两件物品算一算要付多少

15、钱?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我采用螺旋上升、层层递进、先扶后放的教学方式。首先让学生想象如果是你去超市,你想随意选哪两种商品,算一算要付多少钱? 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之后采取同桌互说、小组交流的形式让学生有更多的发言机会,然后进行班级展示、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对学生的算法和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如理解5角+8角=13角=1元3角时,先集体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然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动态演示,帮助学生内化知识,优化方法,再同桌说一遍加强巩固。在此之后设计了“15角=( )元( )角”的填空题和比较题。此活动设计为15分钟,在小组内交流时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不同答案,发现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为

16、展示和讲授做充足的准备,并找几个组回答。设计意图:一是分散“几元几角=( )角”的学习难点,二是通过这一题展示不同的比较方法时进行巩固练习。这样一环扣一环,循序渐进,优化课堂结构,并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2、猜一猜:1元钱可以买哪些东西?你买东西用了1元钱,你说你买了什么?(比一比谁拿智慧星多。)学习策略:全班进行展示设计意图:1、“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想方设法创设“融洽”的问题情境,激起矛盾,让学生带着具体问题进入“角色。” 知道1元钱能买些什么东西也是数学?从这样一个疑问。把学生不知不觉中引入一种参与问题探索的情境中,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热情,让其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探索动机。2、“猜一猜”不但巩固了本节课的计算,学生的估算能力得到了训练,还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