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度省级精品课程.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3051811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度省级精品课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06年度省级精品课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06年度省级精品课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06年度省级精品课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06年度省级精品课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6年度省级精品课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度省级精品课程.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 2006年度“省级精品课程”申报表推荐学校 滁州学院 所属院系中文系 课程名称 中国古代文学 课程层次(本/专) 本科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汉 语 言 文 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中国文学 课程负责人 裘新江 申报日期 2006-5-10 安徽省教育厅制二六年四月3填 写 要 求一、 请严格按表中要求如实填写各项。二、 申报表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三、请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中各栏目。四、凡涉密内容不得填写,需要说明的,请在本表说明栏中注明。 凡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1. 课程负责人1情况1-1基本信息姓

2、名裘新江性别男出生年月19638最终学历本科职 称副教授电 话0550-3512368学 位文学士 职 务教研室主任传 真所在院系滁州学院中文系E-mail电子信箱QX通信地址(邮编)滁州学院中文系(南校区),邮编239000。1-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年限、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

3、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1唐宋元明清文学课程建设,滁州学院,19992001年度,主持者。2古典文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省级),教育艺术1999年第2期。3教师本位与教材本位当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点滴思考(国家级发布),2001年昆明第二届全国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研讨会交流论文,后编入大会论文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待出)。4唐宋文学(专业基础课),1999级2003级中文专业,每周6课时,570人。5元明清文学(专业基础课),1999级2003级中文专业,每周6课时,570人。6古典文学(专业基础课),2003级小学教育专业,每周4课时,79人。7实习指

4、导(实践课),1999级2003级中文专业,86人。1-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课题类别、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十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五项)。1庭院深深几许红楼三境(国家级),红楼梦学刊2001年第2期(该文获得安徽省社会科学联合会20012002年度优秀成果奖)。2儒林外史的真假艺术(省级),语文学刊2002年第4期。3春风秋月总关情红楼梦四季性意象结构论之一(国家级),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4期。4红楼梦四

5、季性意象结构的空间意识(核心期刊),南都学坛2005年第5期。5曹雪芹和张岱的人生情怀(省级),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6贾宝玉“真顽石”吗(省级),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7红楼梦意境美,安徽省教育厅,20002002年度,主持人。8醉翁亭文化研究,滁州学院, 2003-2004年度,主持人。1课程负责人指主持本门课程建设的主讲教师。2. 教学队伍情况2-1人 员构成(含外 聘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章会垠 男19644副教授古代文学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江文贵男19639副教授古代文学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王英女19767讲师古代文学 先秦两汉魏晋南

6、北朝文学景刚男19489副教授古代文学唐宋元明清文学陆荣丽女197610讲师古代文学唐宋元明清文学卢晓辉男197811讲师古代文学 唐宋元明清文学裘新江男19638副教授古代文学唐宋元明清文学2-2教学队伍整体情 况概述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主要成员的教学经历、年终考核成绩以及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本课程组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有高级职称的4人,占课程组人数的57%;硕士以上学位的3人,占课程组总人数的47%,其中一为在读博士生。从年龄结构上看,50岁以上的1人,31岁49岁的3人,30岁以下的3人,老中青搭配合理。中老年教师教龄都在

7、20年以上,教师经验丰富;青年教师也有多年教学经验,能够独立担任课程的教学。青年教师通过青年导师制的培养,教学与科研水平很快,有两人参加了厅级科研项目,有十余篇论文发表,教学效果显著。从师生比看,本课程组教师人数与学生数比例控制在1:28左右,能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本课程组通过精品课程的研究、设计与教学实践,使全体教学成员深化了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特点、结构、体系的认识;能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2-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近五年来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成果;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含题目、刊

8、物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十项)(不含第一署名人为课程负责人的成果);获得的教学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五项)。本课程组主要成员都承担过古代文学校级课程建设项目,并顺利结项。项目有:景刚主持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课程建设(1999年2001年);郭仁怀、裘新江主持唐宋元明清文学课程建设(1999年2001年)。这些项目根据本校学生的教学实际,制定出了详尽的先秦两汉文学教学大纲、魏晋南北朝文学教学大纲、唐宋文学教学大纲、元明清文学教学大纲(含近代),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时数、教学进度、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并根据教学需

9、要,编出了“选讲与阅读篇目”、参考书目、试卷库等。这对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些项目完成后,从中文99级开始实施,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使得古代文学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精品课程之一。3. 课程描述3-1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中国古代文学是大学本科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两门主干课程,教学课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或单独开设,或合并教学,多采取“以史为线,以作品为点”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国古代文学史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抽象能力和理论思辨能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则着重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审美直觉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

10、选修课教学则以个性教育与素质教育为基本出发点,通过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学科前沿意识和独立研究能力。滁州学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已具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中文系开办之初就招收一届四年制本科生,古代文学是开设两年的主要课程之一,投入了相当雄厚的师资力量。张汝舟、张五鹏,郑启舟、肖绍基、姚田稼、高星斗等老一辈教师,为该课程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使得该课程一直成为中文系深受学生欢迎的精品课程。特别是张汝舟先生作为全国知名教授,曾于1980年在我校主办中国古代天文历法讲习会,主讲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吸引全国知名教授、副教授20余人参加,可谓辉煌一时,张汝舟后来还编著了二四室古代天文历

11、法丛论一书,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古代文学组还吸引了红学家李希凡来校讲授红楼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金启华来校讲授古典文学自学。古代文学组还涌现一批先进教师、模范教师,如姚田嫁副教授被授予安徽省“先进教师”称号,景刚副教授被评为安徽省模范教师,裘新江被评为安徽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等。3-2 教学内容(含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一、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1必修课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1)中国古代文学史。本课程系统学习自先秦至近代中国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包括文体演变、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团体、重要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等。按照时代与文

12、学发展,将其分为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含近代)四段进行教学,学习两年,四个学期。(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与文学史教学平行。本课程系统学习古代文学的优秀作品,通过作品学习,一方面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另一方面与文学史课相联系,为准确地理解文学史提供感性材料和基本依据。 2选修课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 本课程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按照若干专题进行研究。已开设的选修专题课有:庄子研究(章会垠)、史记研究(江文贵)、唐宋诗词鉴赏(景刚)、红楼梦研究(裘新江)等。 二、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配合以讨论课、观摩课、采风课、专题课、学术讲座、诗词朗诵会、读书报

13、告会等活动实践课,引进宏观的教学思路,将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程讲授要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以点带面,不断吸收新的学术成果来更新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做到“三精三会”(精心阅读、精心听课,精心思考、会鉴赏、会创造、会常识)。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有关我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认识。对我国古代文学伟大成就和基本发展线索、规律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并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重要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作出科学评价,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独立阅读、分析、评价我国古代文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以及审美素质。

14、三、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实践性教学主要体现在读书指导、专题讨论、教学观摩、毕业实习和论文指导等方面,效果良好。(详见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3-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1、教学大纲建设: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新教学大纲(按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四部分)的制定任务。 2、教材建设:调整了课程教材,文学史采用教育部推荐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文学史(14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作品选暂时沿用朱东润主编历代文学作品选(1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目前采用的主要参考资料是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