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审驴》教学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303935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公审驴》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材分析:本文讲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断案故事,整个故事可以概括为“调换驴告驴审驴找到驴”四个部分:王五借以养家糊口的、漂亮的驴被人在市镇上掉包,他无奈将驴告上法庭,包公利用驴能够认路的特点,通过巧妙“审”驴捉住了小偷。审驴的过程中,包公的巧用计谋、对于穷人的一视同仁,对于疑难案件的从容应对都让我们叹服。在其中,小偷也使用了计谋:他将驴调换,而不是偷走,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失主有些安慰,让自己逃脱罪责。但这样的计谋最终证明是害人害己,是要不得的。学情分析包青天,是我国艺术舞台上家喻户晓的一个人物形象,他黑脸如木炭,一身正气,孩子们在影视作品中对他有所知晓。本课基于孩子们对包公的这一点认识,

2、通过神奇的“审驴”案使孩子们加深对包公的了解,并从中受到教育。设计理念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设计正是依据此理念,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读质疑,自读释疑,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与文本充分对话,获得阅读体验。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发现、感受、理解与体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猜一猜”游戏(教师说,学生猜。)“火尽炉冷平添心猿意马。”猜一个字。(“驴”字)(教师板书:驴)我国宋代有一个著名的清官。庐州人,执法严明,善于断案。(教师板书:包公)2说说你对包公还有哪些了解?(生说

3、)教师肯定学生所说的有关包公的事,补充解说:“公”是古人对人的一种尊称,他原名包拯,有多个官衔当过开封府府尹。因为北宋建都在开封,开封府尹也就是北宋首都的“市长”了。是个大官。3今天我们要读的故事就发生在包公身上,还与驴有关。(教师板书:审)学生齐读课题。4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包公为什么要审驴?驴子不会说话,他怎样审驴的?)那好,我们就带着问题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词。2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概括,教师指导。)3看来“驴”在这个故事中是不可缺少的哦!那你能不能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加三个小标题。(

4、驴被偷换,状告毛驴;细审毛驴;找到毛驴。)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教师展示小黑板或课件)1认读词语:挣(zhng)钱辔头听差(chi) 耷拉圈(jun)栏审衙役懊恼一声不吭闻所未闻惊慌失措冒名顶替2指名学生读,师生共同正音。3特别指导学生注意多音字:挣、差、圈4对比记忆字形。审()案()吭()衙()役()神()按()炕()衔()投()5选择你理解的词语练习说话,提出你不懂的词语。6教师特别引导学生理解词语:闻所未闻、惊慌失措、冒名顶替、懊恼。四、朗读课文自由选择合作学习伙伴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顺。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板书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个断案故事。2用简单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二、

5、品读课文1引读故事的起因。(1)包公为什么要审驴?课文哪几段写了?(2)学生自由读课文一、二自然段,划记出描写毛驴的句子,仔细读一读,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3)学生交流回答。教师出示句子,对比朗读:王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他不但把这头驴喂得毛色发亮,还亲手给毛驴做了一个漂亮辔头。驴还拴在树上,驴背上鞍子还是那个鞍子,套在驴嘴上的辔头也是自己亲手做的那个漂亮的辔头,可是驴却是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了!(4)顺势引导、朗读:想想王五面对两头毛驴时是什么心情?指名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句子。(5)过渡:就这样,王五带着满腔愤怒和希望来到了包大人面前。面对着这样一位特殊的被告,包公如何审案的呢?2细读故事经过

6、。(1)带着问题小组合作朗读课文39自然段。说说你读懂的句子或提出你的问题,小组交流。(2)小组合作学习课文。(3)小组汇报共同学习读懂的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要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道”(包公能快速找到办案的方法,很聪明。)“不要给它吃,不要给他喝,把它严严实实关上三天!到时我再来审它!”“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要用劲打!”(包公十分熟悉驴的本性,他的足智多谋来源于他渊博的知识。)“现在把它放了,随它爱上哪就上哪。”(说明包公知道毛驴会逃回自己的家,心里很有把握抓到偷换毛驴的贼。)(4)问题解答场:学生提出疑

7、问,师生共同思考解答。(5)读了这部分课文,包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教师板书:足智多谋)(6)包公审驴的过程让人疑团重重,也让人不由自主的为包公喝彩。咱们把它排成课本剧,再现当时的情景,怎么样?(7)提出要求: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注意角色的分配和合作;每个同学要投入角色,联系故事情节,体会角色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和心情;角色的语言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适当改动。(8)生排练、表演,师生共同评议。3齐读故事结果。(1)过渡;瘦驴在包公的审讯下飞奔出了公堂。它跑到哪里去了?偷换毛驴的贼被捉住了吗?(2)生齐读课文第10、11自然段。三、延伸拓展1想一想,这个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包公使用

8、了计谋,巧妙的抓住了小偷。小偷也使用了计谋,他将驴偷偷调换,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自己逃脱罪责,但这样的计谋是害人害己。王五也使用了计谋,他的计要是正当的。)2其实,古代人们利用智慧解决问题的小故事还有很多,比如草船借箭、司马光砸缸等,读一读这些故事,体会他们的聪明才智!附板书:包公审驴为什么审怎样审结果怎样(起因) (经过)(结果)换驴- 审驴- 得驴教学反思:本设计主要体现激发学生质疑想读,引领学生自主释疑要读,指导学生会读这一特色。1激发学生质疑,以课题为切入点,让学生产生疑问,有想读的欲望。2放手自学,引领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脉络;指导精读重点部分,学生获得阅读感受与体验,实现个性化阅读,深入读的愿望被调动。3指导学生会读。首先是让学生自读自悟,给学生充分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突出重点内容,教师做画龙点睛的指导,学生在自学与老师指导的过程中查漏补缺。其次,精读与粗读相结合,通过抓住主要问题,结合课文的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内容,学法得当,阅读方法进一步得到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