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后感 (2)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3036051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习后感 (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实习后感 (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实习后感 (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实习后感 (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习后感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习后感 (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姓名:张立洲 学号:1011080224 学院:理化学院系(专业):化学系应用化学陶瓷实习后感开学伊始,我们就展开了长达将近一个月的校内实习,实习内容就是陶瓷制作,整个过程乐趣很多,受益良多,收获颇丰。陶瓷是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粉状化合物,经过成型和高温烧结制成的、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构成的多相固体材料,包括陶器和瓷器,广义地讲,它也包括玻璃、搪瓷、石膏、水泥、石灰、砖瓦、耐火材料等人造无机非金属材料。狭义地讲,它只包括普通陶瓷和特种陶瓷。 一般把胎体没有致密烧结的粘土和瓷石制品,统称为陶器;其中烧制温度较高、烧结程度较好的那一部分称为硬陶,把施釉的称为釉陶。相对而言,经过高温烧

2、成、胎体烧结程度较为致密、釉色品质优良的粘土或瓷石制品称为瓷器一 陶器的发展历史陶器的发明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国已发现距今约10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残陶片。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发现的陶器碎片经鉴定为108009700年的遗物。此外,在江西万年县、广西桂林甑皮岩、广东英德县青塘等地也发现了距今100007000年的陶器碎片。因1973年在河北武安磁山首次发现而得名的磁山文化,据放射性碳素测定,距今7900年以上。1977年考古人员在河南新郑裴李岗发现了与磁山文化时代相当、内容近似的文化遗存,因此合称为“磁山裴李岗文化”。 磁山裴李岗文化早于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

3、代文化的代表。该文化的陶器主要有鼎、罐、盘、豆、三足壶、三足钵、双耳壶等,器物以素面无文者居多,部分夹砂陶器饰有花纹。 1973年首次发掘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而命名的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左右,在该文化遗址也出土了大量的陶器。河姆渡文化的陶器为黑陶,造型简单,早期盛行刻画花纹。 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陕西省西安市郊的半坡遗址都发现了大量做工精美,设计精巧的彩陶。这两个新石器时代遗址都属于母系社会遗址,有6000年以上的历史。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陶器的质量也逐步提高。到了商代和周代,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陶器生产的工种。在战国时期,陶器上已经出现了各种优雅的纹饰和花鸟。这时的陶器也开始

4、应用铅釉,使得陶器的表面更为光滑,也有了一定的色泽。 到了西汉时期,上釉陶器工艺开始广泛流传起来。多种色彩的釉料也在汉代开始出现。有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唐三彩的出现标志着陶器的种类和色彩已经开始更加丰富多彩。二 中国瓷器的历史中国最早的陶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大约在距今15000年左右,首先在中国南方可能已经开始制陶的试验,到距今9000年左右大致完成了陶器的发明和探索。1962年于江

5、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发现的圆底罐,其年代据放射性碳素测试为公元前6875240年,为夹砂红陶,外表有绳纹。裴李岗文化(公元前5500前4900年)中的陶器则多为泥质或夹砂红陶,亦有少量灰陶。在接下来的磁山文化(公元前5400年前5100年)、大地湾文化(公元前5200年前4800年)、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可以看出古代中国人的制陶工艺不断发展,品质提高,种类增多。在中国,彩陶出现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半坡彩陶为仰韶文化的一部分,在1953年首先于陕西西安市半坡村被发现,主要包含水壶及碗等。一开始它们上面纯粹为红色,但陶器上渐渐有独特的符号,称为半坡陶符,纹饰有动物纹、几何纹

6、、编织纹等。此后在临近各省也发现了类似的陶器。在公元前2500年至2000年的龙山文化中,出现了黑陶,这是中国制陶工艺的一次高峰。 在商朝,有理论认为是当时印欧语系的游牧民族带来陶轮的技术,令陶器量产化。在周朝,以陶轮制作的陶器会以更高温烧制,令其硬度增加,同时亦会使用绿色的釉料。秦朝的陶俑兵马俑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陶器,而在此时陶器的描绘主题由动物转变为人。在汉朝,陶器的描绘主题由为佛教的传播而出现了佛的形象。到了唐朝,中国出现了白色的陶瓷,而同时亦出现了其他陶像,唐三彩成为当时艺术精华的代表。到了宋朝,因为瓷器技术开始成熟令中国的陶器的辉煌被瓷器完全盖过。此后中国的陶瓷器重点便落在瓷器上。

7、然而明清的紫砂壶等陶器乃至近代的江苏宜兴、广东石湾的陶器工艺仍然有非常高的水准。中国近代的陶瓷: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的民族工业受到了严重摧残,千载名窑也停滞而趋向衰落。陶瓷生产水平继续下滑,生产规模也日趋萎缩,制造工艺上仍沿行旧法。中国毕竟有悠久的制瓷传统,广大瓷工身怀绝技,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奋力发展以手工技艺为特色的仿古瓷、美术瓷生产,坚持与外国机器制造的日用瓷相抗争,保持了中国瓷器在国际上的美誉,于衰落中显示了振兴陶瓷的潜力。在了解陶瓷历史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它的前生今世,为我们之后的动手操作奠定了知识储备。三 陶瓷成型的基本要求 整个陶瓷工艺 以粉体为原料

8、 所谓粉体 即是大量 固相颗粒和空气的混合物 必须把这种松散 的混合物先制成具有所需要的尺寸和形状并有一定强度 的固相颗粒集合体,再通过高温烧结,使这种颗粒集合体变成致密 的固相烧结体 为 了避免坯体在干燥和烧成时出现过大 的收缩和不均匀的收缩引起制 品变形或开裂,成型坯体 的密度应该尽可能高,并且坯体各成型必须完成二项任务:使粉体 中颗粒尽量互相靠近成部分的密度应该保持均匀一致 这是对任何陶瓷成型工艺的基本要求成型必须完成二项任务:使粉体 中颗粒尽量互相靠近成为密实体,以及使密实体具有所要求的几何形状产中所用的方法是利用模具给 出所要求 的形状,并通过适当的方法使模具 内的颗粒尽量互相靠近形

9、成密实体 种方法是首先使粉体密实化,再用工具将密实 的原坯加工成所要求的形状 第一种方法可 以比较快速地大量制造尺 寸相同的坯体,但是通常只能制造几何形状 比较简单 的物体 第二种方法可 以得到形状复杂、尺寸精确 的坯体,但是为了便于加工,原坯的密实程度不可能太高 因此到 目前为 止还没有一种合适的方法可 以大批量地制造形状复杂、尺寸精确的陶瓷成型工艺 四 陶瓷的工艺 陶瓷的成型工艺 1、原料配置2、成型(可塑成型 注浆成型 压制成型)3、坯体干燥与装饰4、上釉5、烧结陶瓷的表面工艺 1彩釉2厚膜金属化处理3丝网印刷实习中的陶瓷制备1、利用踏板推动陶轮。把黏土球放在转盘中心上,称为轮头,陶艺家

10、以棒或脚力推动(脚动拉坯机或踏板)或可变速的电动机。通常一个称为拉坯底板的胶制、木制或熟石膏制的碟会放在轮头上,接着黏土球会抛在拉坯底板而不是轮头上,这样做可以使成品与拉坯底板一同移除而不令成品变形。在拉坯的过程中,陶轮会高速转动,而黏土球被按、挤及慢慢地往外拉而成为一个空洞形状。第一步往下及往内按著粗糙的黏土球直到完美的旋转对称的过程称为置中,是需要掌握的技术中最重要及最困难的;接着步骤依次序为开孔,即在黏土球中制造出中央的空洞;铺设地板,即在器皿中制造平坦或圆形的底部;投掷或拖拉,即把外壳靠拢及塑形至相同阔度;修整或翻转,即移除多余黏土去修整形状或制造脚部。陶轮虽然通常会用作制造个别陶器,

11、但是它亦可以用来大量生产。陶轮制作需要陶艺家有一定的技术,但一个熟练的技工可以在一天的工作中制造完成接近完全一样的碟、花瓶或碗。因为陶轮本身与生俱来的限制,它只可以用为制作在一个纵轴上径向对称的陶器。这情况可以用压印、膨胀、雕刻、制作凹槽、琢面、V型切开及其他方法令陶器在视觉上更为有趣。通常拉坯而成的陶器会利用手工技巧再进一步以加上手柄、盖子、脚部、壶嘴及其他功能方面作改造。2、注浆成型 注浆成型是陶瓷成型中的一种基本方法,其成型工艺简单,即将制备好的坯料泥浆注入多孔性模型内,由于多孔性模型的吸水性,泥浆在贴近模壁的一层被模子吸水而形成一均匀的泥层;随时间的延长,当泥层厚度达到所需尺寸时,可将

12、多余的泥浆倒出,留在模型内的泥层继续脱水、收缩、并与模型脱离,出模后即得制品生坯。注浆成型适用于形状复杂、不规则、薄壁、体积大且尺寸要求不严格、精度要求不高的陶瓷制品。注浆成型又分为石膏模铸成型、热压注浆成型和高压注浆成型。一般注浆成型特点典型产品:适宜任何中空的产品,从餐具到花瓶,从洁具到人偶。工艺优点:适于大批量,也适合小批量生产。可制造复杂的中空物体。工艺缺点:速度较慢,需大量手工劳动,精确度有限,大批量生产时,需要大批量模具,占用大量空间。坯体干燥: 成型后的各种坯体,一般都含有较高的水分,没有足够的强度来承受搬运或再加工过程中的压力与振动。因此必须进行干燥处理。同时,干燥处理也能提高

13、坯体吸附釉彩的能力。经过干燥的坯体,还可以在烧结初期以较快的速度升温,从而缩短烧结周期,降低燃料消耗。上釉:上釉是将装饰完毕的坯胎表面上覆盖一层釉料。施釉的目的是在陶瓷坯体的表面上覆以适当厚度的硅酸质材料,并且在熔融后与坯体能密实地结合,这种类似玻璃质的保护层称之为釉。 上釉的方法:(1)拓(涂)釉法是用笔或刷子蘸釉浆后直接涂于素胎之上;(2)吹釉法是用管筒根据需要,一端蒙上细纱,蘸釉浆后吹于胎体之上,多次反复至均匀而成;(3)浸釉法一般是用于胎体外部施釉时,手持器坯浸入釉浆中轻轻上下拉动或左右转动,借坯体的吸水性让釉着附在坯胎上;(4)荡釉法是把釉浆注入器坯内,上下左右旋荡胎体,使釉浆均匀附

14、于器坯内壁上。壶瓶、罐类容器常用此法制得;(5)轮釉法是将坯体放在旋轮上施釉,利用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釉浆散甩到器坯内壁上。(6)静电施釉是将釉浆喷至一个不均匀的电场中,使原为中性粒子的釉料带有负电荷,随同压缩空气向带有正电荷的坯体移动,从而达到施釉的目的。(7)干法施釉目前包括干压施釉、釉纸施釉和流化床施釉。窑炉烧结: 烧结也称烧成,是坯体瓷化的工艺过程,也是陶瓷制品工艺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经成型、干燥和施釉后的半成品,必须再经高温焙烧,坯体在高温下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使原来由矿物原料组成的生坯,达到完全致密程度的瓷化状态,成为具有一定性能的陶瓷制品。发展方向:特种陶瓷的发展之路将是中国陶

15、瓷工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陶瓷企业生存壮大的根本,没有技术是没有话语权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把陶瓷做高科技的产业,才能无愧于china的称号。 五 收获转眼间实习的生活不知不觉就结束了,回首实习过程,得到了不少收获,为这次实习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在实习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历经千难万苦,克服了困难,最终顺利完成了老师下达的任务。我觉得这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课程,它能够把让我门把自己所学的用到实践上去,还能够充分的调动我们的积极性,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劳动成果,在此期间,老师对我们要求也非常严格,讲课也非常详细,大大的减小了我们犯错误的几率。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作为将来的高技能人才,仅会纸上谈兵是不行的,基本的动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创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