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福建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上传人:1518****093 文档编号:563028324 上传时间:2024-06-30 格式:PPTX 页数:43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福建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福建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福建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福建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福建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福建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福建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第3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地 理理内 容 索 引第一环节必备知识落实第二环节关键能力形成第三环节核心素养提升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备考指导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地球自转的规律及其地理意义区域认知:结合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分析不同区域地球的自转速度、时间和地转偏向力地理实践力:结合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分析地球自转所产生的自然现象第一环节必备知识落实第一环节必备知识落实知识筛查知识筛查知识点知识点1地球的自转规律地球的自转规律1.方向(1)侧视:自西向东。2.周期 3.速度 知识巩固知识巩固地球表面有甲、乙、丙、丁四点(如下图)。读图,完成第12题。1.四个地点中

2、线速度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丁2.在乙点上空俯视绘制的地球运动的投影图正确的是()答案:1.A2.A 解析:第1题,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自赤道向南北两极点递减,故纬度越高,地球的自转线速度越小。第2题,图示乙点大致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故形成的俯视图应以北半球中纬度为中心,可看到北极上空,其自转方向围绕北极呈逆时针方向,故A项符合;B项为侧视图;C项为北极上空的俯视图;D项为南极上空的俯视图。知识知识点点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知识筛查知识筛查1.产生昼夜交替(1)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地球不停

3、地自转,昼夜不断地交替。图中甲为夜半球,乙为昼半球,线AOB为晨线(填“晨线”或“昏线”)。(2)周期:24小时。2.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不偏转。3.产生时差(1)地方时。定义: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东早西晚。特点: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同一瞬间,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2)时区和区时。时区:分为东、西各12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3)日界线。自然界线:地方时为24时或0时的经线。人为界线:又称“国际日界

4、线”,大致沿180经线。易错辨析北京时间北京的地方时北京时间是“区时”的表述,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是东八区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而北京的地方时是北京所在的116E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16分钟。知识巩固知识巩固读下面的光照图,完成第12题。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点将进入白昼B.C点地方时为2时C.AB线是晨线D.D、E两点的地方时相同2.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A.20时B.8时C.16时D.4时答案:1.D2.A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AB线为晨线,D点将进入白昼,D点位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上,地方时为6时,C、D两点经度相差60,可知地方时相差4个小时,因为C点位于D点以西,

5、因此C点地方时为2时;D、E两点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不同。第2题,读图可知,180经线为8时,故0经线为20时。第二环节关键能力形成第二环节关键能力形成能力形成能力形成点点1地球自转的规律地球自转的规律整合构建整合构建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1)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分布规律。(2)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因素影响关系纬度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负相关海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正相关知识拓展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实际运用(1)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15/h,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对应点的线速度。(2)

6、航天发射基地应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真题剖析真题剖析(2013天津卷)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A.低纬度地区B.中纬度地区C.北极附近D.南极附近(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A.1个多小时B.3个多小时C.5个多小时D.7个多小时解题思路:第(1)题,北半球的地理纬度等于北极星的仰角,图示北极星距离地平面较近,仰角较小,所以该地位于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第(2)题,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为360,用时约2

7、4小时,每小时转过的角度约为15,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故拍摄时间为3个多小时。尝试解答:(1)A(2)B训练突破训练突破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2题。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高纬度B.南半球中纬度C.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自转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A.a点海拔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海拔高,自转线速度大C.a点海拔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海拔低,自转线速度大答案:1.C2.B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南向北递减,表明为北半球。纬度30、60的自转线速度分别为1 447千米/时、83

8、7千米/时,图示大部分区域自转线速度为840900千米/时,表明该区域大部分位于中纬度。第2题,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的因素不仅包括纬度,还包括海拔等。同一纬度地区,地面某点海拔越高,运动半径越大,其自转线速度越大。图中b点的线速度比同纬度a点大,由此可知,b点的海拔较高。能力形成能力形成点点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整合构建整合构建1.地方时和区时计算法(1)公式法计算地方时。已知甲地地方时,求乙地地方时。乙地地方时=甲地地方时两地的经度差4(分钟/度)。说明:若乙地在甲地东侧用加号,在西侧用减号;两地经度差取小于180的值。(2)公式法计算区时。已知经度求时区。若已知某地的经度

9、为东经(或西经)a,则其所在时区为a/15(若余数7.5,时区为商数加1;若余数7.5,则只取商数)。已知某地所在时区,求中央经线、边界经线的度数。若某地时区为东(西)n区,则:a.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西)经(15n);b.边界经线的经度为东(西)经(15n7.5)。已知甲时区的区时,求乙时区的区时。乙时区的区时=甲时区的区时甲乙两时区的序数差。说明:甲、乙若同属于东时区或者西时区,“甲乙两时区的序数差”取两个时区序数的差;乙时区在甲时区东侧用“+”,在西侧用“-”。若两地分属于东时区和西时区,“甲乙两时区的序数差”取两个时区序数的和,乙时区在东侧,用“+”,在西侧,则用“-”。(3)数轴法计

10、算时差。先画出数轴,标出已知经线(或时区)及其地方时(或区时),再标出所求经线(或时区),计算出两地经度差(或时区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或区时差)。如下图所示。(4)公式法解决与行程有关的时间计算问题。到达时间=出发时间区时差(或地方时差)+行程时间。出发时间=到达时间区时差(或地方时差)-行程时间。行程时间=到达时间-出发时间区时差(或地方时差)。说明:东加西减。2.日期范围确定法(1)以不断移动的0时经线的位置为参照,确定新的一天和旧的一天的范围。从0时经线向东至国际日界线(通常指180经线)为“今天”的范围,从0时经线向西至国际日界线(通常指180经线)为“昨天”的范围,如下图所

11、示。当0时经线与180经线重合时,全球处于同一日期;当0时经线与0经线重合时,全球新的一天和旧的一天的范围各占一半;当0时经线在东经度范围内,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范围小于全球的一半;当0时经线在西经度范围内,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范围大于全球的一半。因此,从题目所给信息中找出0时经线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如下图中0时经线在西经度范围内,故新的一天(7月8日)的范围大于旧的一天(7月7日)。(2)以180经线的地方时确定新的一天和旧的一天的范围。当国际日界线(通常指180经线)不与0时经线重合时,180经线以西总是全球新的一天(即“今天”),以东是旧的一天(即“昨天”),因此,180经线的地方时是N时,进

12、入新的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为N/24。3.晨昏线的特点(1)晨昏线(圈)上晨线、昏线各占一半,纬度最高的两点为其分界点。(2)晨昏线(圈)是过球心的大圆。(3)晨昏线(圈)所在平面永远与太阳光线垂直。(4)晨昏线(圈)自东向西每小时移动15。(5)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6)晨昏线(圈)永远平分赤道,但不一定平分其他纬线。4.晨线、昏线的判别(1)自转法。顺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见图1,阴影表示黑夜)。(2)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见图2,阴影表示黑夜)。(3)方位法(

13、见图1、图2,阴影表示黑夜)。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真题剖析真题剖析(2019海南卷,11)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中超联赛)2018赛季共有16支球队参加,每支球队至多有4名外籍球员。中超联赛大结局阶段,巴西实施夏令时(时间提早1小时)。11月11日中超联赛最后一轮开赛时间是15时,此时巴西首都巴西利亚(西三区)夏令时为()A.11月10日4时B.11月11日3时C.11月11日5时D.11月12日1时解题思路:尝试解答:C训练突破训练突破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部分地区投影图,图中阴影部分为m日,空白部分为(m+1)日。读图,完成第12题。1.P点的经度和地方时

14、分别为()A.90E,6时B.90W,6时C.90E,18时D.90W,18时2.此时北京时间为()A.m日22时B.m日16时C.(m+1)日14时D.(m+1)日8时答案:1.A2.D解析:第1题,日界线有自然日界线(0时经线)和人为日界线(180经线)两条。自东十二区(180西侧)向东进入西十二区(180东侧)日期减1天,图中阴影部分比空白部分晚一天,则判断图示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0经线地方时为0时,P点位于90E,位于0经线以东90个经度,时间早6个小时。第2题,90E的地方时为(m+1)日6时,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为(m+1)日8时。第三环节核心素养提升第三环节核心素养提升

15、素养对接素养对接探究地转偏向力探究地转偏向力情境设置情境设置地球自转偏向力的验证实验材料:墨水、清水、地球仪。为了观察地球自转偏向力,我们可以将地球仪地轴垂直于地平面,将地球仪北极向上,先在北半球高纬度处滴12滴红墨水,红墨水在地球仪不转动的情况下,就会沿着经线方向向低纬度流动并留下墨迹。然后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再在高纬度原地点滴12滴蓝墨水,与原来红墨水流动的方向相比,发现蓝墨水流动的方向发生了右偏。同样将地球仪侧转过来,南极向上,用同样方法进行两次演示,比较观察,可发现蓝墨水流动的轨迹与红墨水流动的轨迹相比,向左偏转了。再将地球仪静止平放,使地轴平行于地平面,在赤道上某点滴12滴红墨水,发

16、现红墨水沿赤道流动;然后在原点再滴12滴蓝墨水,并转动地球仪,发现蓝墨水流动轨迹与红墨水一致,说明其流动轨迹未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因此,可以证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的规律为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没有偏转。思考该实验可以用什么器材代替地球仪?答案:该实验还可以用有轴的球状物,撑开的雨伞等代替地球仪。素养提升素养提升读某河流弯曲状况示意图,完成第13题。1.下列正确反映河流中AB之间流速变化的曲线图是()A.甲B.乙C.丙D.丁2.甲岛将来()A.与C岸越来越近B.与D岸越来越近C.与C岸相连D.与D岸不可能相连3.此图反映出的河流弯曲情况()A.只出现在北半球B.只出现在南半球C.最有可能位于赤道附近D.最有可能位于中纬度地区答案:1.B2.B3.D解析:第1题,根据河流河道特征,A位于凸岸,水流速度慢,B位于凹岸,水流速度快,故从A到B的水流速度逐渐加快。第2题,C岸为凹岸,河流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故甲岛离C岸越来越远;D岸为凸岸,河流流速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故甲岛与D岸越来越近,可能会相连。第3题,此图反映出的河流弯曲情况,可能出现在北半球,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