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福建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2章环境与发展第1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上传人:1518****093 文档编号:563027571 上传时间:2024-06-30 格式:PPTX 页数:44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福建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2章环境与发展第1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福建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2章环境与发展第1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福建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2章环境与发展第1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福建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2章环境与发展第1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福建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2章环境与发展第1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福建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2章环境与发展第1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福建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2章环境与发展第1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课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十 二章第1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地地 理理内 容 索 引第一环节必备知识落实第二环节关键能力形成第三环节核心素养提升课标要求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备考指导通过对典型区域环境问题的表现进行分析,探讨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结合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探寻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一环节必备知识落实第一环节必备知识落实知识筛查知识筛查知识点知识点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人地关系与环境问题的产生 2.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地区差异(1)环境问题的表现。自然资源枯竭:森林减少、水资源危机

2、、矿产资源短缺等。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等。(2)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知识巩固知识巩固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 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第12题。1.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有()南方近岸海域城市近岸海域北方近岸海域乡村近岸海域A.B.C.D.2.我国沿海地区赤潮一般发生在()A.9月到11月B.12月到2月C.3月到5月D.6月到8月答案:1.A2.D解析:第1题,由图文材料可以看出,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

3、围为2030,应为南方近岸海域;有机物、营养盐等物质在城市近岸海域较丰富。第2题,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为2030,由此推断我国沿海地区6月到8月发生赤潮的可能性较大。知识知识点点2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知识筛查知识筛查1.可持续发展(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2)内涵。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3)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消除贫困。(2)发展绿色经济。(3)提倡可持续消费。知识巩固知识巩固为了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相继出台了环保和经

4、济政策。为了保护稀有物种,许多国家采取人工繁育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我国长江流域有众多的湖泊和河流,为保护渔业资源,每年夏季实行“休渔”政策。据此完成第12题。1.长江流域实行夏季“休渔”政策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持续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2.用人工繁育或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方法保护稀有物种是为了()A.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B.发展经济,繁荣市场C.体现生物物种与人类的公平D.促进生物科技水平的提高答案:1.A2.A解析:第1题,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我国实行伏季休渔制度,休渔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鱼类的产卵繁殖,实现持续

5、利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第2题,用人工繁育技术或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方法保护稀有物种是为了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第二环节关键能力形成第二环节关键能力形成能力形成能力形成点点1环境问题的成因和表现环境问题的成因和表现整合构建整合构建1.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原理(1)箭头代表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指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2)箭头是指人类通过生活、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或改善;二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3)箭头是指环境把它

6、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另一种是恶性的,恶性的反作用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2.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及表现 3.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典型案例 环境问题成因典型案例自然资源枯竭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及降水少华北平原水资源紧张耕地资源短缺生态退耕、建设占地等我国人均耕地较少能源短缺利用率低、资源分布不均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滥垦、滥伐、滥牧,自然植被遭破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因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等数量日益减少环境问题成因

7、典型案例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和过量施用化肥、农药泰晤士河的悲剧固体废弃物污染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大量垃圾任意堆放垃圾围城现象噪声污染交通、工厂噪声等城市噪声海洋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石油泄漏事件知识拓展我国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1)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干旱、洪涝灾害问题。(2)我国土地的荒漠化、土壤的盐碱化、水土流失问题。土地荒漠化西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最为严重;土壤盐碱化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和长江上游地区最为严重。(3)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灌溉农业区水资源紧张。真题剖析真题剖析(2020浙江卷,1011)氧化亚氮(N2O)在百年尺度内的增温效应是

8、等量二氧化碳的近300倍。农田是氧化亚氮的第一大排放源。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氧化亚氮具有增温效应,主要是因为()A.大气辐射总量增加B.大气吸收作用增强C.地面辐射总量增加D.地面反射作用增强(2)农田排放的氧化亚氮主要来源于()A.作物生长时的排放B.大气中氮气的转化C.秸秆的燃烧D.生产中氮肥的施用解题思路:第(1)题,氧化亚氮是重要的温室气体,能够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吸收作用增强,进而使得大气逆辐射增强,所以具有增温效应,B项正确,A项错误。氧化亚氮并不能使地面辐射总量增加,也不能使地面反射作用增强,C、D两项错误。第(2)题,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部分的氧化亚氮源于土壤的排放,主

9、要是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氮肥造成的,D项正确。作物生长时的排放、大气中氮气的转化和秸秆的燃烧均不是农田排放的氧化亚氮的主要来源,A、B、C三项错误。尝试解答:(1)B(2)D训练突破训练突破为了提倡低碳生活,某公司推出了一项公益行动:用户通过步行、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计算为虚拟的“能量”,来养大电子设备中的虚拟树。虚拟树长成后,就会在某个实际地点种下实体树。据此完成第12题。1.该公益行动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全球变暖C.土地荒漠化D.生物多样性减少2.该公益行动在我国西北地区种植的实体树的主要功能是()A.净化空气B.涵养水源C.防风固沙D.保持水土答案:1.B

10、2.C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用户通过步行、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计算为虚拟的能量”,说明该公益行动的目的是减少碳排放,扩大森林面积,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全球变暖。第2题,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风沙天气,这些实体树的主要功能是防风固沙。能力形成能力形成点点2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整合构建整合构建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原则(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由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构成,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外圈箭头表示)。人类在认识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的基础上能有效管理调控生态、经

11、济、社会三大系统(内圈箭头表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就是要深刻揭示“自然社会经济”这一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律,不仅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被充分认识,而且自然、经济、社会规律相互交织并在更高层次上所演绎的规律也被充分认识。(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原则内容要求举例公平性原则资源分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应体现公平,包括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保证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危害;人类需要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

12、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实施“伏季休渔”制度原则内容要求举例共同性原则各国积极参与,建立良好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对于全球共有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一个地球,一个家园”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途径具体措施消除贫困教育扶贫、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转移就业、易地搬迁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 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控制污染物排放低碳经济 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提倡可持续消费衣尽量避免干洗,减少洗涤频次食尽量选择本地的应季食物住关注房屋耗能

13、,使用节能灯行日常出行选择骑车、步行、公共交通,尽可能拼车或合乘知识拓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 经济形式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不同点提出背景应对因经济高速发展而引发的全球资源环境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全球气候关注重点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定位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强调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共同点根本目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要求都应贯穿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基本保障都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障真题剖析真题剖析(2018天津卷,7)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循环经济旨在生产过程中对物质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实现无害、减量

14、排放。天津市采用了许多循环经济的模式。在下列经济活动中,不属于循环经济的是()解题思路:A、C、D三项表示经济活动中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均属于循环经济;只有B项是共享单车的使用方式,是一种绿色出行方式,没有体现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不属于循环经济。尝试解答:B训练突破训练突破下图示意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网络模式。读图,完成第12题。1.下列生活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的是()A.贝壳B.橘皮C.温度计D.橡胶篮球2.符合该回收网络模式特点的说法有()居民是回收利用的主要责任者上游企业负责包装废弃物的回收下游企业负责包装产品的生产成立以废品回收为主体的合作社A.B.C.D.答案:1.D2.D解析:第

15、1题,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类,而不可回收垃圾包括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橡胶篮球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属于可回收垃圾,D项正确。温度计含有水银,属于有害垃圾;橘皮是厨余垃圾;贝壳不可回收利用。第2题,读图可知,政府是回收利用的主要责任者,大部分包装废弃物都是可回收的,所以主要是合作社负责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由合作社出售给下游企业生产包装产品,故说法错误,说法正确。第三环节核心素养提升第三环节核心素养提升答题建模答题建模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思维模型思维模型1.厘清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首先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判断环境问题是什么,属于哪种

16、类型,其表现特征、分布等。每类环境问题都有不同的表现、分布等。厘清类型,便容易与已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联系。2.成因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多数是因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不要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3.分析后果与危害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要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如温室效应的增强对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等。4.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建议一般可分为政策、法规性的措施,工程、技术类的措施,宣传、教育类的措施等。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主要问题 具体措施环境污染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废弃物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生态破坏根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调节功能自然资源枯竭要从“开源”(替代资源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模型应用模型应用阅读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