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福建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0章产业区位因素第1讲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件

上传人:1518****093 文档编号:563027049 上传时间:2024-06-30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福建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0章产业区位因素第1讲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福建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0章产业区位因素第1讲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福建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0章产业区位因素第1讲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福建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0章产业区位因素第1讲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福建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0章产业区位因素第1讲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福建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0章产业区位因素第1讲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福建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0章产业区位因素第1讲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第1讲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地地 理理内 容 索 引第一环节必备知识落实第二环节关键能力形成第三环节核心素养提升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备考指导通过区域农业生产现状、农作物生长习性,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原因通过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认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第一环节必备知识落实第一环节必备知识落实知识筛查知识筛查知识点知识点1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具体影响气候热量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不同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光照降水水源天然降水往往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因此种植农作物需要灌溉地形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

2、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2.人文因素(1)市场: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2)交通:农产品运往市场,需要有便捷的交通条件。(3)政策: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4)其他因素:资金、劳动力、科技、历史、文化、政治等。易错辨析农业布局中的“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1)限制因素: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2)主导因素: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该因素,就不可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有时某个区域的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就会转化为主导因素。如西北地区绿洲农业的主导因素就是水源。知识巩固知

3、识巩固天山北坡精河县的枸杞、焉耆盆地的辣椒、环塔里木盆地的大枣等支撑起新疆的红色特色产业。新疆红色特色产业的产品因质优价廉而享誉中外。该产业成为新疆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据此完成第13题。1.新疆红色产业产品质量优的主要原因是()A.机械化水平高B.土壤肥力高C.人均耕地面积大D.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2.新疆红色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气候C.地形D.交通运输DA3.制约新疆红色产业产品生产规模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水源C.市场D.交通运输答案:B解析:第1题,机械化水平对产品质量没有影响,A项错误;该地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少,所以土壤的肥力低

4、,B项错误;人均耕地面积对产品质量没有影响,C项错误;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所以红色产品质量优,D项正确。第2题,市场影响农业生产的规模,因市场对红色产品的需求量大,所以导致生产规模扩大,A项正确。第3题,因新疆远离海洋,降水少,地表径流少,所以制约其生产规模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水源,B项正确。知识知识点点2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知识筛查知识筛查1.主要变化因素 2.经济发展对我国农业区位选择产生的影响(1)城镇化的发展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在远离城市的广大农、牧地区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2)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3)

5、经济发展推动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地域的限制。(4)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同时农业机械化迅速推广,促使农民选择易于机械化作业的农作物生产。知识巩固知识巩固几十年前,吉林省吉林市冬季蔬菜基本依赖本地秋储大白菜。目前,海南省成为冬季北方地区的“菜篮子”,保障着北方冬季蔬菜的数量和品种,丰富着北方冬季餐桌。据此完成第12题。1.目前,海南省成为冬季北方地区的“菜篮子”最主要的自然区位优势是()A.光照B.热量C.降水D.土壤2.影响北方地区冬季蔬菜市场产生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交通B.市场C.科技D.国家政策答案:1.B2.A解析:第1题,冬

6、季北方寒冷,不利于蔬菜种植;海南省纬度低,地处热带,全年热量充足,尤其冬季比北方温暖,种植蔬菜的区位优势明显。第2题,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南方蔬菜运输到北方市场成为可能,A项正确。第二环节关键能力形成第二环节关键能力形成能力形成能力形成点点1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整合构建整合构建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自然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可依据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2)社会经济因素和科技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决定农业生产的方式、水平、效率,所

7、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决定性因素,图析如下。真题剖析真题剖析2020天津卷,16(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在政府的扶持下,山东寿光地区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大力发展温室蔬菜种植,成为我国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1)说明寿光成为我国重要蔬菜供应地的有利条件。茶树一般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山东省日照市原本无茶树生长,通过“南茶北引”,现已成为“中国北方绿茶之乡”。与南方产茶区相比,当地气候条件独特,茶树生长缓慢,生产的绿茶具有叶片厚、香味浓、耐冲泡的特点。(2)日照绿茶特色鲜明,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解题思路:第(1)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读图可知,寿光海拔较低,地形平坦开阔,而蔬菜

8、基地占地面积广阔、规模大;从景观图及材料可知,该地运用温室技术,保障蔬菜可全年生产;图中有多条高速公路经过寿光,说明寿光交通便利;材料提到“在政府的扶持下”,可见有政策优势。第(2)题,日照绿茶特色鲜明,茶树生长缓慢,叶片厚、香味浓、耐冲泡,其原因可以从光照、热量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光照条件来看,与南方地区相比,山东日照降水少、晴天多,光照条件较好,昼夜温差较大;从热量条件来看,相比南方地区,日照积温较低,热量条件相对较差,茶树生长缓慢,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尝试解答:(1)土地资源丰富(地形平坦开阔),蔬菜基地规模大;运用温室技术(农业新技术),保障蔬菜全年生产;交通便利;政策扶持。(2)光照

9、条件较好,昼夜温差较大;积温(热量或气温)相对南方较低,茶树生长缓慢,这些条件均利于有机质的积累。训练突破训练突破(2020江苏卷,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咖啡原产于非洲,现在我国云南、四川、海南、福建和台湾等地均有种植,但90%以上种植面积集中于云南。图1为咖啡原产地非洲某地的咖啡树种植分布示意图。材料二咖啡树种植已成为我国云南部分地区的支柱产业、出口创汇产业和乡村振兴产业,2014年被农业部列入重点支持发展的特色产业。目前我国咖啡生豆产量位列全球第13位,但人均咖啡消费水平低,产业利润丰厚的加工、流通环节多为外国品牌控制。图2为我国咖啡树种植面积和生豆产量、出口量、消费量统计图

10、。图2(1)结合咖啡原产地和我国的种植状况,概述适宜种植咖啡树的地区应具备的自然条件。(2)简述20092018年我国咖啡生豆生产和消费的主要特点。(3)简析我国发展咖啡树种植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4)为提升我国咖啡产业水平,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答案:(1)气候:热带、亚热带,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地形:丘陵、山地。(2)种植面积波动扩大;产量持续增长;消费量波动上升;2012年后消费量明显低于生产量。(3)劳动力丰富;市场潜力大;政策扶持。(4)培育良种;提高种植技术;延长产业链;扩大种植规模;创立品牌;培育市场。解析:第(1)题,从原产地咖啡树种植分布图和我国咖啡树种植区的分布可知,咖

11、啡树种植区的自然条件应具备:气候为热带或亚热带气候,并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海拔在1 0002 300米最佳。第(2)题,读图可知,种植面积波动扩大;产量持续增长;消费量波动上升;2012年后消费量明显低于生产量。第(3)题,可从劳动力、市场、政策等方面分析。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多,国内咖啡消费市场潜力大;我国大力支持发展特色农业,有政策扶持的有利条件。第(4)题,考查发展措施,可从培育良种、技术、产业链、品牌等方面分析。能力形成能力形成点点2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整合构建整合构建真题剖析真题剖析(2020山东卷,34)家住北方某县的小王夫妇

12、,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在自家5亩(1亩666.7平方米)耕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出打工了。8年后,小王夫妇将已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24 000元。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等相比,这些收入虽不丰厚,但他们还算满意。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这种“农地杨树化”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当地“农地杨树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态效益高B.木材销路好C.劳动投入少D.种树有补贴(2)针对“农地杨树化”引起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大开荒力度B.增加木材进口C.增加粮食进口 D.鼓励农地流转解题思路:第(1)题,农民外出打工主要是为增加

13、经济收入,同时在耕地上栽植杨树也可以获得一定收入,两者相加远远高于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的收益。粮食作物、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多,限制了农民外出打工,杨树种植的劳动投入少,栽植杨树基本不影响农民外出打工。C项正确。第(2)题,由“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可知,“农地杨树化”使耕地资源减少,因此可采取的措施是鼓励农地流转,一方面,当地农民可在农地流转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收入,另一方面,可避免耕地资源的减少,D项正确;当地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不足,部分耕地弃耕,因此才会出现“农地杨树化”现象,并非因为当地耕地不足,所以无加大开荒力度的必要,也不是当地木材或粮食不足,A、B

14、、C三项错误。尝试解答:(1)C(2)D训练突破训练突破(2020全国卷,35)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为主。近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下图为该地收割水稻后播种了小麦的农田景观,其中浅色的为稻茬。据此完成第13题。1.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需在田地中打沟。打沟主要是为了()A.灌溉B.排水C.防虫害D.通风2.推测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产量B.减少水土流失C.降低生产成本D.减少蒸发3.近年,该地()A.种植结构复杂化B.复种指数提高C.田间管

15、理精细化D.种田大户增多答案:1.B2.C3.D解析:第1题,和水稻相比,小麦对水分的要求低,巢湖平原位于南方地区,降水较多,为了减少涝渍灾害的影响,在稻田中修建排水沟,故B项正确、A项错误;打沟对于防虫害没有意义,C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稻茬宽度很大,小麦不需要特意打沟通风,D项错误。第2题,不经翻耕播种小麦可以减少耕作的工序,降低生产成本,C项正确;翻耕的目的是将浅层和深层的土壤交换,提高浅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透气性和疏松度,同时杀死虫卵和害虫,提高产量,不经翻耕,土壤板结,通透性较差,不利于提高产量,A项错误;不经翻耕(免耕)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但是巢湖平原地区水土流失并不严重,故减轻水

16、土流失不是主要目的,B项错误;南方地区降水多,水资源充足,农业生产不需要考虑减少蒸发,D项错误。第3题,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以及劳动力的减少,该地农田流转承包增加,规模较大的农场(种田大户)增多,D项正确;机械化程度提高,适合专业化生产,种植一种或两种农作物,种植结构简单化,A项错误;原来是种植双季稻和油菜,近年种植单季稻和冬小麦,由一年三熟变为一年两熟,复种指数降低,B项错误;由于机械化程度提高和劳动力减少,田间管理精细化程度降低,C项错误。第三环节核心素养提升第三环节核心素养提升答题建模答题建模农业区位条件分析与评价农业区位条件分析与评价思维模型思维模型1.农业区位条件评价分析模板区位因素关键词答题思路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纬度较低(较高),热量充足(不足),降水多(少),光照充足(不足),昼夜温差小(大);靠近(远离)河流,水源丰富(缺乏);地形平坦(崎岖),利(不利)于农耕;土壤肥沃(贫瘠)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等市场广阔(较小);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劳动力丰富(不足);科技水平高(低);机械化水平高(低)社会因素国家政策、种植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