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路径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302116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水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路径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国水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路径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国水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路径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国水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路径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国水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路径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水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路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水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路径(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水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路径中国是渔业大国,自2000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水产品出口迅猛发展,已跃居全球首位。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水产品出口量达到416.33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5.16%,出口额达到216.98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0.15%,占全球水产品贸易总额的10%。水产品出口在中国农业乃至国民经济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为出口创汇做出重要贡献。然而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国水产品出口发展遭遇了瓶颈,如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出口市场单一、市场竞争激烈、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等。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水产品出口现状与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

2、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优化路径。一、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一)中国水产品出口额总体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且贸易顺差不断扩大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量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水产品出口量、出口额分别达到416.33万吨、216.98亿美元,分别较2000年增长271.4%、470.7%。从图1可见,中国水产品出口总额增速波动较大,但总体呈现逐年增长态势。2008年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波动,出现了增速下滑甚至负增长,2010、2011年水产品出口迅速复,增速分别达到了28.09%、26.7%。随着中国国民经济增速进行平稳趋缓的新常态

3、,水产品出口也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2012-2014年均保持6%左右的增速。中国水产品出口额保持持续增长的同时,贸易顺差也不断扩大,从2006年的50.6亿美元递增至2014年的125.1亿美元。所谓贸易顺差,即出口额高于进口额,表明一个国家在某一产业的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总体而言,自中国加入WTO后,水产业牢牢抓住这一机遇,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促进水产品出口贸易的稳定发展。图1 2006-2014年中国水产品出口情况对照图数据来源:中国海关信息网(.haiguan.info)(二)中国水产品出口品种以冻鱼(片)、烤鳗为主,出口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中国水产品出口的品种丰富,包括各种鲜

4、活虾、贝、鱼、蟹类,以与加工制作的冻鱼片、罐头等。2006-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出口产品以冻鱼(片)、烤鳗、冰鲜鱼为主。尽管近几年中国开始发展养殖虾类技术,冻虾、贝类、藻类出口额有所增加,但在出口总量中占据的比重仍旧较低。如2014年海藻出口比重为3.8%、贝类出口比重为2.1%。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般贸易与来进料贸易。总体来看,自中国加入WTO后,二者均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基本与出口总额增幅保持一致。图2显示中国水产品出口中分类贸易的情况,2006-2014年间水产品出口以一般贸易为主,占出口总量的60%以上,来进料贸易占30%左右。其中,来进料加工以制作冻鱼(片)、罐头

5、为主,分别占到了出口总量的60%、70%。可见中国水产品出口大多为低附加值品种。另外,2006-2014年间中国水产品一般贸易出口量增长42.7%,出口总额增长了168.4%,可见平均价格呈现不断上升的格局。表明近几年中国水产品行业通过结构优化与调整,在提升产品质量、附加值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图2 2006-2014年中国水产品出口分类贸易在出口总量中的占比情况(三)深加工水产品发展势头良好,名优养殖取得成效 加入WTO以来,中国水产品产业逐步向深加工、精加工领域拓展,发展势头良好,彻底摆脱过去依靠江、河、海域自然养殖产量低的困境。2006年中国水产品出口额为42.9亿美元,深加工水产品出口

6、额占出口总额的36%,至2014年出口额达到216.98亿美元,深加工水产品出口额上升至50.7%(见图3)。中国高附加值的名优养殖水产品出口也呈现大幅度增长,如2006年鳗鱼、罗非鱼、对虾出口额占比分别为12.3%、3.9%、16.2%,2014年占比已分别上升至28.7%、9.4%、28.6%。名优养殖取得成效,标志着中国渔业生产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然而,相较于日、美等发达国家水产品出口结构而言,中国水产品加工工艺的发展与渔业生产结构性调整不相适应,导致高附加值的养殖鱼类加工产品都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如罗非鱼出口占比逐年提升,但仍旧以原条鱼、鱼片等为主,附加值低,在国际水产品市场中难以获得竞

7、争优势。另外,出口产品中鱼油、鱼糜等全球需求量较大的深加工产品所占比例较低,跟不上全球水产品市场需求的发展。图3 2006-2014年中国深加工水产品出口占比情况数据来源:图2、图3数据均来自中国渔业年鉴(2006-2014)(四)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逐步优化,东盟、等市场明显向好中国水产品远销海外,截止2014年末已向全球170多个国家或地区出口。近年来,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呈现出两大态势,具体表现于:第一,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有所优化。近年来,中国水产品出口不断拓展市场空间,在保留传统的日美欧四大出口市场基础上,发展东盟、等市场,并呈现良好态势。2000年中国对日、美、欧盟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分

8、别占比90%、94%,2006年下降为75.1%、79%,2012年下降至54.3%、51.2%。在日美欧出口占比逐年萎缩的同时,东盟、市场出口快速增长。2014年中国对东盟、水产品出口量分别为56.38万吨、24.84万吨、14.92万吨,分别占比13.5%、5.9%、3.6%。第二,出口目标市场集中度仍旧较高。中国水产品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仍旧为日美欧,且出口额一直保持上升趋势。其中,对日本市场水产品出口份额最多,2014年出口量、出口额分别为71.11万吨、42.09亿美元,对美、欧市场出口量基本保持稳定,对国市场出口份额较少。二、中国水产品出口行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一)水产品国际化程度不

9、高,导致药残事件频频发生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渔业发展迅猛,实现了以捕鱼为主向养殖为主模式的转变,尤其是近几年名优养殖发展势态良好,已成为我国水产品出口的主力军。然而水产品国际化程度不高,导致药残事件频频发生,已成为制约中国水产品出口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水域污染严重,导致水产品质量严重下降。中国在发展经济之初,忽略了环境保护,尤其是工业废水污染严重,导致水产品养殖环境恶劣,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不足。第二,养殖企业滥用药物、激素,导致水产品药物残留过高,如2004年的“毒蟹风波”、2011年“孔雀石绿”等。近几年,农业部、食药监总局加大了对水产品的抽检,药物残留情况有

10、所好转。然而,2014年普兰店市渔民为提高海参幼苗成活率,添加大量抗生素、抗菌素类药物以与漂白粉,导致近海物种几乎灭绝,更是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与讨论。第三,中国水产品出口企业参差不齐。据中国渔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底,中国水产品出口企业中,中小企业约占到七成左右,加工技术不高,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第四,中国未形成严格的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目前,中国水产品质量受农业部、食药监总局、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多部门管理,但正是处于多头管理状态,导致监管真空地带,使水产品质量把控不够严格。(二)水产品出口市场、种类单一,处于价值链中末端近几年,中国水产品出口逐步向市场、种类多元化前行,并取

11、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出口市场达到170多个国家与地区,四大主要市场出口量由原有的90%下降至50%。尤其是自己2011年起,东盟、市场水产品出口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然而,中国水产品出口行业发展中依旧存在着几大缺陷:第一,水产品出口市场狭窄、种类单一。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日美欧出口占比在50%左右,东盟、出口占比在20%左右,容易受到出口国市场波动的影响。出口品种单一,水产养殖产品主导了水产品出口品种,50%以上为养殖名优产品,出口创汇以烤鳗为主,导致贸易风险大,不利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第二,出口水产品附加值低,处于价值链中末端。中国水产品出口企业以养殖、简单加工为主,导致产品附加值低,长期

12、以低价格作为竞争手段。从水产品养殖来看,大量使用激素、滥用药物,导致药物残留超标,影响出口产品质量。从出口企业来看,水产品出口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约有占到七成左右的中小企业,科技投入低,出口水产品多为初级加工,附加值低,难以在国际市场中形成竞争优势。从营销手段来看,品牌意识薄弱,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难以有效拓宽销售渠道。(三)国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对中国水产品出口带来较大冲击在国际市场中,目前有100多个国家或地区出口水产品。中国自加入WTO后,为兑现入世承诺,逐步放开外贸经营权、取消出口补贴、降低关税等,使水产品出口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其一,欧洲、美洲、东南亚沿海国家依靠地理优势,

13、着力发展鲜活鱼类出口。如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在全球水产品贸易中约占到18.5%的份额,且近年来出口增速较快。2014年泰国增速为46%,马来西亚为27%。其二,靠近大型渔场的国家,着力于规模出口效应。如加拿大依靠于临近纽芬兰渔场的地理优势,水产品出口数量多、价格低,占据着一定的竞争优势。其三,挪威、智利、越南、印尼、泰国已成为了中国水产品出口的主要竞争对手。 泰国、印尼、越南均为东南亚国家,水产品出口结构与中国相似,且受劳动力价格低廉等因素影响,在价格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挪威、智利因其地理位置临近于北欧、南美,对中国水产品出口欧盟、美国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四)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导致中

14、国水产品出口面临严峻形势所谓技术贸易壁垒,即通过技术壁垒抬高价格、限制出口,以保护本国经济发展。目前在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是限制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最常见手段。中国是全球水产品出口第一大国,也是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最严重的国家。近年来,发达国家在水产品贸易的主导优势增加,给中国出口企业的国外发展增加了门槛。无独有偶,在近期中国水产品出口的四大出口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水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如2014年6月,日本召开第175次进口食品检验促进会,提出对鱼虾贝类增加灭藻醌残留标准,并对所有水产品提高了残留限量标准。2014年6月,国提高了水产品进口的重金融、激素、药残、有害物质残留许可基准等。2

15、014年12月欧盟通过了订定水产品标示的义务,提出任何不遵从欧盟标示规定的情况,产品将遭欧盟拒收,进而影响出口国的工作机会和地方经济。2015年1月,美国提出进口水产品安全标准法,加强进口水产品监管力度、提高检测标准。总体而言,国际社会愈加重视贸易与环境的关系,生态标签问题已成为潜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给中国水产品出口行业发展造成严峻的形势。三、促进中国水产品出口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优化路径(一)加强监管、检测力度,着力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 面对日美欧等国家针对水产品质量问题出台的绿色壁垒,中国必须根据出口国的检测标准,提高水产品质量。一方面,渔政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水产品质量监督。在水产品养殖

16、过程中,加强投入品的监督,严禁投入激素、滥用抗生素等药物。在水产品检测中,严格遵循药品残留标准,从源头上控制水产品质量。通过出台政策引导、鼓励生产经营者走绿色、生态养殖之路,如给予税收优惠、贷款扶持。另一方面,构建与国际同步的水产品质量标准制定与检测体系。充分发挥渔业协会的力量,引导并促进水产品生产企业严格自律保持职业素养。关注国际水产品行业动态,更新生产、加工技术,积极配合渔政部门的监测与调研工作。(二)优化渔业产业结构,不断完善中国水产品出口市场格局 推动中国水产品出口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开拓出口市场、丰富出口产品。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其一,调整海洋生产结构,完善休渔制度。减轻近海捕捞强度,适度发展近海海水养殖,促进海洋资源的持续生产和提高利用率。其二,优化水产养殖结构,根据国际市场需求调整养殖产品。提高名优养殖品种的普与推广,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