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今世界各种发展模式的比较中看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3019390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当今世界各种发展模式的比较中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从当今世界各种发展模式的比较中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从当今世界各种发展模式的比较中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从当今世界各种发展模式的比较中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从当今世界各种发展模式的比较中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当今世界各种发展模式的比较中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当今世界各种发展模式的比较中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当今世界各种开展模式的比拟中看中国模式的价值与意义迄今为止,经济学界对于中国模式和经历的讨论多数是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话语系统中展开的。在这样的话语系统中,所谓的改革,所谓的转型,就是指市场化;而所谓的中国模式,则是指中国特色的市场化的方式和方法,如双轨制、增量改革、渐进式转轨、试验式方法、局部推进等。这些认识对改革与开展的过程和目标、历史与现实、主题与内涵之间的辩证关系缺乏深入的考察,存在很大局限性和片面性。实际上,改革政策的对与错、方法的优与劣、结果的成与败,都只有在确定的目标和内容的条件下加以考察才有意义,也就是说,只有把握了中国模式的主题和目标,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中国模式的本质特征和

2、内在逻辑。兴旺资本主义国家的开展模式主要有三种:以美英为代表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以德、日为代表的莱茵模式;以瑞典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模式。1、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就是新自由资本主义模式,亦被称为新美国模式,因为这种模式的特点在美国表达得最为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在美国历史上有着自由放任的传统,有着成效强大的市场机制,也有着政府为企业和公司提供的比拟完善的制度保障和宏观经济政策。新自由主义模式的根本原则是:在思想渊源上,崇尚自由主义和充分的竞争;在资源配置上,主*所有资源都要通过市场来进展配置;在决策机制上,以企业分散决策为主要形式,政府决策被限定在最小*围;在公司治理构造方面,实行董事会

3、制和股东制,管理者主要是经理人。这种模式引人注目的特点是:股票和证券市场的作用很大,它们的波动对经济有着直接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场,美国有29个州修正了公司法。新的公司法要求公司经理不仅仅为几个大股东效劳,而且要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效劳。股东只是利益相关者的一局部,而劳动者、债权人和社区是另一局部利益相关者,经理人在经营企业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这局部人的利益。这样就使得公司的持股人越来越多,结果是证券市场高度兴旺。在美国法人机构持股的比重甚至高达70%,债券市场和有价证券市场急剧膨胀,从而降低了银行在分配信贷方面的作用。经济开展的很大一局部资金来自股市。法国经济学家米歇尔阿尔贝尔认为,该

4、种模式的资本主义都是建立在这种价值取向上的,这种价值取向无疑适应了资本无限扩*的需要。但是,新自由主义模式是不可模仿的,因为这种开展模式完全是建立在得天独厚的根底之上的。除了美国独立战争及南北战争外,美国没有经受过战争的重创,而且两次世界大战都为美国提供了发财的时机。美国还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它的能源储量特别是天然气和煤炭的储藏量非常丰富。美国还有货币的优势。美元是国际交换的参照货币,是大多数国家中央银行储藏的主要货币。所以,美国是依靠金钱包括他自己的和别国的钱来进展统治的。这种模式的弊端最明显地表现为巨额的贸易赤字。1971年,美国第一次出现贸易赤字约15亿美元, 1982年增

5、加到380亿美元,1987年到达1520亿美元。进入90年代,贸易赤字始终停留在1000亿美元以上。此后更是只涨不降。而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更是暴露出该种模式的根本缺陷。尽管危机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明显,这场危机从根本上来说是由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引起的。而金融危机大爆发所造成的恶劣现象,也惊醒了一些坚持认为西方经济体系完美无缺的经济学家,他们开场质疑西方金融体系和根本制度的优越性。2、莱茵模式莱茵模式也被称为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主要流行于欧洲大陆国家,因为这些国家处于莱茵河流经的地域,所以有此称谓。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奉行社会市场经济的根本原理。它包含两个根本原则:一是强

6、调经济的活力应该建立在市场的根底之上,市场应该享有最大的运转自由;二是同时强调市场不能单独支配整个社会生活。它要受到社会需要的平衡和制约,也就是国家要发挥保障作用。这种模式认为,竞争和自由对国家经济的稳定开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政府必须保护和支持这种自由竞争,但这种保护不是自由放任的,而是积极的,因为政府要保护的竞争是平等的竞争。 这种模式强调公平。这种公平主要表现为共同参与决定制度的保障和实施,它允许雇员进入最高决策机构与雇主一起参与企业大政方针的决定,工会的作用十分显著。在莱茵模式资本主义国家中,强调不仅要在正常人的经济利益和经济权力方面表达出公正、公平,还要让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或者遭遇到意

7、外困难的人们在生活上有保障,让他们感到平安。因此,在这些国家都有比拟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兴旺的社会保障事业缓和了劳资矛盾,也调动了人们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3、*社会主义模式 *社会主义模式的理论渊源是社会*党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理论。它包括以下根本内容:首先,强调*社会主义的根底是自由、平等、团结、*和劳动。其次,主*要以较温和的方式,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其改进主义的政策主*,逐步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再次,主*经济*,也就是要改变经济大权集中在私人手中的状况,强调使每个人都能影响生产的方向和分配。最后是主*通过税收和社会政策对产品和收入实行再分配,以开展福利,使每个公民都能有时

8、机享受到福利待遇。瑞典社会*党在瑞典特有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将这两项政策巧妙结合起来,构成了独具特色的瑞典模式。瑞典社会福利的特点是把对社会全体公民特别是老年人的根本生活保障作为公民的权利,实行一种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将人的一生全包下来,并对各项社会福利制度进展立法保证。上个世纪60年代,瑞典经济处于上升期,社会*党的福利建立也进入了最辉煌的时期。然而,这个从摇篮到坟墓无所不包的福利体系逐渐使国家财政压力越来越大。以前,瑞典经济根本处于上升态势,国家可以靠提高税收来解决财政困难,但当经济遇到困难,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开展的今天,在这个到处充满着风险的世界中,维持这样的高福利越来越困难

9、。因此,该种模式亦处于不断改革之中。4、中国模式的主题和目标 首先,是指从传统的方案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根底性调节作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市场化,而市场经济和市场化是中国经济改革或经济转型的最鲜明和最突出的标志。不过,应当强调的是,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绝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仅仅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从外表现象上看,市场机制是以价格为核心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然而,价格以价值为根底,价值又反映了具有独立财产权的经济主体之间的自由交换关系,而产权制度的根本改革又要求有完整的生产要素市场、健全的法律制度和比拟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意识形态和

10、文化气氛。 所有这些因素归根到底又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开展为根底的。经济剩余的增加、社会需要的丰富、人的能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开展、技术和产品的创新,推动着市场经济从低级向高级开展。因此,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不仅涉及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而是一个包括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深刻变化的长期、复杂和整体性的变化过程。其次,是指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与市场化、工业文明与市场文明融为一体。在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工业化与市场化是分开的。在方案经济体制时期,工业化的任务已根本完成,市场化就成为转型的唯一主要的目标。而中国的情况则复杂得多。在改革之初,中国的工业

11、化根底比拟薄弱,工业化的水平相对来说是比拟低的。特别是我国长期实行的优先开展重工业的战略和严格的城乡分割制度,使传统社会遗留下来的二元构造和身份差异进一步凝固化了,造成了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1980年,中国80 6%的人口仍然属于乡村人口,68 7%的劳动力仍然集中在农业部门,因此,进一步推开工业化和城市化就成了经济和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目标。工业化的进程,也是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其内容广泛而全面,最重要的特征有:非农业生产尤其是制造业和效劳业的相对增长;城市化的日益开展;高度的社会流动性;普遍的政治参与和*化;社会组织和职业分工的高度分化;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生率和死亡率由高

12、向低的变化;等等。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目前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的大转变大转型。这是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它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工业化以后形成的社会形态,塑造着未来社会的面貌。因此,中国的工业化是一种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新型的工业化,面临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跨越式飞跃。再次,是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开放和融入全球化的转型。在历史上,市场化、工业化和全球化三位一体,它们都是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

13、闭关自守状态,被各个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物质生产是如此,精神生产也是如此。十月革命的胜利后世界体系中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对立的阵营。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处于封闭状态。1978年以后,中国在确立了对内改革的同时,逐步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根本国策,而在国际*围内,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的全球化进入了一个急剧扩*的新阶段。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进入21世纪的,面临着全球化带来的空前的机遇和挑战。 最后,所谓的转型,还包括社会主义制度的转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对于改革开放的性质和目的,中国共

14、产党从改革开放开场的那天起,就是十分清楚的明确的。1984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开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种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方案、有步骤、有秩序地进展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开展。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屡次强调,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开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开展,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性质和目的作了进一步全面的概括:改革开放是党

15、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着人民进展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开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开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立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开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立,保持和开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简而言之,中国模式的主题和目标在于把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几重重大的社会变革浓缩在了同一个时代。尤其引人瞩目的是,这样的历史巨变发生在具有广袤的土地、众多的人口、悠久的文化并处在开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里,因而,中国的道路既显得无比复杂,又充满了与众不同的魅

16、力,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伟大的社会试验,完成这一试验绝非易事。工业化、市场化和全球化就其实质来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它要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社会构造和社会秩序。然而,后进国家所面临的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改革与开展所具有的特殊的主题、性质和目标,又要求中国走自己的路,在新的时代和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到达工业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于是我们面临着一系列难以抉择的矛盾:集权与分权、方案与市场、自由与国家、城市与乡村、公有与私有、开放与保护、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等等,能否创造性地处理这些矛盾,最终决定着中国模式的前途和命运。5、中国模式的主要内容 从大的方面看,所谓的中国模式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传统方案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模式,即经济改革的模式。二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以及从传统的工业社会向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