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草地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结题报告—-毕业论文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3004141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116 大小: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草地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结题报告—-毕业论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内蒙古草地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结题报告—-毕业论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内蒙古草地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结题报告—-毕业论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内蒙古草地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结题报告—-毕业论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内蒙古草地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结题报告—-毕业论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草地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结题报告—-毕业论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草地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结题报告—-毕业论文设计(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 我国有草地面积2.73亿hm2,其作用越来越为人们认识和重视。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草原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不断拓展和深化,迫切需要建立协调一致,系统完整的草地生态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为我国草地生态水土流失监测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依据和基础。鉴于目前我国草地生态和水土流失监测系统分离,监测方法、制度不尽规范,特别是草地生态监测较少或者不考虑草地水土流失问题的现状,由此提出“草地生态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研究”项目。开展本项目旨在建立一套科学、切实可行的草地生态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从而为获取大量具有可比和系统规范的监测数据,为草地健康评价、生态环境治理和草地水土保持提供依据,同时

2、也有利于完善我国草地生态和水土流失监测理论和体系。本项目通过对国内外草地生态系统和草地水土流失相关监测资料的分析与研究,以内蒙古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为典型区,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提出适合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草地生态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研究成果,主要成果如下,草地生态水土流失现状及影响因素和驱动力分析:阐明草地生态变化水土流失现状,存在问题以及草地生态变化水土流失影响因子,重点对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莫草原生态变化水土流失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计算,为构建草原生态变化水土流失监测体系,从理论上作了探讨,总结归纳出10类影响草地生态水土流失的122个影响因子;草地生态水土流

3、失监测指标体系结构框架研制及监测指标体系表优化设计:按照构建监测技术指标体系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紧密结合我国当前草地生态和水土流失监测现状和监测水平以及草地生态水土流失监测工作内涵,建立了由指标类、指标亚类、指标组及指标四级构成的指标体系,总结归纳出由10类,18个指标组89个指标组成的草原生态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优化设计体系表,为统一规范监测工作提供了依据;指标条目释文:重点阐明指标体系表中指标的基本概念、量纲单位、适用范围和条件、采集方法、计算公式等内容,对规范技术指标、统一单位和计算方法具有实用价值。关键词 草地;生态;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11 项目研究背景11.1

4、目的意义11.2国内外研究现状21.3需求分析32 研究任务42.1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42.2典型区选择43 技术路线53.1 总体思路53.2 技术方案53.3 技术路线框图64 项目合同指标完成情况75 项目经费使用情况7第二章 内蒙古草地生态变化水土流失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81内蒙古草地类型区划82典型区域草地生态系统特点82.1草甸草原生态系统92.2典型草原生态系统92.3荒漠草原生态系统103 草地生态及水土流失现状113.1 土地荒漠化严重,草地退化加剧113.2 植被高度总体不高,草质和功能下降123.3 草地资源过渡利用,草畜矛盾十分突出123.4 干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繁,加

5、剧草原生态环境恶化123.5 草地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133.6典型区域生态变化及水土流失状况134.草原生态变化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144.1自然因素144.2人为因素175 初选影响因子与补充监测175.1初选影响因子175.2补充监测186小结206.1典型草原区域生态特点206.2草原生态及水土流失现状206.3影响草地生态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20第三章 草地生态变化水土流失驱动力分析与计算221. 驱动力概念与驱动力分析221.1驱动力221.2驱动力因子221.3驱动力分析222.驱动力分析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222.1筛选草地生态水土流失监测敏感因子222.2草地生态变化水土

6、流失主要驱动力权重分析223.研究方案设计253.1影响因素等相关资料收集253.2驱动力分析及权重计算264. 驱动力分析研究成果和主要结论264.1驱动力敏感因子筛选成果274.2驱动力分析计算275.驱动力因素权重分析主要结论53第四章 草地生态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框架研究651草地生态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651.1指标、指标体系的涵义651.2 草地生态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特征651.3草地生态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内涵662 指标体系框架构建672.1 框架设计思路672.2指标体系框架建立原则672.3指标体系研究与建立方法673 指标体系框架结构683.1框架设计原理683.2 体

7、系框架编制范围683.3 体系框架分类693.4 指标体系框架69第五章 草地生态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表研制741 体系表研制741.1 优化设计依据741.2 体系表设计原则741.3 研制方法751.4 草地生态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表研制752 草地生态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信息813 优先监测指标体系研制833.1 优先监测指标体系833.2 优先监测指标的确定原则和方法843.3 草地生态水土流失优先监测指标体系84第六章 指标条目释文911 指标条目简要释文与分类911.1 条目简要释文911.2 条目释文分类912 指标条目释文932.1 综合类指标条目932.2 草原生态类指标条目

8、982.3 草原水土流失类指标条目105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建议1081 主要结论1081.1 草地生态变化水土流失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1081.2 草地生态变化水土流失驱动力分析与计算1081.3 草地生态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框架研究1091.4 草地生态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表研制1091.5 优先指标体系研制1101.6 主要指标条目释文1102 项目成果创新1103 建议1103.1加强监测体系的预见性和可扩散性研究1103.2高度重视草原生态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建设110主要参考文献第一章 项目概况第一章 项目概况1 项目研究背景1.1 目的意义草地是我国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是国

9、土资源与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达3.9108 hm2,占世界草地面积的13,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1左右,其中,可利用面积3.1108 hm2。草原生态系统对于我国干旱地区和其它生境严酷地区具有特殊的生态意义,干旱区天然草原在其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已成为蒸腾量和耗水量相对较少、适于在干旱区生长的植被类型。因此,对于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我国西北地区以及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保育和可持续利用,是维持区域生态系统格局、功能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草地结构、功能对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和维护价值。但长期以来由于对草地资源采取自然粗放经营的方式,重利用、轻建设、轻管理,草地资源普遍存

10、在着过度放牧、乱开滥垦等现象,加上缺乏统一管理、资金投入少、建设速度慢等原因,草地退化、沙化、盐碱化面积日益发展,草地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大部分草地水土流失严重,威胁草地生态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由此而产生的区域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加强草地生态环境和水土流失监测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势在必行。构建监测指标体系是草地生态、水土流失监测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生态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特别是草地生态、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研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监测指标过多,部分指标可操作性不强,宏观和微观结合不够,方法制度不统一、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以致草地生态监测不规范,难以从整体上把

11、握草地生态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同时草地水土流失监测与草地生态分离,草地生态监测较少或尚未考虑水土流失这一外部驱动力对草地生态健康带来影响。加之草地类型多样、生态特点复杂,影响到草地生态水土流失监测水平与质量的提高。因此,需要一个公认的、可比性强的、草地生态与水土流失集于一体的监测指标体系,来进行草地生态、水土流失监测,以获得长期连续的、可靠的、标准的草地生态和水土流失监测数据。本项目研究目的旨在根据水土流失相关学科、生态学、生态环境学及系统工程学原理,在分析研究草地生态和水土流失特点,以及草地生态监测指标与草地水土流失监测指标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监测指标,建立宏观尺度上的草地生态、

12、水土流失监测技术指标体系。通过对草地生态水土流失监测指标体系的研究,为草地生态和水土流失监测理论、监测手段的改进和相应生态环境管理对策的制定提供支撑。将有利于完善我国目前草地的生态监测及草地水土流失监测体系,为草地健康评价、生态环境治理以及草地水土流失的机理分析和水土保持提供了依据。对我国草地生态环境改善,提高生产力,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1.2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的生态监测主要是由生态监测网点实现的,其所监测的项目存在比较大的差别,形成不同的监测指标体系。如加拿大的核心生态监测指标体系、俄罗斯的生态农业监测指标体系和英国的环境变化监测网络(ECN)指标体系等。加拿

13、大核心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由加拿大生态监测评估网(EMAN)提出,该指标体系从加拿大本国国情出发,针对生态系统中的自然生态成分从1770个监测指标中筛选出25个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对加拿大进行生态监测。英国的ECN陆地指标体系根据监测内容分气象、降水、土壤、植被、动物、立地、管理等100余项指标。美国国家环保局的环境监测和评价项目(EMAP)的指标体系。EMAP指标体系将监测指标分为响应指标、暴露-生境指标和胁迫指标三类,共109项。我国开展生态环境监测较早,尤其近年做了大量工作,如新疆荒漠生态环境监测、福建省湿地生态环境监测、官渡区生态环境监测、黄河流域水上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河南省渔业生态环境监测、

14、南极中山站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等。近年来,又组织人力、物力对监测指标体系展开研究,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基本上解决了生态指标相关理论模型、选择标准应用等一系列主要问题。中山大学与华南环科所在海南岛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提出生物量、多样性、稳定性和清洁度四原则和20个指标参数,并将每个参数按生态学特征及影响划分为5个等级。吉林环科所对东北自然保护区生态指标体系研究中,将生态指标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五个指标。除此之外,一些专项生态环境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如袁国应等自1987年起开展了荒漠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定位观测研究,历经5年建立了荒漠生态系统指标体系。陆强国根据洞庭湖湿地功能区特点及生态目标,

15、拟定了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和优先监测项目。张建辉等对农业生态监测目标与监测指标体系选择进行了探讨。宋国利等提出了北方森林、农业、矿业开发生态监测指标。沈志介绍了物候学在生态监测中的应用等。目前已形成的生态监测指标体系主要有两类:宏观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和微观生态监测指标体系;以生态系统中心事物作为划分依据的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构建方式具有代表性的有:华南环科所制定的生态监测技术大纲、卜跃先等人的洞庭湖湿地监测指标体系等。生态监测技术大纲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以生态系统的基础资料的调查研究为目的,提出了较为完整的生态监测指标,部分指标的信息含量较高(如土地利用类型等)。国内外关于水土流失监测研究的成果和建立的水土流失评价指标体系目前也很多。胡良军在黄土高原依据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一套宏观尺度的水土流失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确定了汛期降雨量、土壤团粒含量、沟壑密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