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 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沁园春长沙 文档.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沁园春 长沙教学设计 广大附中 丰莎 【教学目标】 1. 品味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 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教学重点】 1. 通过鉴赏词中景物的描写方法,品味意象,感悟词中优美阔大的意境。 2. 领会诗人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广大附中 丰莎【教学目标】1.品味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教学重点】1.通过鉴赏词中景物的描写方法,品味意象,感悟词中优美阔大的意境。 2.领会诗人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革命气概。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老师朗读诗人领袖 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
2、五千里是最长一行。常于马背上构思,便具有了战略家的目光。战地黄花,如血残阳,成了最美的意象。 有时潇洒地抽烟,抬头望断南飞雁,宽阔的脑际却有大江流淌,雪天更善畅想,神思飞扬起来,飘成梅花漫天的北国风光。 相信你是最严肃的诗人,屈指数算,一首气势磅礴的诗,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轻易不朗诵,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便成了世界的诗眼,嘹亮了东方! 让我们一起品味沁园春长沙,一起追寻伟人的足迹,走进诗人、领袖的宽阔胸怀和崇高的心灵世界。二、写作背景19111925年,毛泽东在长沙学习、生活、从事革命活动长达十三年,这期间发生了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和共产党成立等,他与何叔衡、蔡
3、和森等人创立新民学会,领导长沙学生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建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的湖南的农民运动引起了当地官僚恶霸极大的恐慌,湖南反动军阀下令通缉捉拿毛泽东,毛泽东被迫秘密从韶山回到长沙。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时,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展示橘子洲的相关照片)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老师用长沙话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毛泽东的纯正地道的湖南口音。2.听录音朗读,初步感知诗词的情感
4、基调,并理清思路:词的上、下片主要写了什么?明确:上片主要写景; 下片追忆往事,抒发作者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和革命豪情。3.老师明确诵读要领,学生齐读课文。诵读提示:上片“看”字、下片“忆”字都是领字,这两个字后要稍微停顿,突出领字作用。“看”字所领7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语速稍快,“万类霜天竞自由”要读出慨叹之情。下片“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两句语调要低沉一点,语速也要稍慢一些。“忆”字所领7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激情,语速稍快。四、再读课文,品味鉴赏(一)品读上片:写景为主,借景抒情1.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词的上片。2.问题:“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几句
5、给我们透露了哪些信息?明确:点明了作者“独立”的时间和地点。这几句句式倒装。正常语序为“寒秋(我)独立(在)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3.问题:在词的上片,“看”是一个“领字”,统领以下哪几句?作者看到了哪些美景?这些景物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教学生分析景物描写的手法)板书: 山红 林染 绚丽多彩 江碧 虽为寒秋看 舸争 却无寒意 鹰击 生机勃勃 鱼翔 请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齐读这几句景物描写的句子。 问题:在这几句景物描写中,你认为哪些词用得好?明确:(学生可能会回答)“万”写出山之多;“遍”描写了红枫满山的景色;“漫”写出了湘江水的溢满之状;“争”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染”这个动
6、词化动态为静态,写出“万山”好像被红枫染过一样;“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表现了雄鹰展翅奋飞、搏击长空的强劲有力;用“翔”而不用“游”,蓝天白云倒映在碧水中,看上去鱼儿就像在天空一样,自由自在,使人很容易联想到诗句“天光云影共徘徊”、“秋水共长天一色”。4.一提到秋,人们常常自然而然地就把它与“悲凉”、“愁”一类的词联系在一起,“万里悲秋常作客”、“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风秋雨愁煞人”、“却道天凉好个秋”、“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等悲秋诗句更是给人增添了凄冷的感觉。但在这首词里,虽然是深秋,我们却感觉不到一丝凉意,在作者身上感受到一种大气、乐观,而不是
7、像古代文人士子的多愁善感。5.问题:面对这生机勃勃的秋景,作者发出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慨,这一“怅”一“问”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明确:作者借生机勃勃的秋景赞美了当时工农运动蓬勃兴起的革命形势,寄寓了自己乐观、热烈、积极奋斗的革命激情。一个“怅”字,写出作者思绪万千,百感交集,他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谁来主宰祖国命运和民族未来的问题。这里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板书:怅、问: 谁主沉浮? 博大胸怀(二)品读下片:抒情为主,情中显志1.作者在词的上片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下片是怎么回答的呢?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下片。2.“橘子洲”、“岳麓山”是青年
8、毛泽东与同学战友们常来游览的旧地,风物景观非常熟悉。这次旧地重游,他很自然地回忆起往昔不寻常的岁月。下片中,“忆”是一个领字,那么作者回忆了什么样的峥嵘岁月?板书: 忆: 峥嵘岁月 革命盛景补充材料(幻灯片展示):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赵恒惕等军阀的活动;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3.“中流击水”这一情景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远大抱负,他们在革命浪潮中乘风破浪,充满立志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小结:这些意气奔放,才华横溢的革命青年,这些关心国家命运,蔑视权贵,
9、敢为天下先的革命青年,不主沉浮,谁主沉浮?所以下片通过叙事抒情,艺术而巧妙地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重大问题,进一步含蓄地回答了只有像我们这样的知识青年、仁人志士才能“主沉浮”,才能担当天下大任。板书:记: 中流击水 壮志豪情4.学生再次大声齐读全词。五、总结归纳词的上片记今日自己独游橘子洲,以写景为主,借景抒情;下片忆往昔与同学战友群游橘子洲,以抒情为主,情中显志。全词清晰地展现了新一代革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担当国家前途命运大任的壮志豪情。六、拓展迁移在毛泽东看来,改造旧中国的历史重任是掌握在奋发有为的青年人手中的,只有他们才能主宰祖国和民族的命运。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借鉴
10、中国留学生时说过一段很有名的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同学们,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我们依然是建设祖国振兴民族的中流砥柱。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大声朗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选段,读出我们年青一代的自豪与激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zho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sn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y矞皇皇。干gn将发硎xng,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附:板书设计 山 红 林 染 绚丽多彩 江 碧 看 舸 争 鹰 击 生机勃勃 借景抒情 鱼 翔 怅、问: 谁主沉浮? 博大胸怀 忆: 峥嵘岁月革命盛景情中显志记: 中流击水壮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