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适合学生的语文教学-构建课程文化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299854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适合学生的语文教学-构建课程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探索适合学生的语文教学-构建课程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探索适合学生的语文教学-构建课程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探索适合学生的语文教学-构建课程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探索适合学生的语文教学-构建课程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索适合学生的语文教学-构建课程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适合学生的语文教学-构建课程文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索适合学生的语文教学,构建课程文化 探索适合学生的语文教学,构建课程文化语文老师在上课中最害怕的一点是别人在评价课堂教学中冠之于“没有语文味儿”,这种担心,反映了他们已经从过去的关注突破和创新转向关注语文教学的本真。这说明,我们老师正在“让语文回到语文”中,明确了“语文教什么”的老问题。即遵循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去教语文。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辩证思考语文究竟教什么,是一个原初性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惑着我们语文教师,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结束了工具论者和人文论者之间的纷争。“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面对这一明确的表述和

2、定位,语文教师似乎并未在实践这一理念时显得那么轻松,究其原因,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路径不是被别人铺设好了的,而是自己在“走路”中寻找路径,是靠着教师辩证的哲学观点去教学的,是在守、突破与平衡中,创造性地走在“统一”的路线中。“统一”不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简单相加,也不是二者之间的折中点,统一即“一体化”,正如陆志平所言:“没有离开工具性的人文性,也没有离开人文性的工具性”(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大出版社),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是工具中的人文,人文中的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是力求在教学中实现二者的平衡,这样就能很好地把握住了语文本质属性的回归。工具与人文的统一,就像

3、做汤。将盐、作料和水几者水乳交融地融合在一起,已经分不清哪是水、哪是盐、哪是作料了,这便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果三者融合,水、盐、作料各自独立,有的咸的无法吃,有的淡得无味,有的无法下咽,这怎么吃呢?这便是工具与人文的分离现象。适合学生的语文教学首先以学好“工具”为主,即学习“言语”,方法还是听、说、读、写,这是语文修养生长的土壤。言语里自然有人的思想、情感、意识、观点,就不必再刻意往里加东西了,多加思想教育等这是对阅读的异化。二、 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中教语文“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雅斯贝尔斯,什么是幸福)。小学语文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自然

4、要在小学阶段为学生打好精神的底色,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语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借助学科的特点促进学生精神成长可称之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即借助语文的听、说、读、写的学科名片,帮助学生进入“交际”和“文化”的殿堂,这成了我们教语文的基本定位。1、让语言文字有魅力、有味道。通过以上的思考,我们可以将工具性理解为物质范畴,把人文性理解为精神范畴,而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又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物质那样稳固和确定,由于它浸润着作者的思想和感情,牵动着读者的阅读期待,因此,这些语言文字便成了活的有生命的东西。例如我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中“夺桥”部分时,开始让学生边自由读边用笔标出哪些词句告诉我们红军战士“夺”桥而不是过

5、桥?意在引导学生开始与课文、作者对话,即将“言”转化为“物”和“意”.在师生交流中我发现学生对“夺”的领悟比较肤浅、模糊,多数同学不能抓住关键性词句去体会,读书处于浅表和分散状态,小结后继续引导:“这些语言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战斗的惊心动魄和险象环生,再默读这两段话,读着读着,你就会感觉到不同的词语会给我们不同的感受,用笔划下来,哪些文字给了我们怎样的感受。”学生在交流中,我感觉到同学们分明受到了心灵的震撼,但对“千钧一发”的理解还处于文字表面,不能通过读这一词语传达出自己读书的感受,说明学生对它的理解仍处于抽象的状态,他们头脑中形象还不够清晰、准确和具体,离作者赋予它的“意象”还有一定距离,我

6、便点拔:“从课文或图中我们都能感受到桥头的火实在太大了,战士们若这时冲不出大火的包围,历经千难万险和敌人抢来的时间将失去意义,在13根铁链上一点点前进的步伐中鲜血就会白白流淌,敌人两个团的兵力就会一齐开火,22位突击队员就会面临着更加巨大的伤亡,这时敌人的援军也快要赶到,时间一拖,红四团将会面临巨大的伤亡,夺桥北上抗日的革命事业就会毁于这场大火中,此时此刻用一个成语形容,那就叫千钧一发!”老师的点拔,整合了教材内容,并实现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结果学生再读书时能够入境入情,显然,词语所表达的信息,激活了学生头脑中储备的有关“大火封路”相似的生活体验,对“言”和“意”的理解和体验非常接近作者的

7、原意。学生还能在反复读书中揣摩出哪些词语帮助自己走进课文的,这岂不又领悟了语言的表达?学生在读书中所表现出来的“情”和“意”都是因为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有序、深入理解,对这些语言文字会逐步地喜爱和感悟,“文字味”赋予了语言无限的魅力,使“人文性”有了坚实的依托。2、在学习语言中培植生命。借助语言文字的教学,使语文课堂栽培学生的生命,一个重要的前提让语言文字在学生心中活起来,学生通过感悟语言,使思维有了力度,心灵深处受到触及,精神上获得愉悦感,教学的智慧通过语言文字转化为学生精神与思想的“生长”.工具性为语文教学的“体”,人文性为“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理解为“魂体相附”,这就是在教学中注重人

8、文性,但不是让人文性成为装饰工具性的矫情,而是通过加强人文性的深刻来实现工具性的丰富意义,离开工具性体现人文性,容易造成“魂不附体”的现状。既然阅读是一种对话,一种体验,自然要注意学习的内容、深度、场合和品位以及学习后自我总结时教师的概括和指点,要实现“工具中的人文和人文下的工具”的目标,教师的指导作用很关键,这时若做不到“统一”,只能是:或是教成了工具性的找不到家园的灵魂,或将语言教成只能被动训练、只能记忆的“空壳”.要借助语言培养学生的思想力和语言能力,必须让学生进行亲历的语言实践。我在教学略读课文万年牢时,尽力追求教学环节的简约和教学形式的简单新颖。在学生初读了解了文之大意后,我提出了这

9、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万年牢这个词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次这个词的背后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请你结合对每部分课文的理解读读这个词各是什么意思 ;哪种万年牢更让我们感觉到了这个牢的意思?”这一问题既推进了学生对课文语言理解的层次,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是略读课文教学最重要的形式,学生围绕这一问题“潜心会文”,凝神定气,全力以赴阅读课文语言,向老师树立的目标出击,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忘记了自己是在思考还是别人让自己思考。有价值的语言文字实现了课堂的最大价值。由此可见,没有对语言文字基础的夯实,其中的人文性就得不到真正的升华。这样,学生“由情识文”后,再“顺意品文”,两个层次统整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中。在阅读教学中,什么时间落实工具性,什么时候凸显人文性,这其中没有明显的定论,需要老师用心把握,要根据文本和学生生活的实际去把握,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不管以什么为主,必须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动态平衡,平衡才是一种科学的、适合学生的策略,适合的才是美丽。要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中找到一种维持这种“统一”的概念,那就是课程文化,“文化”才能做到使二者既相互关照,互为依存,从而实现“语言文字文化语言文字”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在文化的引领下,课堂上学生才能多角度、全方位地从文本中积累文化知识,获得情感体验,丰富人生涵养,师生的生命活力才能得以最大程度的激发。李新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