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必考题).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2988583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必考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必考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必考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必考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必考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必考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必考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必考题)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冠冕(min) 折腰(sh) 瞥见(pi) 琉璃(li)B虔诚(qin) 摇曳(y) 恍若(hung) 劫掠(l)C娉婷(pn) 勃发(b) 妄想(wng) 呢喃(n)D亵渎(xi) 旁骛(w) 调和(tio) 禅师(chn)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诀别汲取眼花缭乱顶礼膜拜B霹雳阴霾蛛丝蚂迹断壁残垣C塌败恣睢正襟危坐不可名状D轩榭陨落引经据典顾名思义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诺贝尔文学

2、奖获得者莫言的红树林写得很深入,绝非浮光掠影地看看就能完全领会。B英语老师非常幽默,把语法讲得惟妙惟肖,让同学们学得轻松,记得牢固。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D三月中旬,二郎神文化遗迹公园盐河风景观光带的绿化种植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国学经典。B有数据显示,随着生态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不断改进,十堰的蓝天成了常态。C当参加“国际青少年网球巡回赛”的体育明星来到我市,受到了球迷的热烈欢迎。D为积极响应我市“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方略,市五创办、市环保局联合举

3、行了以“践行文明之约,共享生态之美”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活动。5、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引用、比喻)B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反语)C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气力最大?回答纷纭得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子,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排比)D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对偶)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而语文教师,面对的是自以为的“已知者”所以语文教师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作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自然科学教师的权威建立在使学生从未知到已知如果不能从其已知中揭示未知

4、,指出他们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将已知转化为未知再雄辩地揭示深刻的奥秘,让他们恍然大悟,就可能辜负了教师这个光荣称号ABCD7、根据提示默写诗文名句。(1)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2)溪云初起日沉阁,_。(许浑咸阳城东楼)(3)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4)先天下之忧而忧,_。(范仲淹岳阳楼记)(5)醉翁之意不在酒,_。(欧阳修醉翁亭记)(6)_,收尽春光。(秦观行香子)(7)李白行路难(其一)中“ _,_”两句诗,表达诗人历尽艰辛依然乐观豪迈,对未来充满信心。(8)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经常被人们引用感叹人生无奈,世事变化无常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1

5、5分)(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予至扶风之明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

6、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则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注扶风:凤翔府。弥:整、满。乙卯:农历四月初二。甲子:农历四月十一。丁卯:农历四月十四。忭(bin):高兴,快乐。属:同“嘱”,意为劝酒。荐饥:连续饥荒。1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A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

7、吾亭适成B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C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D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2选出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B太守自谓也 太守谓谁C越明年,政通人和 越三月乙卯乃雨D杂然而前陈者 而不知人之乐3选出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A“伛偻”指老人,类似的词还有“黄发”等;“提携”指小孩,类似的词还有“垂髫”等。B甲段中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C乙文中,从“弥月不雨”到“乃雨”“又雨”到“大雨”,雨患成灾,作者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而

8、喜,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大同思想。D甲文作者紧扣一个“醉”字,一个“乐”字,抒发情感;乙文作者紧扣一个“雨“字, 一个“喜”字,体现了作者的民本思想。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2)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两位文学家在政治上有何共同观点?三、现代文阅读。(30分)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相机包围一株瘦梅李伟明山道旁,一株瘦小的梅树,零星地绽开几朵粉红色的梅花。在它的身边,十几个人架起“长枪短炮”,围着它咔嚓咔嚓拍个不停。摄影者总是很敬业的,他们见到这株梅树,正如猎人见到猎物,兴奋不已,浑然不顾是否挡道,完全进入忘我状态。我以旁观

9、者的角度来看这株梅树,它长得实在是平平无奇,毫不起眼,无论是它的躯干,还是花枝。能够扛着相机架子满山跑的摄影者,肯定是比较专业而且阅景无数的,他们为什么把这么一树其貌不扬的梅花当作珍贵的素材,迫不及待地摄入镜头?也许,在这个物以稀为贵的年代,即使是这么一株瘦梅,也不是随处可寻的了。尤其是对于摄影师的镜头来说,一棵梅树,在属于它的季节里开出了这么几朵花,它的身价就不一般了,差不多够得上奢侈品级别了。想想几十年前的广袤乡村,哪个地方不闻花果飘香?桃树、李树、梅树等,遍布各家的菜园或村庄的池塘边,只要到了时候,谁家果树不开花?开得满树花枝俏,人们也不以为意,因为这纯属司空见惯之事,无须惊诧。就如同我

10、们应该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一样,开花结果也是树们的分内事。现在,这种自然生长的花树似乎没那么容易碰上了。当年靠近城市的莱地、荒坡或池塘,如今基本上成为城市臃肿身体的一部分,“种”上了林立的钢筋水泥大厦。居住环境稍好的小区,也会种上一些开花的树,但那是经过驯化的,尽管花也开得整齐,可是由于它们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比较特殊,总是让人觉得少了一份自然美,就好比经过手术刀整容出来的美女,让人觉得刻意了些,少了点气质,只能远观,不宜细赏。而远离城市的乡村,情况也不容乐观。不少村庄已逐渐凋敝,甚至整个村庄连人影都见不到,房屋东倒西歪破败不堪,只留下若有若无的残垣断壁证明这里曾经有人生活过。这些年,我看过太多这

11、样的废墟,连村里的水井都干涸了。缺乏了农人的调理,村庄里长出的更多的是杂树杂草,它们没办法向偶尔行走的过客展示更多的美。环境的改变,使一株尚能开花的瘦梅在镜头里的身价倍增。环境让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太大的差异,这当然连冰山一角也算不上。不妨稍微延伸一下话题,比如,夏日的溪渠还能捉到鱼虾蛙鳖吗?秋日的稻田还能挖出泥鳅黄鳝吗?春风和畅的日子,燕子来家里筑巢了吗?梅花绽放的季节,你那里下雪了吗?恐怕都有点难了吧!就拿小小的雪花来说,同样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记忆里,每到冬季,哪有不下雪的道理?可现在,身处贛南的我,不见下雪已有多年,偶尔落一层薄薄如霜的小雪,势必成为比这株梅花还奢侈百倍的美景,一定会乐坏扛着

12、“长枪短炮”四处找镜头的摄影师!不经意间,蓦然回首,许多美好的事物已经悄然远去,有些,也许永远不再回来。这些都是曾经给我们带来无限欢乐的往事,它们并不是高度发达的机械化可以轻易取代的。认真回想,不说长远,就说最近几十年,我们在大面积收获聪明才智创造的“繁荣”的同时,失去了多少曾经可以“不劳而获”的本真?如果我们还不懂得反思,也许,再这样下去,连这么几朵不起眼的梅花,也只能在老照片里怀想了。(选自江西日报2016年11月17日)1文中写摄影者们围着一株瘦梅拍个不停有什么作用?2摄影者们为什么会对山道旁的一株瘦小的梅树情有独钟?3阅读全文,说说第段内容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文章第段中的“不劳而获的本

13、真”指的是什么?5选择恰当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夏日的溪渠还能捉到鱼虾蛙鳖吗?秋日的稻田还能挖出泥鳅黄鳝吗?春风和畅的日子,燕子来家里筑巢了吗?梅花绽放的季节,你那里下雪了吗?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父亲的长笛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时,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歌。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笛长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

14、,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那样的时光里,她是红人儿,孩子们羡慕极了她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哄着她,把好吃的分给她一份,只为了听她父亲吹笛子时可以靠近一点儿。她亦是非常的骄傲的,那时,父亲是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吹笛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