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之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知识点之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地理知识点之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归纳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图中可看出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内在联系。太阳辐射决定了各地热量和水分的分布:不同的热量和水分形成不同的气候;气候又影响植物、动物、土壤;反过来,植被与土壤又影响到气候(绿岛效应、反射率);气候影响水文,水文也影响气候(湖泊效应);地形影响气候(“山高一尺,水冷三分”,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和河流(气候一水文特征,地形一水系特征),反过来,气候和河流又作为外力雕塑地表形态(流水地貌、风蚀地貌、冰蚀地貌),从而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读图还可以看出,总体上看全球范围内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虚线方框内),如自
2、然带(自然带本身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以及地形均不相同,必然引起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差异,从而引起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形成不同的自然带(各自然带之间的差异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地域性差异。)2以图解与列表比较分析的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将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模式图进行对照,掌握全球性地域分异规律气候是形成自然带最重要的因素,比较图可知,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在空间分布上有极大的相似性,因此可以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状况,再结合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从总体到局部、从一般规律到特殊地区来掌握陆地自然带空间分布的准确位置,认识地理环境的全球性分异规律。比较纬度地带分异与干
3、湿度地带分异分异规律纬度地带分异干湿度地带分异内涵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从沿海向内陆作有规律的更替,即大致沿经线方向延伸,沿经度方向变化。形成基础以热量条件的变化为基础以水分条件的变化为基础根本原因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由于海陆位置差异,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注意事项强调的是不同纬度带,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差异的基础是热量差异。同是纬度地带性,低纬度表现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如非洲;高纬度表现为亚寒带针叶林带极地苔原带极地冰原带。南、北美洲大陆西海岸,由于地形的影响,阻碍了自然带沿纬线延伸
4、,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表现为沿经线延伸、随纬度变化的特殊现象。强调的是同纬度带内,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差异的基础是水分差异。南半球陆地面积小,经度地带性不明显。北半球,尤其是亚欧大陆陆地面积广,在中纬度由沿海到内陆植被景观变化是森林草原荒漠。高纬度与低纬度地区干湿度地带分异不明显是由于同纬度带内水分差异不显著所致。(3)把握主导因素,比较垂直分异中不同特征的形成机制对某些具体垂直分异现象的分析,其成因把握有一定难度。复习时,要做好对各种垂直分异现象的归纳与分析。比较内容重要特征形成机制垂直带谱与水平带谱比较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的更替规律与从赤道到两极带谱更替规律具有相似性。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与当
5、地水平自然带一致。山麓到山顶的热量递减与赤道向两极的热量递减具有一致性。山地带谱复杂程度比较山地所在纬度越低越复杂,越高越简单;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越复杂,越低(相对高度越小)越简单。由于受纬度、海拔高度(相对高度)的影响,水热状况差异的程度是不同的。山体同类自然带海拔高度比较山地所在纬度越低,同类自然带分布海拔越高;纬度越高,同类自然带分布海拔越低;山地同类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要高于阴坡;同一山地同类自然带在东西坡的分布高度也有差异。纬度高低不同的山地,热量多少与差异大小不同;一般而言,阳坡热量优于阴坡;同一山地东西坡的热量或水分也存在差异。山体雪线高度比较一般而言,低纬度雪线高于高纬
6、度;阳坡雪线高于阴坡;迎风坡雪线低于背风坡。总体而言,雪线的海拔高度从副热带地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雪线的海拔高度既受气温高低影响,也受降水量多少影响。倘若某山地阳坡的雪线低于阴坡,则说明该山地雪线高低主要由降水量决定。20090318分析自然带的分布特征要用综合思维和区域思维。由于自然带形成的基础是水热条件组合,而影响生物的众多因素中气候是最重要的因素(植物对环境有强烈的指示作用),而生物是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土壤为植物提供肥力和扎根立足的条件),很明显自然带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与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联系思维即自然带的因果关系上看,在某种程度上说,分析自然带各方面特征也就是在
7、分析气候因素基础上进行的分析。 3地表形态与聚落、交通地形对聚落的影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不同的地形条件,对于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山区地形崎岖,对人类生产、生活不利,人口稀少,因此聚落规模小,且聚落多位于自然条件较好的河谷低地,因此聚落分散;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开阔,自然条件优越,人们的生产生活便利,因此人口密集,聚落规模大,且多呈团聚型,棋盘式格局。地形地形特征村落规模空间分布聚居的人口北方平原区地势平坦、相对开阔较大团聚型棋盘式较多南方的丘陵地区和山区地形复杂、崎岖较小相对分散较少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在我国,交通线
8、路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对我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西部稀疏,东部稠密;不同的地形区内,交通线路呈现出不同的布局和形态特征。地形区地形的限制性布局和形态工程造价平原地区较少呈网状分布低山区限制性因素比较多呈“之”字形分布高4全球变暖与人类活动全球变暖属于世界热点问题,至于全球变暖的真正原因和结果目前尚需进一步研究,所以在学习中注重信息的相关性,不必过多过细追究深层次的问题,保证一个正确的观点和处理该问题的方法是关键。另外,要用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同样全球变暖在带来灾害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好处:使中纬度地区冬季寒冷程度有所降低,减少取暖费用;
9、使中纬度地区作物在温度升高不太大时增产等。利用全面分析的方法也是我们日常学习中所应具备的。影响方面具体表现结果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系统)改变植被群落的结构、组成及生物量;使森林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发生变化;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某些脆弱性物种灭绝风险增加;产生施肥效应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海岸带因海平面上升,导致:淹没土地,土地盐碱化;海水入侵,海岸侵蚀加强;风暴潮作用、洪涝灾害加剧;陆地污水排放受阻;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影响海岸带地区人类居住,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大河三角洲和沿岸平原地区影响更加显著大气北半球高纬度和中纬度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增加可能导致干旱、洪
10、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环境大部分干旱、半干旱区域因蒸发增强变得更加干燥热带气旋的强度和频率将明显增加人类热带、亚热带地区炎热天气出现频率增加,加快或扰乱人体新陈代谢,改变某些疾病传染媒介的活动范围,改变病原菌的滋生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5自然资源与能源自然资源是在地理环境的演化中产生的地理事物,它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灾害是在地理环境的演化中产生的地理事件,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应该说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是相互关联的,自然资源的异常变化会引起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可以分为天文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等五类。自然灾害在发生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资源
11、和作用。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能辩析哪些是自然资源,哪些不是自然资源。理解自然资源的多种分类方法,能辩析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哪些是能源资源,哪些不是能源资源。理解陆地自然资源的五个特点,特别是地域性与多用性的两个特点,学会运用这两个特点在具体资源中加以分析应用。分析煤炭、石油等重要能源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从属性上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从空间分布上可以分为陆地自然资源、海洋资源和气候资源等。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分类、利用方式、存在问题和保护措施
12、等如表1所示。资源生产、消费地区差异与环境问题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着生产和消费的地区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分布和生产着世界上绝大部分资源,发达国家消费了绝大部分资源。这种生产和消费的地区不平衡引发了世界性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全球化。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20090318发展中国家:首先,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不得不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其次,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受发达国家的控制,只能以低价出售初级产品,高价买进发达国家的产品,这种不平等的国际贸易秩序使发展中国家经济恶化;加之技术、人才等问题,无力或不能及时解决环境问题。发达国家:首先,传统发展模式是先污染后治
13、理,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着手进行治理,但仅限于“水、气”的末端治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次,发达国家一方面利用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健全的宽松环境,把污染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利用环境标准、标志和市场准入等条件作为贸易保护的借口,把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挡在了门外,使贸易状况进一步恶化。第三,发达国家以清洁生产技术掌握在私人企业手中、保护知识产权为由,延缓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有关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进一步趋向恶化。【例题解析】例1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1)(2)题。(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
14、用 ( )A B C D(2)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A B C D解析 该题目所给的显性条件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整体性表现。隐性条件是:松花江和珠江分别属于北方河流和南方河流。其流量大小、汛期长短、含沙量及有无结冰期等水文特征明显不同在于气候条件的差异;黄土高原地貌特征表现为千沟万壑,这是长期的水土流失造成的结果。 答案 (1)A (2)B例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某山共分布三类原生森林。图2显示三类森林每年每平方米净增的有机物质干重(NPP)与温度变化,降水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完成题。图2信息显示,三类森林中( )A的NPP对温度
15、的变化最不敏感BNPP与温度变化都成正相关C的NPP对降水的变化最敏感 DNPP对降水的变化都很敏感三类森林分布的海拔自低至高依次是( )A B C D若为针阔叶混交林,则该山可能位于( )A河南省 B吉林省 C安徽省 D福建省解析:读图分析:温度的变化的NPP对温度的变化最不明显,NPP随温度变化而降低,是负相关;三类森林NPP受降水量的影响不大。所以选A。从两图中看,有机物质干重都是最高,最小;说明光合作用有强到弱,温度有高到低,海拔自低至高。位于海拔最低处,相当于基带地区的针阔混交林,分布于东北。答案:A C B 例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