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各章重点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2985492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生理学各章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病理生理学各章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病理生理学各章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病理生理学各章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病理生理学各章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生理学各章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生理学各章重点(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 论(1 学时) 掌握:病理生理学的性质及特点。 熟悉: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及主要内容。 了解:主要研究方法、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二章 疾病概论(2 学时) 掌握:1、健康与疾病、病因、诱因、脑死亡的概念。2、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熟悉:1、病因的分类。2、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3、疾病完全康复和不完全康复的概念4、脑死亡的判断标准。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障碍(4 学时)掌握:1、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2、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水中毒的概念、病因和对机体的影响。3、水肿的概念和发生机制。4、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概念、病因和对神经肌肉、心肌电生理及酸碱平衡的 影响。熟悉:1、体液

2、体分布和电解质含量、不同液体水和电解质交换以及水和电解质的生理 功能。2、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时心肌电生理改变与心电图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了解:1、了解盐过多的概念、病因及对机体的影响。2、了解水、钠代谢的分类和水肿的表现特征、水肿液的分类及水肿对机体的影 响。3、了解各类水、电解质紊乱的防治原则。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3学时)掌握:1、酸碱平衡及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2、机体维持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3、血液pH值,PaCO2,SB和AB, BE, AG等指标的含义、正常值、相互之间的关系和病理情况下的变化及其意义。4、四种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原因和机制、机体的代偿调节方式、酸碱指标变 化

3、的特征、对机体的影响。熟悉:1、熟悉二重性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酸碱平衡指标的变化特征。2、熟悉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基本原则。了解:1、酸碱平衡紊乱的防治原则。2、二重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常见原因。第五章 缺氧(2学时)掌握:1、缺氧的概念。2、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及组织性缺氧的概念、病因、血氧变 化特点及组织缺氧的机制。3、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熟悉:1、各血氧指标的概念、正常值、意义及其影响因素。2、熟悉氧疗的适用范围、对不同型缺氧的疗效及其机制。了解:影响机体缺氧耐受性的因素及机制。第六章 发 热(2 学时)掌握:1、体温升高、发热和过热的概念以及三者的区别。2、发热激活物与内生

4、致热原的概念、种类。3、发热时体温升高的机制及发热发病学基本环节。熟悉:1、发热时的物质代谢变化和生理功能的改变。2、发热的时相及各期热代谢特点。3、发热的负反馈调节。4、发热的处理原则。了解:发热的生物学意义。第七章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2 学时)掌握:1、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2、受体的上调、下调、高敏、减敏的概念。熟悉:1、膜受体介导的主要信号通路。2、细胞信号转导系统的调节(受体的调节)。3、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的关系,包括雄激素抵抗症、胰岛素抵抗性糖尿病、 巨人症和高血压心肌肥厚的信号转导障碍机制。了解:信号转导异常的原因。第九章 细胞凋亡与疾病(2 学时)掌握:1、细胞凋亡、凋

5、亡蛋白酶、核酸内切酶的概念。2、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3、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熟悉:1、凋亡时细胞的主要变化及其与坏死的区别。2、熟悉细胞凋亡的调控:包括细胞凋亡相关因素、凋亡相关基因及其作用。 了解:1、细胞凋亡与常见疾病的关系。2、细胞凋亡在疾病防治中的意义。第十章 应 激(2 学时)掌握:1、应激和应激原的概念。2、全身适应综合征的概念和分期。3、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4、应激的细胞反应。5、应激性溃疡的定义和发病机制。熟悉:应激的机体代谢变化和功能变化。了解:应激性疾病和应激相关疾病的防治原则。第十一章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2 学时)掌握:1、DIC 的概念。2、DIC的发病机制,特

6、别是组织因子、凝血因子刈、血小板激活在DIC发病过 程中的作用。3、DIC的功能代谢变化。熟悉:1、凝血与抗凝血系统的平衡及其调节。2、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3、DIC的分期与各期特点。了解:1、DIC的原因。2、DIC的分型及各型特点。3、DIC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第十二章 休 克(3 学时)掌握:1、休克的概念。2、休克各期微循环变化的特点及发生机制。3、休克代偿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及休克失代偿期微循环变化对机体的影响4、SIRS、CARS、MODS、MSOF 的概念。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概念、心功能在休克过程中变化的机制。熟悉:1、休克的病因、分类。2、休克时细胞结构损伤和代

7、谢障碍。3、脑功能及肾脏功能在休克过程中的变化。了解:1、了解正常微循环的结构及生理功能 2、休克各期的临床表现及休克的病因学防治和发病学防治。第十三章 缺血一再灌注损伤(2 学时)掌握:1、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反常、钙反常、pH反常、活性氧、钙超载、无复流现 象的概念。2、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熟悉:1、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和条件。2、各重要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特点。了解: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基础。第十四章 心功能不全(4 学时)掌握:1、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向心性肥大、离心性肥大、 心肌重构的概念。2、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3、心力衰竭时心脏本身的代偿

8、反应的机制及其意义(心率加快;心脏紧张源性 扩张;心肌肥大)。4、心衰时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熟悉:1、心力衰竭的病因和诱因。2、心外代偿和神经-体液的代偿反应对心功能的主要代偿作用和不利影响。3、心衰时肺水肿的发生机制、体循环淤血及心输出量不足的后果。了解:1、心力衰竭的分类。2、防治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学基础。第十五章 呼吸功能不全(4 学时)掌握:1、呼吸衰竭的概念。2、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和血气变化特点。3、呼吸衰竭时呼吸系统的变化。熟悉:1、呼吸衰竭的分类。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概念、原因和发病机制。3、呼吸衰竭时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循环系统变化,中枢神经系统变化。4、呼衰的防治原则。

9、了解:呼吸衰竭时肾功能和胃肠功能的变化。第十六章 肝功能不全(3 学时)掌握:1、肝功能不全、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的概念。2、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熟悉;1、肝功能不全时物质代谢障碍的表现、肝性腹水的发生机制、凝血障碍的发生 机制及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机制。2、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了解:1、功能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2、肝性脑病的治疗原则。第十七章 肾功能不全(4 学时)掌握:1、肾功能不全、急慢性肾功能不全与尿毒症的概念。2、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的发生机制、各期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其发生 机制。3、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功能代谢变化及其机制。熟悉:1、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分

10、类。2、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与发病过程及尿毒症的发病机制。了解:尿毒症时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及尿毒症的防治原则学时分配表章次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备注绪论1二疾病概论2三水、电解质代谢紊乱44综合性实验四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3五缺氧23验证性实验六发热2七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2九细胞凋亡与疾病2十应激2十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2十二休克34综合性实验十三缺血一再灌注损伤2十四心功能不全4十五呼吸功能不全44综合性实验十六肝功能不全34综合性实验十七肾功能不全4讨论课3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使用)一、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的

11、病理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病理生理实验学是以动物实验和人体 功能观察为手段,探讨人体机能活动规律及其在疾病状态或药物干预下的变化规 律及其机制的综合性实验课程,是医学或生物学重要的基础课和技能培训课程。通过病理生理学实验课程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巩固和加强课堂所学病理 生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实验理论知识和病理生理学实验 的基本方法及技能,培养学生观察、记录、收集、整理实验数据和动手能力,更 重要的是通过综合运用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的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 的归纳分析、逻辑推理,最后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并完成实验报告,培养学生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

12、维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自行设计 并完成实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团结 协作,如实记录结果,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从事科学实验的基本素质。二、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1遵守实验室规则,爱护实验仪器设备。2掌握机能实验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熟悉各种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 如动物捉拿、麻醉、固定、手术、气管插管、血管(颈动、静脉)插管、静脉注 射、十二指肠插管、输尿管插管、肝大部分结扎、神经(迷走神经)的分离,熟 悉整体动物实验和常用机能指标如血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呼吸和在 体肠系膜微循环的观察等实验技术。2动脉血压、呼吸运动、肺顺应性的基本机制实验分析思

13、路。掌握 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分析和药物量效关系观察的基本技能。掌握兔失血性休克、 兔气胸、兔肝性脑病、小鼠缺氧、兔实验性肺水肿等动物疾病模型的复制理论与 方法,并以此为平台让学生自行设计抢救方案,开展设计性实验教学。3掌握实验结果的分析归纳、逻辑推理、得出结论与实验报告的正确书 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熟悉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通过教师命题设计和学生自选题设计,开展设计性实验教 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初步的科研能力。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通过 对临床病例的综合分析讨论,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训练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 运用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并

14、初步培养学生的循证医学”能力。三、实验教材病理生理学实验指导(讲义), 陈伟强主编,广东药学院出版四、实验考核 实验成绩:实验教学过程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各占 50%。 实验过程表现成绩:包括学习态度是否认真、实验操作是否正确规范、基本技能掌握程 度、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等方面。实验报告成绩:包括实验报告格式是否正确、原理是否论述清楚、实验结果分析讨论是否符合逻辑,报告字迹是否清楚和得出结论是否正确等方面。 五、实验项目表序 号实验项目学时实验要求实验类型每组人1数备注1影响小白鼠缺氧耐受性必修综合4-5复制低张性缺氧的模型,探 讨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2兔实验性肺水肿4必修综合4-5通过大量快速静脉输液,复 制肺水肿的模型,观察其表 现,探讨其机制。3兔手术性休克4必修综合4-5复制兔手术性休克模型, 从不同角度探讨其发生 机制和防治措施。4兔实验性气胸4必修综合4-5复制兔实验性气胸模型, 探讨其发生机制和防治 措施。5氨在家兔肝性脑病 发病机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