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分类 (2)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2984897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的分类 (2)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动物的分类 (2)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动物的分类 (2)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动物的分类 (2)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动物的分类 (2)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的分类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的分类 (2)(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物的分类、形态及解剖一、原生动物门(一)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由单细胞构成,具有一般细胞的基本结构,同时又一般动物所表现得各种机能(二)鞭毛纲1、代表动物眼虫(1)体呈绿色,体表覆有带斜纹的表膜(即质膜),由许多螺旋状的条文联结而成的,每一条纹的一边有向内的沟,另一边有向外的嵴,表膜条文是眼虫科的特征(2)眼虫体前端有一胞口,向后连一膨大的储蓄泡,从胞口伸出一条鞭毛(9+2结构)(3)运动中有趋光性,在鞭毛基部紧贴储蓄泡有一红色眼点(类胡萝卜素组成),靠近眼点近鞭毛基部有一膨大部分(光感受器),眼点是遮光物。通过鞭毛,眼虫调整虫体运动,让光线能够连续的照到光感受器上(4)细胞质内有叶绿体,可

2、通过光合作有合成食物,过多的食物形成一些半透明的付淀粉粒(为眼虫科特有);在无光条件下,眼虫可通过体表吸收溶于水的有机物,称渗透营养(5)眼虫可经胞口排出多余的水分,在储蓄泡旁有一打的伸缩泡,主要功能是调节水分平衡,收集细胞质中过多的水分(包括溶解的代谢废物)排入储蓄泡,再经胞口排出(6)生殖方式为纵二裂法,这也是鞭毛纲的特征之一2、主要特征(1)一般身体具鞭毛,以鞭毛为运动器(2)营养方式:分自养(光和作用)和异养(渗透营养与吞噬营养)两种(3)繁殖:无性生殖(纵二分裂),有性生殖(配子结合或整体结合),在不良环境下能形成包囊3、重要类群(1)植鞭亚纲:一般具有色素体,能进行光和作用,有些构

3、成群体(如盘藻、团藻),一些种类如夜光虫大量繁殖时可引起赤潮(2)动鞭亚纲:无色素体,营养方式为异养,有不少为寄生种类杜氏利什曼原虫:一种很小的鞭毛虫,寄生于人体可引起黑热病,生活史分寄生于人体(或狗)和寄生于白蛉子体内两阶段,主要依靠白蛉子传播锥虫:多生活于脊椎动物血液中,寄生于人体的锥虫能侵入脑脊髓系统使人发生昏睡病此外还有寄生于鱼鳃中可至鱼死亡的腮隐鞭虫,在白蚁肠道中与其共生的披发虫(三)肉足纲1、代表动物大变形虫(是变形虫中最大的一种)(1)体表为一层极薄的质膜,在质膜之下为一层无颗粒、均质透明的外质;外质之内为内质,内质流动,具颗粒,内质又可再分为处在外层相对固态的凝胶质和内层的溶胶

4、质(2)通过细胞质临时突起形成的伪足运动,运动时外质向外突起,溶胶质流入其中并变为凝胶质,同时后边的凝胶质转变为溶胶质,虫体向伸出伪足的方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变性运动(3)伪足也具有摄食作用,当变形虫遇见食物时会伸出伪足包围食物,形成食物泡;已消化的食物进入周围的细胞质,不能消化的物质随着变形虫的前进相对地留于后端,这种现象称为排遗;变形虫除了能吞噬固体食物以外,还能通过胞饮作用摄取一些液体物质(4)生活在淡水中的变形虫内质中可见伸缩泡,通过收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海水中的变形虫因生活在与胞质等质的溶液中而往往无伸缩泡(5)变形虫主要进行二裂繁殖,是典型的有丝分裂,同时也具有孢子和出芽生殖;某

5、些变形虫在不良环境下能形成包囊,在包囊内虫体也可进行分裂繁殖2、主要特征(1)以伪足为运动器,伪足有运动和摄食机能(伪足可分为片状伪足、丝状伪足、根状伪足、轴伪足)体表无坚韧的表膜,仅有极薄的细胞质膜,胞质常分化为明显的内质和外质(2)繁殖:(横)二分裂,有的具有性生殖,形成包囊者极为普遍,生活于水中,也有寄生3、重要类群(1)根足亚纲:伪足片状、丝状或根状;大变形虫为本纲,多数种类生活在水中或潮湿土壤中,也有一些种类是寄生的痢疾内变形虫(溶组织阿米巴):寄生于人的肠道,能溶解肠壁引起痢疾,按生活过程可分为大滋养体、小滋养体和包囊三型;滋养体一般指原生动物摄取营养阶段,能活动、生长和繁殖,大滋

6、养体能分泌蛋白酶溶解肠壁,四个核的包囊是感染阶段(2)辐足亚纲:轴状伪足,一般体呈球星,多在淡水或海水中赢漂浮生活放射虫:一般具矽质骨骼,身体呈放射状,内外质之间有一几丁质囊太阳虫:多生活在淡水中,细胞呈泡沫状态,浮生,为鱼的自然饵料(四)孢子纲1、代表动物间日疟原虫(1)寄生于人体后能大量破坏红细胞,造成贫血并引发疟疾,发病时一般多发冷发热(2)有世代交替现象,无性世代在人体内,有性世代在雌按蚊体内,借助按蚊传播(2)在人(中间寄主)体内(进行裂殖)红细胞前期(长梭形孢子入侵肝细胞,成熟后产生裂殖体,进而形成裂殖子)红细胞内期(裂殖子入侵红细胞并长成环状滋养体,之后形成裂殖体重复裂体生殖与感

7、染,有些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后不再发育成裂殖体,而是发育成大、小配子母细胞)(3)在按蚊(终末寄主)体内(进行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疟疾病人的红细胞内的大、小配子母细胞如被按蚊吸去,在蚊的胃腔中进行有性生殖,形成的合子进一步发育成卵囊,卵囊通过分裂形成许多子孢子中间寄主与终末寄主:中间寄主为虫体进行无性生殖或幼虫阶段的被寄生者,终末寄主为虫体成熟并进行有性生殖的被寄生者2、主要特征(1)本纲动物均营寄生生活,无运动器,或只在生活史一定阶段有鞭毛或伪足,异养生活(2)生活史复杂,有无性世代(脊椎动物体内)和有性世代(无脊椎动物体内)3、重要类群(1)球虫:这类孢子虫多寄生于脊椎动物消化器官细胞内(2)

8、血孢子虫:生活史经两个寄主,如疟原虫(3)粘孢子虫:大部分寄生于鱼类,极少数寄生于两栖、爬虫类中(五)纤毛纲1、代表动物大草履虫(1)生活在淡水,一般池沼、小河中都可采到(2)草履虫形似草鞋,全身长满纵行排列的纤毛,从体前端开始有一道沟斜着伸向身体中部,在沟后端有口,因此称为口沟;由于口沟的存在和该处纤毛较长,所以虫体旋转前进(3)纤毛结构与鞭毛相同(9+2),每一根纤毛是由位于表膜下的基体发出来的(4)在表膜下有一些小杆状结构的刺细胞,有孔开于表膜上,一般认为刺细胞有防御机能(5)内质多颗粒,能流动,内有细胞核、食物泡、伸缩泡等,;大草履虫有一大一小两核,大核为多倍体,负责营养代谢,小核负责

9、遗传食物泡的形成:口沟后有一胞口,其下连一内有纤毛的漏斗状胞咽,由水流带来的食物于咽下端形成食物泡,并在胞质中流动时与溶酶体结合,不能消化的残渣由后部的胞肛排出伸缩泡:两个,位于内外质之间,每个向周围胞质伸出放射排列的收集管(上面有收缩丝),前后两个收缩泡交替收缩,可不断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6)呼吸作用主要通过体表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7)生殖:无性生殖主要为横二分裂,分裂时小核先行有丝分裂,大核无丝分裂,接着虫中部横缢,分成两个新个体;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草履虫的换核行为:接合生殖时,两草履虫口沟粘合,该部分表膜溶解,细胞质互相连通,小核分裂两次形成四个小核,其中三个解体,剩下的分裂成大小不等

10、的两个小核,然后两虫体互换较小的核,与对方较大的核融合;此后虫体分开,接合核分裂三次形成八个核,死的变为大核,其余四个有三个解体,剩下的小核分裂为四个,每个虫体也分裂两次2、主要特征(1)以纤毛为运动器,一般终生具纤毛(2)结构一般复杂,为原生动物中分化最多的,一般有大小两核,大部分具摄食的胞器(3)生殖:无性生殖是横二分裂,有性生殖是接合生殖,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也有寄生二、多细胞动物的起源(一)从单细胞到多细胞1、动物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有对称体型,两侧对称较辐射对称高级2、一般任务在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之间还有一类中生动物(一类小型寄生虫,细胞基本成双层排列,但不同于高等动物的胚层)(二)起源

11、的证据:主要有古生物学、形态学及胚胎学方面的证据(三)胚胎发育的重要阶段1、受精卵:可分为少黄、中黄和多黄卵;卵黄相对多的一极称为植物极,另一端为动物极2、卵裂:受精卵进行卵裂,这种分裂方式在分裂间期基本无细胞生长,因此分裂所形成的细胞越来越小,这些细胞也叫分裂球,动物极分裂速度较植物极快 (1)完全卵裂:整个卵细胞都进行分裂,多见于少黄卵等裂:卵黄少、分布均匀,形成的分裂球大小相等;主要有辐射型卵裂,如棘皮动物、文昌鱼;螺旋卵裂,如部分软体动物、多毛纲环节动物;两侧对称型卵裂,如海鞘不等裂:卵黄分布不均匀,形成的分裂球大小不等,如海绵、蚯蚓、蛙类及多数哺乳动物(2)不完全卵裂:多见于多黄卵,

12、卵黄多,分裂受阻,只能在不含卵黄的部位进行分裂盘裂:分裂区只限于胚盘处,如硬骨鱼、乌贼、爬行类和鸟类表面卵裂:分裂区只限于卵的表面,如昆虫卵3、囊胚的形成:卵裂的结果,分裂球形成中空的球状胚,称为囊胚,中间为囊胚腔4、原肠胚的形成:囊胚进一步发育成原肠胚,此时胚胎分化出内外两胚层和原肠腔(1)内陷:由囊胚植物极内陷,原肠腔与外界相同的孔称为胚孔或原口(2)内移:由囊胚部分细胞移入内部形成内胚层,这样的原肠胚无孔,以后在胚一端开孔(3)分层:胚囊细胞沿切线方向分裂,分裂出来的细胞为内胚层,留在表面的为外胚层(4)内转:通过盘裂形成的囊胚,分裂的细胞由下面边缘向内转,伸展成内胚层(5)外包:动物极

13、分裂快,逐渐向下包围植物极,形成外胚层,植物极为内胚层5、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绝大多数除了内外胚层外,还进一步形成中胚层,中胚层之间的体腔称为真体腔(1)端细胞法(裂体腔法):由胚孔两侧的动植物极交界处的细胞伸入内外胚层之间形成中胚层,高等脊索动物、环节动物由裂体腔法形成体腔(2)体腔囊法(肠体腔法):在原肠背部两侧的内胚层细胞外突形成体腔囊,体腔囊脱离后在内外胚层间扩展成中胚层;后口动物的棘皮、毛颚、半索及脊索动物均这样形成体腔6、胚层的分化:内胚层分化为消化管的大部分上皮、肝、胰、呼吸器官、排泄与生殖器官的小部分;中胚层分化为肌肉、结缔组织、生殖与排泄器官的大部分;外胚层分化为皮肤上皮、神

14、经系统、感觉器官、消化管的两端(四)生物发生律(重演率):个体发展是系统发展简单而迅速的重演(五)关于起源的学说:群体学说、合胞体学说(有点开玩笑)三、多孔动物门(海面动物门):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在动物演化上是一个侧支(一)海绵动物的形态结构1、体型多数不对称,成体全部营固着生活2、没有器官和明确的组织:海绵体壁的基本结构由两层细胞构成,在两层细胞间为中胶层(1)体表的一层细胞为扁细胞(皮层),内有能收缩的肌丝,有些扁细胞变成肌细胞,在扁细胞之间穿插有多孔动物特有的孔细胞,形成单沟海绵的出入水孔(2)中胶层是胶状物质,内有钙质或矽质骨针和海绵质纤维;中胶层内并有几种类型的变形细胞:骨针

15、细胞、海绵质细胞、原细胞(不具特殊功能,有的能消化食物,有的能形成精子和卵);中胶层内还有芒状细胞,可能有神经传导功能(3)身体里面的一层细胞在单沟海绵内为领细胞层(胃层),每个领细胞有一透明领围绕鞭毛,水流中的食物落入领细胞形成食物泡,在领细胞内消化或转给变形细胞(胞内消化)3、具有水沟系:为海绵动物特有结构,主要分三种(1)单沟型:最简单的水沟系,水流自进水小孔流入,直接到中央腔,中央腔壁是领细胞,然后经出水孔排出,如白枝海绵(2)双沟型:领细胞在辐射管的壁上,水流自流入孔经流入管、前幽门孔、辐射管、后幽门孔、中央腔,由出水孔流出,如毛壶(3)复沟型:最为复杂,在中胶层有很多具领细胞的鞭毛室,中央腔壁由扁细胞构成,水流由入水孔流入,经流入管、前幽门孔、鞭毛室、后幽门孔、流出管、中央腔,再有出水孔流出,如浴海绵,淡水海绵等4、具有特殊的骨骼(二)海绵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分无性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又分出芽和形成芽球出芽:由海绵体壁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芽体,或者不脱离母体形成群体芽球:在中胶层形成,由一些储存了营养的原细胞聚集成堆,外包几丁质和一层小骨针有性生殖:雌雄同体或雌雄异体,精子和卵由原细胞发育而成,中胶层中受精(领细胞吞噬精子后将精子带入);囊胚的动物极小细胞向囊胚腔内生出鞭毛,;另一端的大细胞中间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