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范本(三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2984068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范本(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范本(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范本(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范本(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范本(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范本(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范本(三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范本为建立健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机制,快速、科学地进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处置,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一、指导思想和原则以_和_为指导,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_,提高政府社会治理水平和应急突发事件能力。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重在防范、常备不懈,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一旦发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

2、及处置,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二、工作小组职责(一)领导小组。组长:罗飞副组长:姚雷成员:曹普庆张国荣蔡学锋孙晓萍曹晓霞张华(二)职责。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发生后,组长及其成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组织指挥,成立现场指挥部;批准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及处置;组织全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演练,监督检查各成员单位的应急预备工作。落实市政府及县委、县政府关于事故抢险救援处置的指示和批示。负责应急指挥部的日常事务工作;拟制学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和事故现场环境监测方案;按权限负责事故现场污染级别确定;对可能存在较长时间环境影响的

3、区域发出警告,提出控制措施并进行监测;事故得到控制后,指导现场遗留危险物的消除;依法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进行调查处置。三、应急措施。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措施。2.立即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汇报事故情况。3.转移、撤离或疏散受到危害的师生,并进行妥善安置。4.应急工作小组进入应急状态,随时把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5.针对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6.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7.负责组织紧急输送受伤人员并做好院前救急。8.加强值班,维护秩序,防止校园财产受损。四、工作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事件危

4、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环境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事件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师生健康。(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加强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污染、放射性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3)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思想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4)做好平时的宣传教育工作。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范本(二)为建立健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机制,快速

5、、科学地进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处置,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_环境保_、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一、指导思想和原则以_和_为指导,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_,提高政府社会管理水平和应急_能力。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重在防范、常备不懈,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一旦发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及处置,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二、事故分级按照事故

6、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分为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四级。(一)一般环境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环境事故。1.发生_人以下死亡。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乡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3.4、_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二)较大环境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故。1.发生_人以上、_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_人以下。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3.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三)重大环境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事故。1.发生_人以上、_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_人以上、_人以下。2.区域生

7、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需疏散转移群众_万人以上、_万人以下。4.1、_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5.因环境污染造成主要河流、水库水域大面积污染,或乡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四)特别重大环境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环境事故。1.发生_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_人以上。2.因环境事故需疏散、转移群众_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_万元以上。3.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5.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故,或1、_类放射源失控造成

8、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6.因环境污染造成县城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7.因危险化学品(含_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三、_指挥体系及职责(一)应急指挥部。指挥长。县政府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县长。副指挥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县环境保护局局长。成员单位。县政府办公室、县环境保护局、县卫生局、县公安局、消防大队、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县经济贸易局、县交通局、县民政局、县气象局、县人民防空办公室、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广播电视局、县国土资源局、县林业局、县财政局、威信供电公司、县水务局、县农业局、各乡镇人民政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于县环境保护局,由县环境保护局局长兼任

9、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二)指挥部职责。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发生后,指挥长或指挥长委托副指挥长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_指挥,成立现场指挥部;批准现场救援方案,_现场抢救及处置;_全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演练,监督检查各成员单位的应急准备工作。(三)成员单位职责。1.县政府办公室。承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报告;请示指挥长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通知指挥部成员单位立即赶赴现此场;协调各单位的抢险救援工作;向市政府及县委、县政府报告事故和抢险救援处置进展情况;落实市政府及县委、县_事故抢险救援处置的指示和批示。2.县环境保护局:负责应急指挥部的日常事务工作;拟制全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

10、故应急预案和事故现场环境监测方案;按权限负责事故现场污染级别确定;对可能存在较长时间环境影响的区域发出警告,提出控制措施并进行监测;事故得到控制后,指导现场遗留危险物的消除;依法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进行调查处置。3.县卫生局。负责_紧急输送受伤(中毒)人员并做好院前急救;_医疗机构实施医疗救护;做好防护指导,_实施卫生防疫工作。4.县公安局:负责拟制人员疏散和事故现场警戒措施;受理社会报警信息;必要时_应急救_通管制,对重要目标、危险区域实施治安警戒;参与事故调查处理;依法处置违法排污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相关人员。5.消防大队。负责事故现场抢险和其它应急救援任务。6.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协

11、助县环境保护局搞好应急指挥部的日常事务工作;监督检查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制订应急救援预案;开展应急救援咨询服务;参与事故现场的调查处理和抢险救援工作。7.县经济贸易局。协调企业开展污染源治理工作,减少或消除污染危害;协助相关事故的调查及善后处理;依法取缔关闭违法排污企业。8.县交通局。负责制订交通处置的应急措施;必要时负责运送伤员、被疏散人员和救援物资,转送危险物品。9.县民政局。根据事故危害和受损程度,_救灾救济、安抚灾民;参与事故善后处理工作。10.县气象局。负责制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气象服务措施;及时提供有关气象数据。11.县人民防空办公室。协助现场检查,参与应急救援、人员疏散和

12、安全防范工作。12.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制订应急物资保障措施,_抢险器材和物资的调配。13.县广播电视局。负责事故全过程的新闻报道和相关新闻报道的审核工作。14.县国土资源局。负责事故现场土地污染级别的鉴定和土地受污染区域的划定工作。15.县林业局。负责事故现场林业污染级别的鉴定和林业受污染区域的划定工作;对生态敏感区发生的生态破坏事故进行调查处理。16.县财政局。负责_筹措救灾所需经费,监管救灾资金,参与救灾资金的安排和物资调配工作。17.威信供电公司。负责环境污染区域的电力调控。18.县水务局。负责事故现场水域污染级别的鉴定工作。19.县农业局。负责事故现场农作物及畜、禽养殖场污染级别鉴定

13、及处置工作。20.各乡镇人民政府。参与指挥辖区内所发生的一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四、预警及措施(一)预警级别。按照事故的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的预警分为四级,预警级别由低到高,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颜色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二)预警发布。县人民政府根据接报信息,实地了解情况后,逐级报请省应急办同意,发布蓝色预警。黄色预警由市人民政府发布,橙色预警由省级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相关部门和省应急_发布,红色预警由_有关部门或省人民政府发布。(三)预警内容。预警信息的内容包括事故名称、预警级别、预警

14、区域或场所、预警期起止时间、影响估计及应对措施、发布机关等。预警信息发布后,需要变更预警内容的,应当及时发布变更公告。法律、法规对_预警级别和发布另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四)采取措施。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2.发布预警公告。3.转移、撤离或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4.指令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环境监测部门立即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5.针对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6.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五、应急响应(一)分级响应程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响应坚持属地为主的

15、原则,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分级负责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能或根据情况给予协调支援。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分为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级。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属一般环境事件,由乡镇人民政府启动乡级应急预案,同时向县环保局报告。属较大环境事件,由县人民政府启动县级应急预案,同时向市环保局报告。属特别重大或重大环境事件,除启动县、乡两级应急预案外,应及时向市人民政府报告。(二)信息报送与处理。1.报告时限和程序。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以及负有监管责任的单位发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后,应在_小时内向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县环保局报告。属较大级以上级别突发环境事件,乡镇政府应在接到报告后_小时内向县人民政府报告。2.应急报告方式与内容。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从发现事件后起_小时内上报;续报在查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