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水肿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2983783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学——水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医内科学——水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医内科学——水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医内科学——水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医内科学——水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水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水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内科学水肿一、概念概念外邪侵袭】 饮食起居 失 常 劳倦内伤丿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 膀胱气化不利泛溢周身 水液潴留面睑肢背身水水 头眼四腹全 胸腹病因病机1风邪外袭,肺失通调 风邪外袭,内合于肺,肺失宣降,水道不通,以致风遇水阻,风 水相搏,泛溢肌肤,发为水肿。2湿毒浸淫,内归脾肺 肌肤因痈疡疮毒,未能清解消透,疮毒内归脾肺,导致水液代谢 受阻,溢于肌肤,亦成水肿。3水湿浸渍,脾气受困 久居湿地,或冒雨涉水,水湿之气内侵,或平素饮食不节,过食 生冷,均可使脾为湿困,而失其健运之职,致水湿不得下行,泛于肌 肤,而成水肿。4湿热内盛,三焦壅滞 湿热久羁,或湿郁化热,中焦脾胃失其升清降浊之能

2、,三焦壅滞, 水道不通,而成水肿。5饮食劳倦,伤及脾胃 饮食不节,或劳倦过甚,脾气受损,运化失司,水湿停聚不行, 泛溢肌肤,而成水肿。6房劳过度,内伤肾元 生育不节,房劳过度,肾精亏耗,肾气内伐,不能化气行水,遂 使膀胱气化失常,开合不利,水液内停,形成水肿。上述各种病因,有单一原因发病者,亦有兼杂而致病者,从而使 病情趋于复杂。三、诊断要点1. 症状: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肢和全身。轻者仅眼 睑或足跗浮肿,重者全身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更严 重者可见尿闭,恶心呕吐,口有秽味,鼻衄牙宣,甚则出现头痛,抽 搐,神昏,谵语等危象。2. 病史:可有乳蛾,心悸,疮毒,紫癜以及久病体

3、虚病史。3. 辅助检查:尿常规、24 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常规、血沉、血浆 白蛋白、血尿素氮、肌酐、体液免疫以及心电图、心功能测定、肾 B 超等检查,以助明确诊断。、鉴别诊断1、水肿与鼓胀K水肿与鼓胀1主症病史病机水肿多周身皆肿,先从眼脸或 下肢开始,继则延及四肢、 全身面色胱白或晦滞,腹 壁无青筋暴露。有心肾病史肺、脾、肾三 脏相干为病, 而导致水液泛 滥肌肤.鼓胀单腹胀大如鼓,四肢多不 肿,反见瘦削,后期或可 伴见轻度肢体浮肿、面色 苍黄r腹壁有青筋显露。肝病 病史肝、脾、肾功 能失调,导致 气滞、血瘀、 水聚腹中。2.肾病水肿与心病水肿的鉴别2肾病水肿与心病水肿的鉴别肿起顺序伴症肾摘水肿多

4、先从眼睑、颜面 开始,继则延及四 肢、周身。腰部酸重,面色胱 白.心病水肿从下肢足附开始, 而遍及全身。心悸,胸闷气促, 面青唇紫,脉结代。五、辩证要点1.辨别阴水和阳水阴水与阳水虽有区别,但在一定程度又可互相转化。如阳水久延 不退,正气日渐耗伤,水邪日盛,可转为阴水;若阴水复感外邪,水 肿增剧,也可急则治其标,先按阳水论治。芯辨别阴水和阳水病因病机发病水肿特点阳 水风邪外袭,水 湿浸渍,致肺 不宣降,脾不 健运。发病较急, 每成于数日 之间。肿多由上而下,继 及全身,肿处皮肤 绷急光亮,按之凹 陷即起.阴 水脾肾亏虛,气 化不利所致。病多逐渐发 牛,日积月 累,或由阳 水转化而来。肿多由下而

5、上,继 及全身,肿处皮肤 松弛,按之凹陷不 易恢复,甚则按之2.辨外感和内伤 外感常有恶寒、发热、头疼、身痛、脉浮等表证。外感多实; 但外感日久不愈,也可由实转虚。内伤多由内脏亏虚、正气不足,或反复感邪,损伤正气所致。 内伤多虚,内伤正气不足,表卫虚弱,又易招致外感。 六、治疗原则水肿的治疗,内经提出“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 莝”三条基本原则。1上下异治上半身肿甚以发汗为主;下半身肿甚利小便为主。2阴阳分治阳水表现为表、热、实证可发汗、利小便或攻逐,以祛邪为 主。阴水表现为里、虚、寒证治以健脾、温肾,以扶正为主。3如果经过一般常法治疗不应,或有瘀血征象者,可参合应用活 血化瘀法。七、分

6、型论治(一)阳水1风水泛滥主症: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急骤,往往伴有外 感、风热证或风寒证。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重,小便不利。偏于 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哮喘。偏于风寒, 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偏于风热者,舌质红,脉浮滑数,如水肿 较甚,亦可见沉脉。治法:散风清热,宣肺行水。方药:越婢加术汤加减。麻黄散风宣肺,兼能利水退肿;生石膏清肺泄热;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白术健脾利水,肺气宣通,水湿下行; 加车前子、石苇,茅根茯苓、泽泻利尿。2湿毒浸淫主症:眼睑浮肿,延及周身,小便不利, 身发疮疾,甚者溃烂。 或兼有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治法:

7、宣肺解毒,利湿消肿。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麻黄、杏仁、桑白皮宣肺行水;连翘清热散结;赤小豆利水消肿; 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加强清解 湿毒之力。3水湿浸渍 主症:全身水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或兼见身体困重,胸闷, 纳呆,泛恶。舌苔白腻,脉沉缓。 治法:健脾化湿,通阳利水。方药:五皮散合胃苓汤。 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化湿利水; 白术、茯苓健脾化湿; 苍术、厚朴燥湿健脾; 猪苓、泽泻利尿消肿;肉桂温阳化气行水。4湿热壅盛 主症:遍体浮肿,皮肤绷紧光亮。或兼见胸脘痞闷,烦热口渴, 小便短赤,或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治

8、法:分利湿热。 方药:疏凿饮子加减 商陆通利二便; 槟榔、大腹皮行气导水; 茯苓皮、泽泻、木通、椒目、赤小豆利水; 羌活,秦艽疏风透表。(二)阴水1 、脾阳虚衰 主症: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小便短少,面 色萎黄,纳减便溏。或兼见神倦肢冷,脘腹胀闷。舌质淡,苔白腻或 白滑。脉沉缓或沉弱。治法:温运脾阳,以利水湿。 方药:实脾饮干姜、附子、草果温阳散寒;白术、茯苓、炙甘草、姜枣健脾补气; 大腹皮、木瓜利水去湿; 木香、厚朴理气,气行则水行。2肾阳衰微 主症: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尿量减少或增多, 心悸、气促、腰部冷痛酸重。或兼见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晄白 或灰滞。舌质淡,体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方药: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 桂枝、附子温补肾阳,两相配合,则能补水中之火,温肾中 之气;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通利小便; 生姜温散水寒之气;白芍调和营阴; 牛膝引药下行,直趋下焦,强壮腰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