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时(介绍)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单元整体说明本章在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的联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编写本章的目的在于:(1)帮助学生梳理小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2)为学生学习中学数学作必要的准备。本章较充分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学习本章将为其他各章的学习提供了一个示范。本章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人文精神、数学应用意识、数学价值观等都应该在其他各章的学习中得到贯彻。本章按照如下线索展开内容:数学伴我成长人类离不开数学人人都能学会数学让我们来做数学贯穿于内容的始终。课程内容标准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
2、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对数学良好的感性认识,初步体验到什么是“做数学”。结构体系数学伴我们成长人类离不开数学与数学交朋友 人人都能学会数学走进数学世界 跟我学让我们来做数学试试看本单元重点、难点重点难点1. 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2. 数学伴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离不开数学;3. 人人都能学会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5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及数学规律的准确性。1.体会
3、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2学生剪图拼图的具体操作;3尝试发现,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体会与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单元教学建议鉴于本章承上启下的特点,故教材内容只是给教师提供一个教学思路,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补充适当的素材,灵活安排教学内容,调节课时数。教学的总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构建对数学的认识,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适当补充一些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2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如第3页的练习第2题、第5页的练习第2题、习题1.1的第3题与第4题、第11页的练习第1题以及习题1.2的第6题都应该让学生通过实验,主动探索得出结论。3通过多媒体演示,帮助
4、学生理解。如第3页的练习第2题、第5页的练习第2题、习题1.1的第3题与第4题以及第11页的练习第1题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4给学生提供实地考察、调查的机会。有条件的话,应给让学生实地考察一些生产、生活中应用数学的例子。5给学生提供合作、讨论与自我展示的机会。本章应尽可能多地采用小组学习形式。例如对第12页的云图中提出的“如果一家四人,结果是否一样呢?”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按“3个大人和1个小孩”、“2个大人和2个小孩”等不同情况得出结论。6本章得练习、习题中,有一些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如第10页的练习第1题,由于考虑得方式不一样,会发现前面的数具有各种不同的规律,这样答案自然
5、就不同了。7评价时,请考虑以下几点:(1)选择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评价学生用数学的意识。(2)利用适量的开放题,评价学生的思维水平。(3)安排调查活动,评价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4)通过写读后感,评价学生对数学的认识。(5)开展小组活动,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6)提供成果展示机会,评价学生的交流能力及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第二课时一、课题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2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3尝试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式(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效解决问题。4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自主探索,进一步
6、体会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成长,发展了我们的思维。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难点1. 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2. 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四、教学手段现代课堂教学手段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展示图片并播放录音。宇宙之大(海王星、流星雨),粒子之微(铍原子、氯化钠晶体结构),火箭之速(火箭),化工之巧(陶瓷),地球之变(陨石坑),生物之谜(青蛙),日用之繁(杯子、表),大千世界,天上人间,无处不有数学的贡献,让我们共同走进数学世界,去领略一下数学的风采,体会数学的魅力
7、。观察图片,听录音。二、板书课题。三、导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现在让我们进入时空的隧道,回忆我们的成长历程:出生学前小学(板书),我们每一天都在接触数学并不断学习它,相信吗?不妨大家从不同阶段来举出一些我们身边或亲身经历的例子,试一试。(积极鼓励)(师、生共同讨论交流,从具体事例中分析并找出数学信息。)1.回忆、交流、积极大胆发言。2回忆、交流。3观察、计算、思考、探索。七、练习设计课堂基础练习ABCD1、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的是 答案:A与B; C与D2、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1,它们的积为 答案:3153、计算:7+27+377+4777 答案:5188八、板书设计 11生活中的
8、立体图形(1)(一)知识回顾 (四)例题解析 (六)课堂小结(二)观察发现 例1、例2(三)解方程 (五)课堂练习 练习设计九、教学后记第三课时一、课题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物体,认识基本的几何体。2、经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与区别。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难点1. 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2. 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四、教学手段现代课堂教学手段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录音机、投影仪、剪刀、长方形纸片。学生准备预习、剪刀、
9、长方形纸片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六、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1)幻灯投影P2的彩图,利用现实生活的背景让学生说出熟悉的几何体(如球体、长方体、正方体等)(2)展出圆柱、圆锥、正方体、棱柱、球的模型,让学生分别说出这几种几何体的名称。2、过程:(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圆柱、圆锥的共同点与异同点,然后学生回答。(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棱柱、圆锥的共同点与异同点,老师巡场指导。(3)学生回答问题。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答案,并对每一种答案再交由学生共同讨论它的正确性。(4)幻灯演示,棱柱的两种类型:直棱柱与斜棱柱,一般棱柱仅指直棱柱。(5)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对以上几何体进行分类:a、按底面b、按侧面学
10、生上台动手将这几种几何体进行分类,老师让学生试着说明归类的理由是什么?无论学生说什么老师都应用鼓励的目光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3、议一议:投影P3的图片让学生感知这是现实生活中的一角,可能是书房的一角可能是教室的一角,让学生分组讨论:(1)、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体类似? (学生在回答桌面时老师应指出桌面是指整个层面)(2)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挂篮球的网袋是否类似于圆锥?为什么?(3)请找出上图中与笔筒形状类似的物体?(4)请找出上图中与地球形状类似的物体?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棱柱、圆柱、圆锥与球。5、小结:与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通过感
11、知不同的物体体验现实生活中原来有如此多的几何体,几何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也学会简单地区别不同的物体。七、练习设计P4习题八、板书设计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一)知识回顾 (四)例题解析 (六)课堂小结(二)观察发现 例3、例4(三)解方程 (五)课堂练习 练习设计九、教学后记第四课时一、课题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3)二、教学目标1.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点、线、面等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掌握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对“面动成体”的理解。四、教学手段现代课堂教学手段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引
12、入上节课我们观察和讨论了生活中的一些几何体,今天再一起来寻找构成图形更基本的元素面、线、点。1.展示投影(建筑、生活实物等)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平面、曲面、直线、曲线、点等。2.你能举出更多生活中包含平面、曲面、直线、曲线、点等图形的例子吗?(二)、新授1.由观察总结出: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2.投影展示正方体和圆柱体议一议:1)正方体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圆柱体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平的吗? 2)圆柱的侧面与底面相交成几条线?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 3)正方体有几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几条边?和学生共同总结得到:体由面组成,面由线组成,线由点组成。3.投影展示课本P6想一想图形(动态
13、)与学生共同填写:点动成 ,线动成 , 动成体。4.你能举出更多反映“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吗?5.课堂练习:投影展示长方形(矩形),想一想将长方形绕其中一边旋转一周,得到什么几何体?教师用投影动态演示旋转情况,加深学生印象,从而化解难度。(三)、小结1.生活中图形丰富多彩,点、线、面都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2.掌握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七、练习设计P7习题1.2.自己动手用一张白纸经过裁剪围一个三棱柱(不必粘贴),再围一个四棱柱及一个五棱柱。(注意:可先找一些实物研究)八、板书设计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3)(一)知识回顾 (四)例题解析 (六)课堂小结(二)观察发现 例5
14、、例6(三)解方程 (五)课堂练习 练习设计九、教学后记第五课时一、课题 1.2展开和折叠二、教学目标1、体会从古至今数学始终伴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增进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数学的存在及数学的美,发展应用意识。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难点体会数学伴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离不开数学。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四、教学手段现代课堂教学手段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我们已经知道,数学伴随我们的一生,实际上整个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数学。板书课题:人类离不开数学。2.大数学家克莱因说过:“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