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学》名词解释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2970898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颌面外科学》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口腔颌面外科学》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口腔颌面外科学》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口腔颌面外科学》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口腔颌面外科学》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颌面外科学》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颌面外科学》名词解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颌面外科 名词解释1.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即口腔颌面外科,是口腔外科学(oral surgery) 与颌面外科学(maxillofacial surgery)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一个交叉学科;是一门 以外科治疗为主,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 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 部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2. 活组织检査:是从病变部位取一小块组织制成切片,通过适当染色后,在显微 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以确定病变性质、肿瘤类型及分化程度的检査方法。 这是目前比较准确可靠的,也是结论

2、性的诊断方法。但也非绝对,必须结合临床 和其他检查综合分析,才能更正确地作出诊断。另一方面,活组织检査必须正确 掌握,因为不恰当的活组织检查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可以促进肿瘤转移, 影响治疗效果。从原则上讲,应争取诊断和治疗一期完成 ;必须先行活检明确诊 断者,活检时间和治疗时间应尽可能接近。常用的活组织检査方法有:切取活组 织检查、切除活组织检查、冷冻活组织检查。3. 阻滞麻醉(block anesthesia)是将局麻药液注射到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附近, 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被阻滞的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此法能收 到很好的麻醉效果,还可减少麻药的用量和注射次数;也可减少疼痛和避

3、免感染 扩散等优点。4. local anesthesia 即局部麻醉简称局麻,是指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 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的方法。确切的含 义应该是局部无痛,即除痛觉消失外,其他感觉如触压、温度觉等依然存在;患 者仍保持清醒的意识。局麻适用于一般的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手术、牙髓病的治疗 及固定义齿修复的牙体预备等。5. Anesthesia即麻醉,是指用药物或非药物使患者整个机体或机体一部分暂时 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疼痛的治疗。根据麻醉方法、 麻醉药物和麻醉部位,可分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6. impacted teeth即阻生牙,

4、是指由于邻牙、骨或软组织的阻碍而只能部分萌 出或完全不能萌出,且以后也不能萌出的牙。引起牙阻生的成因,主要原因是随 着人类的进化,颌骨的退化与牙量的退化不一致,导致骨量相对小于牙量,颌骨 缺乏足够的空间容纳全部恒牙。常见的阻生牙为下颌第三磨牙、上颂第三磨牙及 上颌尖牙。7. central osteomyelitis即中央性颌骨骨髓炎,是指发生于骨髓腔的化脓性 炎症,多在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或根尖脓肿的基础上发生,炎症先在骨髓腔内发 展,再由颌骨中央向外扩散,可累及骨密质和骨膜。化脓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绝大多数发生于下颌骨。由于上颌骨有窦腔,骨质疏松,骨板薄,血管丰富,侧 支循环多,有感染时易

5、穿破骨壁向低位的口腔引流,骨营养障碍及骨组织坏死的 机会少,死骨形成的区域也小,不易发展成弥散性骨髓炎。而下颌骨骨外板厚、 致密,单一血管供应,侧支循环少,炎症发生时不易穿破引流,血管栓塞后可造 成大块骨组织营养障碍导致死骨形成。8. 面部皮肤是人体毛囊及皮脂腺、汗腺最丰富的部位之一,又是人体暴露部分, 接触外界尘土、污物、细菌机会多,易招致损伤,因此引起单一毛囊及其附件的 急性化脓性炎症者称疖(furuncle),其病变局限于皮肤浅层组织。相邻多数毛囊 及其附件同时发生急性化脓性炎症者称痈(carbuncle),其病变波及皮肤深层毛 囊间组织时,可顺筋膜浅面扩散波及皮下脂肪层,造成较大范围的

6、炎性浸润或组 织坏死。9. 放射性骨髓炎是指一些癌症进行大剂量放射治疗后,引起放射性骨坏死(骨 的凋亡增加和营养的缺失),局部免疫低下继发感染而形成骨髓炎。放射性骨髓 炎是放射、损伤、感染三种因素的总和。当照射剂量过大时,血管内膜肿胀、增 厚,管腔狭窄、闭塞,引起局部营养障碍,骨质变性坏死。此时一旦发生继发性 感染或受到损伤,局部伤口长期不愈,细菌侵入而发生放射性骨髓炎。10. 口底多间隙感染又称口底蜂窝织炎(cellulitis of the floor mouth,口 底多间隙感染一般指双侧下颌下、舌下以及颏下间隙同时受累。其感染可能是金 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的化脓性口底蜂窝织炎;也可能是厌氧

7、菌或腐败坏死性细菌为 主引起的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后者又称为路德维希咽峡炎(ludwigs angina),临床上全身及局部反应均甚严重,被认为是颌面部最严重而治疗最困 难的感染之一。当口底多间隙感染没有得到及时控制时,感染有可能沿颈深筋膜 间隙向下扩散至颈部甚至到达纵膈形成更为严重的颈部多间隙感染或纵膈感染。11. Ludwig sangina即路德维希咽峡炎,是由厌氧菌或腐败坏死性细菌为主引 起的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为舌下间隙内弥漫性的蜂窝织炎,病情发展迅速, 可短期内延及颌下间隙及颈上部。多由口腔或牙根感染引起,以拔牙后多见。病 原菌除咽部常见的溶血性链球菌外,多为厌氧菌。12.

8、 pericoronitis即智齿冠周炎,是指智齿(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 牙冠周围的软组织炎症。临床上以下颌智齿冠周炎多见,上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发 生率较低,且临床症状较轻,并发症少,治疗相对简单。智齿冠周炎主要发生在 1830岁智牙萌出的青年人和伴有萌出不全阻生智牙的患者。主要症状为牙冠 周围软组织肿胀疼痛。如炎症影响咀嚼肌,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如波及 咽侧则出现吞咽疼痛,导致病人咀嚼、进食及吞咽困难。病情重者尚可有周身不 适、头痛、体温上升、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13. 感染infection由各种生物性因子在宿主体内繁殖侵袭,在生物因子与宿主 相互作用下,导致机体产生防御为主的

9、一系列全身及局部组织反应的疾患。14. intermaxillary fixation即颌间固定,指利用牙弓夹板将上、下颌单颌固 定在一起的方法。是颌面外科最常使用的固定方法。它的优点是能使移位的骨折 段保持在正常咬合关系上愈合。单纯采用该方法治疗骨折,下领骨一般固定4 6周,上领骨34周。目前,它的作用只是在术前牵引和手术中维持咬合关系。15. 在骨内、外骨痂和桥梁骨痂基本骨化、愈合后,其强度已能够承受因肌肉收 缩或外力引起的应力变化时,即达到骨折的临床愈合,但骨痂的密度较皮质骨低, 此时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局部无异常活动,在X线片上可见到模糊 的骨折线,有连续性骨痂。当骨折固定后12周

10、,骨密度进一步增加,56个月 后,在X线片上骨痂与皮质骨的界限消失,X线看不到骨折线,达到组织学上的 骨性愈合。16. blowout fracture即爆裂性骨折,某些来自正前方的打击力可造成眶内压 力急剧增加,致使眶腔下壁向下塌陷到上颌窦,发生特征性的单纯眶底骨折。17. 角化囊性瘤综合征,多发性角化囊肿同时伴发皮肤基底细胞痣(或基底细胞 癌),分叉肋、眶距增宽、颅骨异常、小脑镰钙化等症状时,称为“痣样基底细 胞癌综合征”或“多发性基底细胞痣综合征”。临床上仅为多发性角化囊性瘤并 无基底细胞痣(癌)等症状时,可称为角化囊性瘤综合征。牙源性角化囊性瘤(kera tocy tic odon t

11、o genic tumor, KCOT)旧称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 togenic keratocyst,OKC),系来源于原始的牙胚或牙板残余;有典型的病理表现:囊 壁的上皮及纤维包膜均较薄。可以癌变,其特点是:年龄多在40岁以上;有反 复感染史;均为多囊性,病理呈典型鳞癌变,以及增值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 显著增强。颌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好发于下颌第三磨牙区及 下颌支部。18. Malignant granuloma即恶性肉芽肿又称坏死性肉芽肿 (necrotic granuloma),因病变沿面部中线好发于鼻腔、口腔、腭、咽部等部位,故又称 其为中线致死性肉芽肿(m

12、idline lethal granuloma)。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好 发于鼻、软硬腭、鼻咽,也可见于上颌窦、牙龈等部位。受侵部位最初表现为硬 结,随之出现溃疡、坏死,逐渐破坏软组织、软骨及骨,出现恶臭、口鼻腔穿孔。 常伴有面部肿胀,长期难以控制的发热、贫血。肺部受侵时,可出现肺纹理增粗、 多发球形肿块,病灶可坏死形成空洞。化验检查:贫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 沉快,可有蛋白尿、血尿。病理学诊断很困难,活检结果常为慢性炎症,肉芽组 织、坏死组织、网织细胞增生等,需结合临床表现、化验检查、X线表现确诊。19. Odontogenic tumor即牙源性肿瘤,是由成牙组织,即牙源性上皮及牙源性 间

13、叶组织发生而来的一类肿瘤。成牙组织包括成釉器、牙囊和牙乳头。成釉器起 源于口腔外胚层的上皮组织;而牙囊和牙乳头源自间充质或外胚间充质。由于它 参与了牙的发生,所以由它发生的肿瘤冠名“牙源性”。牙源性肿瘤多为良性, 恶性很少见。20. marsupialization即造袋术也称减压术(decompression),颌骨囊肿减压 术是在囊性病变表面开窗,局部打开骨质及囊壁,引流出囊液,并制作塞制器保 持引流口通畅,使囊腔内外压力保持平衡,在颌骨的功能活动状态下,囊肿外周 骨新生,颌骨形态改建,囊腔逐渐减小,外形得以恢复。通常开窗术后的减压时 间为6至18个月,减压后囊肿消失者不需II期手术,未完

14、全消失者可行II期 手术刮除缩小的囊肿。开窗减压术不是直接刮除囊肿,保护受累及的牙根及替牙 期的牙胚,恢复颌骨外形,最大程度地保护颌骨的形态及功能。21. 多发性角化囊肿同时伴发皮肤基底细胞痣(或基底细胞癌),分叉肋、眶距增 宽、颅骨异常、小脑镰钙化等症状时,称为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evoid basal cell carcinoma syndrome,NBCCS)或“多发性基底细胞痣综合征(multiple basal cell nevus syndrom)。如临床上仅为多发性角化囊肿并无 基底细胞痣(癌)等症状时,也可称为角化囊肿综合征。22. 口腔颌面部肿瘤按其生物学特性和对人体的

15、危害可分为良性与恶性两大类。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是相对的,有的肿瘤病程虽较长,但有局部浸润性, 其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称为“临界瘤”,如唾液腺多形性腺瘤、成 釉细胞瘤等。23. T指原发肿瘤;N指区域淋巴结;M指有无远处转移(通常是血道转移)。根据 原发肿瘤的大小及波及范围可将T分为若干等级;根据淋巴结的大小、质地、是 否粘连等也可将N分为若干等级;远处转移则是利用各种临床检查的结果,也可 将M划分为若干等级。以上称为TNM分类。将不同的TNM分类再进行排列组合, 即可得出临床分期;一般临床均划分为四期。24. precancerous lesion即癌前病损,是一种已有形态学

16、上改变的组织,它较 其外观相应正常的组织具有更大的发癌可能。因此,及时处理癌前病损是预防和 阻断发生口腔颌面肿瘤的重要环节。25. 血管性牙龈瘤,又称肉芽肿性牙龈瘤,常见于青、中年女性的前磨牙区唇颊 侧的牙龈乳头部。肿块较局限,呈圆球或椭圆形,有时呈分叶状,大小不一。有 蒂者呈息肉状,无蒂者基底宽广。一般生长较慢,女性妊娠期可能迅速增大,遮 盖一部分牙及牙槽突,表面可见牙压痕,易被咬伤产生溃疡、伴发感染。肿块增 长可破坏牙槽骨壁;X线片可见骨质吸收、牙周膜增宽阴影。牙可能松动、移位。 临床首次治疗时,尽量保留能够保留的牙,适当磨除相应牙槽嵴;复发者,在围 绕病变蒂周的正常组织上做切口,将肿块完全切除,拔除波及的牙,彻底去除病 变波及的骨组织和软组织,缝合创面。26. 脉管畸形是来源于脉管系统的发育畸形,目前认为脉管畸形是一种良性疾 病,通常生长较缓慢,不危及生命,也不会癌变。脉管畸形主要包括微静脉畸形、 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混合型脉管畸形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