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2970126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以广德县为例一、基本情况广德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发展轨迹独特,文化积淀深厚,非物质文化遗 产资源丰富多彩。一是种类繁多,覆盖面广。据广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的数据显 示:广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于 2007年下半年正式启动,在全县 9 个乡 镇进行了摸底调查,共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达79 项,传统民间艺术、传统手工 艺、民俗活动等在广德县都有遗存,且覆盖面涉及全县所有乡镇。通过筛选与整 理,共采录非物质文化遗产49 项。这4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民间文学 21 项(分 民间传说 16 项、民间故事 1 项、民间歌谣 2 项、民间谚语 2 项),民间音乐 6

2、 项 (主要是民歌),民间舞蹈 4项,民间戏曲 2项,民间手工技艺7项,人生礼俗 2 项,岁时节令 1 项,民间信仰 3 项,民间知识 2 项,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 1 项。广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先后将张复菜刀、祠山庙会、太极洞传说等 11 个项目成功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这项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广德民歌、四合火狮子、皖南地花鼓等 6 个项目正在申报安徽省第四批非物质遗 产名录。二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如源远流长的广德祠山文化,自西汉末年发 源至今已历时两千余年。在这期间,以祠山为核心的庙会集市、民间传说蕴藏于 广德乡里,流传于民众之口。其中祠山爷张渤治水的故事更是妇孺皆

3、知。据广 德州志卷十三载:“张渤欲自长兴之别溪凿河至广德,以通舟楫,工役将 半,遂遁于横山,人立祠祀之,又有埋藏之异”。后来,先后历经西汉宣帝、唐 玄宗、明太祖等八位皇帝的敇封,张渤这位治水先贤逐步被民众尊称为“祠山大 帝”,并形成了以广德为中心覆盖近半个中国、佛道合一的独特文化现象。这一 文化现象背后体现的是广德人民治理水患的渴望,体现的是广德人民不畏困难的 达观态度,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再如广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的张复菜刀,属世家传承制作工艺品,有着数百年生产经营历史,其技艺十分精 湛、独特,所生产的菜刀异常锋利,且经久耐用。据考证,张复菜刀的始祖 陈氏家族的师傅们因打制铁

4、器非常有名,被清朝太平天国起义军请去制作各种兵 器。太平天国覆亡后,他们流落在浙江永康,陈氏后人于 1924年携带家眷来到 广德,并再次操起旧业,经其后裔代代相传,这项独门绝技便得以传承下来。广 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厚重的历史渊源,由此可见一斑。三是文化多样性态势明显,群众喜爱度高。广德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德 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他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且分布广泛,形式独特;同 时,由于广德是个移民大县,土家文化和客家文化以及客家文化之间的相互冲突 和共融共生,丰富了近代广德经济社会文化的内容,使广德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出现多样化的局面,这些文化遗产也得到了广德人民较大程度的认同和喜爱。如

5、广德县的“皖南根雕”,以靳朝晖为代表的一大批皖南根雕艺术创作者深受皖南 山水的影响和启发,作品制作工艺精湛、独特,极具创作灵性,多次在国内行业 大展中获奖,今年五月,央视7 套乡土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再如,“邱村民 歌”中的“车水号子”和“薅秧号子”,歌词简明易懂,音调婉转悠扬,极富韵 律。还有广德的“花鼓戏”、“龙灯”、“地花鼓”、“火狮子”、“旱船”等地方戏剧 文化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四是分布不均,山区明显多于畈区。广德南部乡镇的地势属天目山余脉,多 是山区,城区及北部乡镇多是山区或丘陵向平原过渡地带,属畈区。南部山区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明显多于畈区。广德县采录的 49 项非物质文化遗

6、产中约有 33项分布在南部乡镇,约占总数的67.3%。二、存在问题 一是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广德县尚未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所需 经费纳入县财政统筹;有些乡镇虽然在相关文件上提到设立专项资金,但在执行 的过程中,有时遭到挤占。由于经费紧张,许多征集到的资料,不能有效组织专 业人员进行挖掘和整理,有些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不能得到有效实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资助或补贴也不能及时到位,有时甚至连开展申 报工作也要到处筹措经费。广德县至今尚无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申报为省级 名录。二是专业人才匮乏。首先是专业管理人员的缺乏。广德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中心设在县文化馆,目前

7、从事这项工作的专职管理人员却寥寥无几。广德各 乡镇文化站由于平时工作涉及面广,对普查、保护、申报、传承等工作只是代为 管理。其次是专业传承人员的缺乏。由于现存的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 承既费时又费力,例如“龙灯”的制作,即使三个人加班加点做也要耗时近一个 月,且以后表演时几乎没有什么收入,而三个人外出打工一个月至少可得到 6000 元的报酬,所以不少青少年对传承这些项目不感兴趣。现在广德县几乎无人去学 皮影戏技术,还有犟驴灯和蚌舞等项目也只有极少数鬓发已白的老者在元宵节的 夜晚进行表演。如果照此发展下去,有些项目就会陷入人亡艺绝的境地。三是断代现象严重。广德县是一个移民大县,现在 90%

8、以上居住者属外来移 民后裔。爆发在清朝咸丰和同治年间的太平天国战乱以及随之而来的瘟疫给当时 的广德百姓造成了毁灭性的摧残。据广德州志记载:同治四年(1865 年), 广德县原住民由原来的31万多锐减到只剩5000余人,且只散落在现在卢村乡甘 溪村等大山深处。 1865 年至 1879 年的 14 年间,从湖北的荆门、钟祥、孝感和 南漳,河南的光山、罗山、商城和固始以及浙江温州、本省安庆等地迁徙至广德 的移民约为 11万之多。广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种类虽然繁多,但除了祠山 庙会、甘溪方言等极少数项目外,大多是太平天国以后湖北、河南等地移民所带 来的。移民后,广德县的历史文化恍若隔世,出现了许多

9、断代和空白。三、对策建议一要提高认识,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要始终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对广德 县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进行科学、详细、全面的规划,并建立长效保护机 制,尽快出台一些保护性措施,抓紧时间分步实施。要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一 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日常普查、发掘、整 理、濒危项目的抢救以及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申报等经费。二是设 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积极争取民间人士的捐赠。三是注重新型创意文化 产业的开发,积极拓展市场,不断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 资本股份化的有效实现形式,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保

10、护、开发和传承工作。四是借鉴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广德县的历史文化名村名 镇,借助农家乐、休闲山庄等平台,打造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典景区,把 广德县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培育成市场化的文化产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保护提供资金补充。二要多项举措,加强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快制定非物质文化 遗产专业人才培养的各项制度,用制度规范人才培养工作。其次,要尽快建立激 励机制,保护一批民间艺人。调研发现,广德县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 人生活比较困难,拨出专项资金扶持一批传承人才,为他们提供传承条件和保障, 激发他们的传承积极性,是当前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至关重要的环节。 例如,可

11、在每年年初发给传承人一些生活补贴费,对带徒授艺成绩突出的代表性 传承人给予奖励,不定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经验交流会,等等。三要集中民智,充分挖掘移民前广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是组织专业 人员做好发掘工作。要认真研读广德州志以及与广德历史相关的浩瀚史记, 查阅星星点点的社会历史原始记录,找寻零零碎碎的历史遗存;深入广德及其周 边县市的历史名镇名村,多听多访多问,进行深入的追踪和立体搜集,从中找寻 广德先人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片段。然后,进行“史海钩存”,即对这些 零星的记录和片段进行认真、细致的鉴别辨认、加工整理,对留存的民间杂技、 民间美术、民间信仰、消费习俗、人生礼仪等等,从历

12、史渊源、各个朝代的发展 及形式风格等几个方面分析归纳、判断提取,力求发现一些“活化石”和“结晶 体”,从中找寻出广德县在清朝移民前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二是对 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重新梳理和研究。这些已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 目必然在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广德县的文化特征,从艺术形式到风格、语言等都 揉进了广德先民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元素,同时,任何一项已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项目都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即都有发生、生成、存在、发展到消亡的过程,现 在需要做的工作就是看能否从中进行剥离,找出清代移民前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的蛛丝马迹,然后把这些材料进行认真归纳、分类,并作出科学的分析判断

13、推理,以求复活广德在清朝移民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完成这项缝补断代文 化遗产的工作。当然,在认知和发掘广德历史上已消失的这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需要依照它们产生和存在的规律分门别类去探寻,而不能凭主观臆造。三是 充分发挥各地老年协会的作用。要对重要的高龄民间文化传承人重点给予资助扶 持、表彰奖励,让他们把头脑中即将流失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交出来”贡献 给社会。广德县四合乡的做法值得借鉴。广德县四合乡耿村的“大板龙”原是该 村耿氏家族内部在元宵节期间玩的一个项目,据考证,该村耿氏家族是由元代末 年从河北保定市高阳县移住广德,现在广德定住近 700 年,“大板龙”这项非物 质文化遗产显然是清代移民前的项目,已经52 年未曾上演过了。在该乡党委政 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成立了“耿村老年协会”,该乡文化站给该协会筹 资了两万多元,并想方设法照顾这些老人的生活起居,这些年逾古稀的老人深受 感动。2011年,其传人耿向成及能工巧匠李光奇克服重重困难,耗时近3 个月, 让这项失传多年的广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大板龙”重现天日。目前,他 们又在收集传说中“王小二推磨灯”的各种资料,并进行加工整理,有望近年再 次推出这项广德县移民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作者单位:广德县委党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