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导读艺术初探(崔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内导读艺术初探(崔静).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内导读艺术初探陕西省宁强县铁锁关中学 崔静内容摘要:近期,我有幸拜读了钱梦龙先生的钱梦龙与导读艺术一书,既深深的折服于钱老对自己挚爱事业的痴情、虔诚的人格魅力,又非常钦佩钱老终其一生所创立“导读艺术”(全称为“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基本式”为课堂教学模式。于是,我开始大胆实践于自己的课堂,感悟颇多。“导读”是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传统模式“讲读”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导”,指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引导、辅导、因势利导;“读”,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导”和“读”的结合,勾画出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幅“师生互动”的图景。 “导读”是针对语文阅
2、读教学的传统模式“讲读”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导”,指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引导、辅导、因势利导;“读”,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导”和“读”的结合,勾画出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幅“师生互动”的图景,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滔滔讲授,学生默默聆受”这种单向的“授受”格局。一、在导读中引领学生探究文本。1、巧选“讲点”叶圣陶先生在给一位语文教师的一封信中这样说到:语文老师不是只是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读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啰里啰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
3、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在这段朴实无华的话语中,让我明白了一点,语文教师如何发挥自身的教学作用(引导作用),那就是在“学生自己读懂”的基础上,就“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给学生“指点一下”,这种“指点”,只要三言两语,这就是我们一节课中“讲点”。必须要言不烦、富于启发性,目的仅仅在于“使学生开窍”开窍者,学生自悟自得也。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就要善于抓住“讲点”,适时、适量、适当地作讲解,讲重点,讲难点,点到为止,避免过犹不及的毛病。2、艺设“导点”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同样的引导,有的教师讲解时会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有的教师讲
4、起来却索然无味。可见“讲”需要技巧,“导”需要艺术。比如,我在执教热爱生命一课时是这样开头的:“同学们,六个日夜对于常态的生活而言,只能算是白驹过隙而已,但对于被惟一的同伴抛弃了的美国西部淘金者来说,在那时、那地,每一分每一秒却是人世间最漫长的煎熬和摧残。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在广袤的荒野里,已经不是靠两脚走路,而是用手在地上爬。没有食物,没有音讯,有的只是漫天的风雪和一条时刻尾随着他的病狼,舔食着他留下的血迹,觊觎着他的肉体是什么使这一个个奇迹出现?是对生的信念,对生的毅力,对生命的热爱,让这些默默无闻的人成为光彩照人的英雄。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去认识这样一位富于传奇色
5、彩的英雄吧!”这样的导入紧紧围绕着英雄的传奇色彩,制造悬念,引领学生去探究,去学习,这样的导入学生怎么会不被吸引呢? 二、在探究中促进学生发展1、优化探究的思路根据认识论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认识特征主要表现为认识内容的“浓缩性”和认识过程的变通性,即人类经过漫长的认识过程而获得的真理,学生往往只需一节课甚至更短的时间便可获得;而学生的认识过程也不一定完全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顺序,这就决定了学生阅读心理因素的组成是一项复杂的智力活动。然而,学生的认识无论怎样浓缩、怎样变通,总离不开“实践”这个基点。语文学科(这里主要指阅读教学)的认识对象(被选作教材的文章和文章所反映的客观事物),
6、决定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实践就是“读”这些文章。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多形式、多角度地进行探究,在探究中体验自己独特的经历、感受、收获别人没有的快乐。2、提炼探究的问题课堂40分钟时间是那么短暂,如果无法优化探究内容,必定导致低效甚至无效课堂的出现。语文阅读中的探究必须有别于其他它学科,要坚持姓“语”,要与文本紧密联系。探究的点要抓准,探究的目的才会明确,探究的训练才会取得实效。笔者曾听一位教师教学大自然的语言中讲经纬差异时,竟然用大半节课的时间去讲了地理学上的经度纬度知识。这样的探究无疑是远离文本本意,毫无价值的。即使个别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教师也可从保护学生积极性的角度启发学生在课后去探究,而
7、非在课堂上。教育家钱梦龙先生曾说过,“讲读式”语文教学的缺陷,倒不在于教师讲得多些或少些,而在于忽视了学生“读”的实践,因此学生无法形成自己的认识过程,其认识能力也就无法发展。我们不能什么问题都让学生在课堂上去研究,一定要优化我们课堂探究的问题。好事也别走过了头。例如,一位优秀教师在从教羚羊木雕一课时,他就从学生所提出的众多问题中筛选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个家族矛盾冲突到底怪谁呢?”这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牵一发而动全身,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再加上教师的顺势而导,就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让探究在课外阅读中延伸课内的导读只是让学生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上找到了一个有效的“抓手”,而真正的阅
8、读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教师善于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从课外读物中获取更丰富信息和精神养料的能力,是那种善于和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能力,而不是只会依照刻板有套路“分析”文章的所谓“能力”。比如,我在教学隆中对时,用提供话题法供学生探究,在探究中产生思想的碰撞。如:1、关于诸葛亮;2、关于刘备;3、关于曹操;4、关于三国志;5、关于三国演义。学生经过自读,每人都提出了问题,少则三四题,多则八九题。问题大多提得不错,有的涉及文章教学重难点(为什么说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有的涉及文章背景的操作(蜀汉失败原因有以下几点 ?),有的涉及文章深度解读的问题(这篇
9、文章的开始提到了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而时人莫之许之”中,既然诸葛亮都能自比管仲、乐毅,但“时人莫许之,惟有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中,是否与诸葛亮的清高与孤傲有关,还是与当时时局的动乱有关?为什么三顾茅庐这个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却写了好几回?)。课后我又将这些问题一一归纳整理出来,再次上课时,将这些问题一一呈现出来,有的问题学生共同参与讨论得出结论,有的问题我做了适度的讲解。因为,我相信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他们肯定在参与讨论过程中会积极探讨、印象深刻。就这样一篇隆中对的教学激发了学生探讨三国历史、阅读三国演义的浓厚兴趣。我相信,当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会了真正的阅读,从而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语文素养”就不再是一个朦胧而遥远的目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