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听课记录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296522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听课记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美术听课记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美术听课记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美术听课记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美术听课记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术听课记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听课记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 从心底接触自然一一树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树木的自然美,体验树木造型的艺术美。(2)初步认识树木的生长规律及其外形特征与结构。(3)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表现树木的美。一、组织教学1、欣赏以树木为主的风景图片、风景绘画作品,激发兴趣,导入课题。2、启发学生了解树木在风景画中的重要性。(风景复式投影片)提问:这幅风景画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它缺少些什么?给它加上树木,前后两幅对比, 出现了什么变化?(在风景画中有了树木,就有了生机,有了气势。这正如古人所说的: “树是山水景物之衣”。)二、阐述树木的结构形态(结合学生课前在校园中对树木的观察)1、结构形态:树干、树枝、树叶、(树

2、根)2、投影片:(1)“冬天的落叶树”(2)“树干”树干一粗细、曲直、俯仰(3)“树叶”树叶一大小、宽窄、疏密三、以线造型“松树”为例,学习树木的画法。1、欣赏投影片:(1)“迎客松”在绝壁上依势生长,刚毅挺拔,造型奇特。好似热情的主人,伸出双臂欢迎远道而来的 客人。(2)“大雪压青松”以陈毅的诗“青松”渲染学生一一师生一同朗诵这首诗。以松树的刚强挺拔、傲雪凌霜、坚 贞不屈的高尚品格教育学生。2、板画示范:松树松树:皮如鳞状、叶如针状,这是松树区别于其它树的最大特征。(线条虚实相应,树干要挺,即使是弯曲的枝干也要有力量。枝干曲直多变,给人以卷曲 如铁似的苍劲。叶的形状象针,聚集于一点,呈扇子形

3、,互相穿插,给人以乱中有序之 感。)3、树木特征(举例)a、柳树(线条是比较柔软的、下垂,柳叶是窄长的,随风飘荡,姿态优美。)b、梧桐(叶子大,树干光滑。)c、雪松(锥状树,枝叶从上方向下方伸展。)d、棕榈(叶子象扇子。)4、通过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树木的热爱。(根据自己的创作思路,给自己的“树”起个名子吧!如:多姿多彩的树、静静的树、古老 的榕树、飘扬的柳树茂密高耸的大树、被狂风吹斜的树、灌木丛茂密的矮树、雪地里的松 树等。)四、作业: 树 (1 )描绘1-2棵树。(或者小组合作表现一组树木,也可以表现树木在不同季节中的变化。)(2)注意树的特征。(形状、特点、色彩、肌理,可以结合速写等形式,

4、加入自己的想 象也行。)(3)学生做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大屏幕播放树木图片)讲评五、小结、拓展:再度欣赏以树木为主的风景画,加深学生对树木的自然美、树木风景画的艺术美的感 受。六、课外拓展:调査校园里的树木。(附:调査表)附件四调査表一校园里的树木调査小组: 指导老师联络电话: 班级:调査地点: 调査时间:_年_月_日编 号: 树名:物候:吐芽长新叶花苞开花落花结果果熟 落果落叶 枯萎生长状况:树高:米 树木的年龄:八年级美术生活巧设计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生活用品设计的基本要求。2、以手机为范例,分析手机的功能、造型、色彩、材质、消费者的喜好及其关系,尝试 对手机进行造型上的个性化创新设

5、计,学习对生活用品进行巧妙设计的方式和方法。3、会关注日常生活,善于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办法,表现出初步的设计意识,对奇思妙 想的创新活动感兴趣。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类型课。以日常生活用品的造型设计作为本课的主体内容,旨在培养 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设计产品,形成面对生活实际需要的设计意识。课前,要求学生收 集与査找各种与手机有关的资料,能帮助学生顺利进入课堂学习活动。参与资料收集,培 养学生有目的地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导入中,试图以展示造型各异的生活用品,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设计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设计的基本要求,并对奇思妙想的 创新活动感兴趣。课中,着重以手机为范例,分析手

6、机的功能、造型、色彩、材质、消费 者的喜好及其关系等,尝试对手机进行造型上的个性化创新设计,学习对生活用品进行巧妙 设计的方式和方法。教学策略:本节课,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设计的主要教 学策略有讨论法、比较分析法和演示法。通过以上方法的运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教学过程教学内容CAI运用、激趣导新1、新奇的日常生活用品欣赏(双层自行车、汽车旱冰鞋、有趣的餐具等)2、小结:设计的基本要求。3、观察:这把椅子在造型上有何创新之处?点击课件目录中“引子”部分手机的发展历程从最早的老式手机到人们广泛使用的普通手机再到最新设计和展示的新款手 机

7、图片,以课件自动播放的方式让学生欣赏。点击课件目录中“欣赏一”部分三、交流、讨论与学习1、讨论:从手机发展的历程来看,你觉得近年来手机在哪方面的变化 最大?2、 说一说:这款手机由哪些部分构成?猜一猜:这两款手机最适合哪些人 使用?3、依次欣赏各款造型上富有特色的手机,并分析每种手机所适合的不同消费群体,使学 生逐步了解不同手机的造型与功能之间的关系。4、思考:如果为运动员设计一款手机,你会怎样去考虑?5、手机色彩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析。6、手机材质与手感、质感分析。7、小结学习情况。点击课件目录中“新授”部分”四、学生活动1、交流:你觉得自己所收集的资料中的手机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老师小结

8、学习情况并与学生交流自己设计的手机图)2、作业要求:根据有关手机资料,针对生活需要,设计一款新颖的个性化手机,并用铅 笔、彩笔等工具画出设计图。3、学习小提示。点击课件目录中“活动”部分五、作业讲评1、分小组派代表上台来讲述自己的设计图及其设计思路。2、师生互评。点击目录中“欣赏二”部分六、拓展1、各式各样的自行车设计。2、椅子巧设计。3、杯盘的多样化设计。点击课件目录中“拓展”部分七、总结下课老师总结本课情况,提出课后要求:设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要善于 去发现问题,思考解决的办法。奇特的视觉图形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以强烈的视觉形式来展示奇特的图形,使学生获得一种视觉上的体验,并

9、初步了解这些 图形的艺术美及内在含义。2通过一系列图形视觉训练,多角度地欣赏和认识美术作品。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进行图形思维训练。难点:学生对图形设计基本要素的掌握。三、教学准备:(学生)常用绘画工具、纸张。(教师)课件。四、教学过程:1游戏导入,提问揭题。(1) 播放图1,请同学们猜一猜:“柱子是圆的还是方的? ”并请同学们谈一谈你看到的是 什么内容?(2) 在学生产生争论之后,师生共同解析。(3) 揭示今天的课题:奇特的视觉图形。2图形体验,师生互动。(1) 请大家看看并谈谈上升与下降(教材第12页)这张图形的奇特之处在哪里?(2) 讨论后教师小结:这张作品给人们一个奇妙的时空反转世界,

10、空间的上下、左右、 内外、前后乍看似乎合理,然而仔细一看,却又是处于矛盾之中。在画面中,图形和底纹 不再安分守己,底纹会转换成图形,而图形也会转换成底纹,二维平面的图形还会变成三 维立体的物体,三维立体的物体也可以转换成二维平面的图形。图中的阶梯就是一个典 型。(3) 教师简介作者。(4) 课件展示图片,请同学们思考并探讨一个问题:这些图片新奇在哪里?比如说图 2:究竟是静的还是动的?教师提示观察的方法:注视图片一分钟,你发现了什么?教材 中的电灯树的新奇之处在哪里?3启发想象,自主探究。(1) 在欣赏了一些设计作品、感受作品的艺术美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共同探讨 创意图形怎样设计?学生讨

11、论、回答。(2)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出新的分类:通过欣赏、对比了解了一个图形一般有图案部分及 衬托图案部分的两个形,属于图案的部分一般称为“图”,也叫“正形”;而衬托图案的部分称 为“地”,也就是“负形”。图形创意中,往往把两部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如图3中,张着 血盆大嘴的鳄鱼嘴里,正好是一只可怜的白天鹅的形象,人们不禁为正被吞吃的天鹅担 心、忧愤。(3) 小结与提升:较早对图形与底纹之间的互换互借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的鲁宾,他的鲁宾杯(见教材14页)就是的一个精彩的例子,你认为是一个酒杯还是两个人头的侧 面像?【解析】两种解读都能看到。但是,在任何时候,你都只能看见面孔或只能看见酒杯。如 果你继续

12、看,图形会自己调换以使你在面孔和酒杯之间只能选择看到一个。格式塔心理学 家爱德加鲁宾使这个经典的背景幻觉图广为人知。鲁宾是从一张19世纪的智力玩具卡片 上获取的灵感。鲁宾在研究中指出:凡是被封闭的面都容易被看成是“图”,而封闭的这个 面的另一个面则会被看成是“底纹”。在一般情况下(其他因素相等),较小的区域或更为 封闭的区域容易看成是“图”,较有意义的区域可能会被看成“形”。而当两个毗连的区域 中,图形与图形没有较大的区别,或者图形之间虽然差异较大,但是互为依存,无法单独 分开时,图形即底纹,底纹也就可以成为图形,正形与负形正是运用了这种视觉可调节的 特点。中国的八卦图形就是非常典型的正形与负

13、形的组合。4. 布置作业,表达创意。(1) 请同学们利用正形、负形的关系,设计一组奇特的图形,并谈谈自己的设计构思。(2) 要求:生动、构思巧妙、奇特。(3) 下课前请同学们上台展示并表述自己的创意,教师应以鼓励、表扬为主,适当指出 不足。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以强烈的视觉形式来展示奇特的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的艺术美及内在含义。2能够运用空间、明暗、形色、错觉等美术语言对美术图形进行简单的评述。3通过一系列图形视觉训练,多角度地欣赏和认识美术作品。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进行图形思维训练,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难点:学生对图形设计基本要素的掌握,了解图形创意的方法。三、课前准备(学生)常用绘

14、画工具、纸张。(教师)课件。四、教学过程1游戏激趣,导入新课。(1)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石头、剪子、布”的游戏,你们会做吗?同桌一起大胆 的做。激发学习兴趣。教师打开投影仪,在光影下做“石头、剪子、布”手形。你们看到这 些影子想到了什么?你还能用手变成什么?(2) 用手能做出更有创意的影子吗?鼓励学生到投影前展示手形,同学们大胆地联想影 子上出现的是什么?(3) 出示课题:影子的联想。2赏析图片,主动探究。(1) 课件展示钢笔的形象。同学们从影子里看到了什么?并联想到了什么?犀利的笔尖 犹如锋利的刀剑。(2) 继续用课件展示书上的图片并提出问题:说说这些作品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是如何

15、把这两个事物联系在一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3) 教师小结:在光线的照射下,物体会投下影子,影子是物体的真实奴仆,影子是虚 的、消极的。然而在诗人和设计师的丰富想象下,影子活了起来,有了生命,成了实体。 李白有诗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把影子看作是可以与之对酒当歌的知音。在设 计师的眼中,物体投下的影子,可以是与本体意义相同、相近、或者相反的其他物体,它 可以是虚幻的,也可以是实实在在的物体,可以与它握手,可以与它起舞,可以把它当凳 子坐,也可以把影子中的自己的头发剪去。神奇的影子就在大家的手中创造出来了。3构思作业,探索实践。(1) 根据某一个物体,利用其影子设计一组图形,并说说作品的含义。(2) 建议利用影子的形状来丰富视觉语言,可以传达某种特定的含义。4交流创意,评价拓展。(1) 师生共同探讨作业存在的问题:影子的联想是否合理?是否把自己所想所感的东西 表达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