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概况课件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攀枝花概况课件资料(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攀枝花概况课件资料攀枝花概况课件资料第2章 项目区域概况2.1 攀枝花市概况2.1.1 自然地理攀枝花市位于中国西南川滇交界部、金沙江与雅砻江汇合处,东经1010810215北纬26052721。是长江上游第一城。北距成都749公里,南接昆明351公里,是四川通往华南、东南亚沿边、沿海口岸的最近点。为“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本项目位于攀枝花市
2、东区。2.1.2 城市性质及规模攀枝花市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开发我国西部丰富的矿藏资源,改善我国工业布局而建设发展起来的现代城市。经过近四十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我国西部工业重镇和新的经济支撑点、川滇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长江流域经济带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攀枝花的资源得天独厚,已经查明的主要矿产有47 种,尤以钒钛磁铁矿为最其中钛储量占世界第一位,钒储量占全国第一位、世界第三位。水能资源亦非常丰富。1999年已建成的二滩电站装机容量330万千瓦,在三峡电站全部建成前为全国之最。装机容量50 万千瓦的桐子林电站即将竣工,新的水力开发还在进行。攀枝花城市建成区面积61平方公里,2010年末总人
3、口111.7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2.9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4,城市化水平达到60.1%。常住人口121.41万人,年平均增长1.07%。攀枝花的城市布局根据资源、用地、地形条件和工业企业的协作关系,在金沙江南北两岸由西向东布置了功能不同、规模不等、相互联系的八个片区。城市中心区由炳草岗、渡仁、弄弄坪、攀密四个片区组成,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商贸、金融等职能于一体;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40-42 万人;城西分区由格里坪、河门口、陶家渡三个片区组成,以能源、建材工业和木材储运加工业为主,兼有向滇西北中转、集散物资和商贸功能,面积15-17平方公里,人口18-20万人;城东分区由金江
4、片区和团山-马店河沿线组成,以铁路运输、物资集散和发展钛化工工业为主,面积9-10平方公里,人口3-5万人。2.1.3 历史沿革攀枝花市由原四川省(西康省)和云南省部分地区组成。进入民国,市境仍分属川滇两省。1951 年在会理、德昌部分地区,建立迷易县,次年更名为米易县,隶于西康省西昌专区。1955 年,西康省撤销,会理、米易及盐边等县,随西昌专区重隶四川省。市境江北西部地,初属云南省丽江专区华坪县,江南地属楚雄专区永仁县。1958 年,合永胜、华坪两县为永华县,永仁县并入大姚县,市境两地亦随之改属。1965 年1月7日,中共西南局向中共中央、国务院作了关于成立攀枝花工业区政府的请示,建议在攀
5、枝花工业区党委统一领导下,成立一个工业区人民政府。1965年3月20日,徐驰宣布攀枝花特区人民委员会成立。1965年5月30日,国务院秘书厅制发了“四川省渡口市人民委员会”印章,由四川省人民委员会转发给渡口市人民委员会启用。1974 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将永仁县的平地公社(不含落水涧、大麻塘、小石桥)3个生产队和大龙潭公社,划归渡口市。1978年7月,四川省决定将会理县红格区所属的红格、新九、猛新3个公社,和爱公社的4个生产大队,划归市辖。1978年10月,四川省报请国务院批准,将西昌专区之米易县和盐边县,划为渡口市辖县。市辖区域面积增至7434 平方公里。1987年1月渡口市更名为攀枝花
6、市。1994年2月2日,四川省民政厅批准攀枝花市东区、西区、仁和区3个区部分区域进行调整。2002年3月,攀民政200219 号文核定,行政区域面积为7440 平方公里(2014年统计数据为7401平方公里)。攀枝花市至今辖三区(东区、西区、仁和区)两县(盐边县、米易县)。2.1.4 自然概况1. 地形地貌攀枝花位于四川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在横断山区,地处攀西裂谷中南段,属侵蚀、剥蚀中山丘陵、高原峡谷地貌,山高谷深、盆地交错分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脉走向近于南北,是大雪山的南延部分,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可分为平坝、台地、高丘陵、低中山、中山和山原6 类,以低中山和中山为主,占全市面积的88
7、.38%。海拔最高点位于盐边县境内的柏林山穿洞子(4195.5 米),最低点位于仁和区平地镇师庄(937 米),相对高差3258.5 米,一般相对高差15002000 米。2. 地形、水文河流属长江水系,境内有大小河流 95 条,分属于金沙江水系和雅砻江水系,两江在倮果雅江桥汇合。金沙江不仅是主要供水水源,也是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受纳水体。年过境径流量达1102 亿立方米,流域控制面积较大的有安宁河、三源河、大河三大支流,其中流域面积大于500 平方千米以上的6 条,100500 平方千米的 26 条,50100 平方千米的 18 条,5平方50 平方千米的小河流直接汇入金沙江、雅砻江的共 4
8、5 条。3. 气象攀枝花市属南亚热带北温带的多种气候类型,被称为“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岛状立体气候”。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四季不显著,旱、雨季分明。由于受海拔高程和地形变化的影响,垂直差异明显,小气候复杂多变,区年平均气温20.5,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2。多年来的气象观测资料表明,区内年气温超过30以上约为180天,高于35达55 天,每年611 月为雨季,11翌年5 月为旱季,年降雨量在7601200mm,平均为900mm,年蒸发量24002900mm。每年7、8、9 月多暴雨,且雨量充沛,降水持续两个昼夜以上时,地表径流易在测区内的沟谷及支流中汇集为山洪并造成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形成
9、。近年来随着二滩水库的建成和市区环境改善,年降雨量有增大的趋势,年蒸发量逐渐减少。日照强烈,气候干燥,降雨集中。区内的山区气候较为明显,垂直分带较为突出。河谷9401100m地带降雨量一般小于800mm,随着海拔高程的增高,降雨量逐渐增加,1100m 海拔高程以上地带降雨量一般在10001200 。河谷地带年平均蒸发量为24002900mm,山岭地带为14001800mm。测区年平均相对湿度一般在5060,河谷地带在雨季相对比较湿润,月平均相对湿度一般在6475,最湿为9 月,而旱季月平均相对湿度则在50以下。另据资料显示,测区内每年35 月份气温和蒸发量将达全年最高峰。12 月翌年4 月风季
10、时,风力强劲,一般风速1.11.3ms,最大风速13.3 ms,风向多为西北。根据以上攀枝花地区气候变化的总体特征,区内小气候类型为:干热河谷地区高原谷地亚热带半干燥气候。2.1.5 自然资源1. 土地及水利资源攀枝花市幅员面积7410 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约666200 万平方米,建设用地约30300 万平方米,未利用地约45900 万平方米。攀枝花水能资源丰沛,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687.9 万千瓦以上,可开发量达到599.4 万千瓦,2010 年装机容量约350 万千瓦。攀枝花地区水能资源分布集中,主要分布在过境的金沙江、雅砻江以及支流安宁河、永兴河、藤桥河。2. 矿产资源全市共发现矿产
11、76 种,探明储量的矿产39 种,得到开发利用的矿种45 种。全市发现矿产地490 余处,其中特大型、大型矿床46 个,中型矿床30 个,小型矿床52 处,矿业及矿化点289 处。主要金属矿产储量情况为:钒钛磁铁矿保有储量669374.1 万吨,占四川省铁矿探明资源储量的72.3%,是全国四大铁矿之一。其中伴生钛保有储量42457.93 万吨,占全国的93%,居世界第一;共生钒保有储量1037.59 万吨,占全国的63%,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三。钴保有储量7.46 亿吨,此外还有铬、镓、钪、镍、铜、铅、锌、锰、铂等多种稀贵金属,多个项目被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世界之最。非金属矿产中,煤保有储量369
12、47.26 万吨,熔剂石灰石保有储量 29493.1 万吨,冶金用白云岩保有储量36374万吨,晶质石墨保有储量 1529.8 万吨,硅藻土1355.6 万吨,饰面用花岗石资源储量8375 万立方米,苴却砚石资源储量2098 万吨。3. 生物资源攀枝花的植物和野生动物种类繁多,达2500 多种。珍贵稀有动物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4 种:金雕、豹、黑颈鹤、四川山鹧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30 种。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级、二级珍稀濒危植物14 种,其中,一级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攀枝花苏铁举世称奇,成片生长,达20 多万株,且年年开花,雌雄竞放,与恐龙、熊猫一并被誉为“巴蜀三宝”。4. 旅游资源作为
13、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攀枝花市,旅游资源独特,集溶洞、石林、瀑布、温泉、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地下海子、世界第三高坝、象牙微雕钢城为一体;拥有国家、省级森林公园多处,被称为植物学家的天堂,其中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原始苏铁林,这里铁树年年开花,被誉为奇观。还有植物立体分布的大黑山;有号称“中华奇洞”的米易龙潭溶洞;有稀有的氡气温泉;有举世惊叹的攀钢和雄奇的二滩高峡平湖;有奇趣横生、有惊无险的“万里长江第一漂”。热带水果、水产品及水晶、玛瑙、翡翠等宝玉石和称为“砚中奇品”的苴却砚等旅游商品丰富多彩。开辟了桃花节、阳光之旅、泼水节、龙舟节和风筝节等旅游项目和节庆活动。2.2 攀枝
14、花市社会经济发展2.2.1 人口现状1. 人口规模攀枝花市现辖三区两县(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是一座移民城市,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市总人口1091657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市常住人口为1214121 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122464 人,增长11.22 %,年平均增长1.07%。全市户籍人口为1117929 人,其中农业人口51.71 万人。图2-1 攀枝花市多年总人口(人)至2014 年底全市总人口111.88 万人,常住人口123.2 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74%,城镇化率64.03,比上年提高0.6%。2. 人口变化从攀枝花
15、全市来看,五普和六普期间的十年,攀枝花市常住人口年平均增长1.07%,比全国年平均增长0.57%高0.5 个百分点,比全省年平均减少0.35%高1.42 个百分点。而近几年人口增长逐年变缓。家庭规模继续小型化,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 人,比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24 人减少0.24 人。家庭户规模缩小,主要是由于生育水平不断下降、生活观念发生变化、人口迁移流动增加等因素的影响。总人口性别比仍然偏高。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占51.80%,女性人口占48.20%。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9.74 下降为107.46,性别比呈逐步下降的趋势。但总人口性别比高于全国的105.2,全省的103.14,主要是因为攀枝花是重工业城市,外地进入的劳动力多数为男性。市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113615 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73139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396931 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373365人。图2-2 五普、六普每10 万人口中受教育程度变化人口年龄结构已经步入老年期。按照国际标准,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被认为是人口老龄化的标志,现人口年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