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 七 哀 诗教案.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291468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粲 七 哀 诗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王粲 七 哀 诗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王粲 七 哀 诗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王粲 七 哀 诗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粲 七 哀 诗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粲 七 哀 诗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国文赏析 王粲七哀诗 第 1 页 共 4 页 七 哀 诗 王 粲【教学目的】1.了解“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及在文学上的贡献;2.掌握七哀诗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教学重难点】1.王粲七哀诗的含义;2.七哀诗诗体的特点。【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王粲(公元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一说是河南修武)人。他出身于官僚家庭,十四岁时来到长安,十七岁因董卓余党作乱,南下避难,依附刘表,但在荆州十五年,一直不得重用。曹操攻下荆州时,刘表已死,他劝服刘表之子刘琮依附曹操,被任命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建安二十二年随曹操东征孙权,因病死于途中,年四十一。王

2、粲年轻时就很有才名。他早年曾经亲历战乱,流离颠沛,对人民的苦难有深切的感受,作品内容充实,情调悲凉,成为“建安七子”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runy)、应玚(yng) 、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中成就最高的作家。被称为建安“七子之冠冕”(南北朝时期刘勰语)中年之后,深得曹操信任,官至侍中,生活优裕,在邺下(古代地名,在今河南省临漳县西南,汉献帝建安时,曹操据守邺城,招揽文士。建安七子及其他诗人环绕在他的周围,创作上形成一种“梗概多

3、气”的诗风。故建安七子又称“邺下七子”。)与曹氏父子周旋期间,写下了一些歌颂曹操功德的作品,失去了建安文学进步的思想光泽。 作者十七岁那年(初平元年190)春,董卓把汉献帝挟持到了长安,董卓和他的部将李榷qu、郭汜s等烧杀掳掠,无恶不作。苦难的现实迫使身为贵公子的王粲一再逃难,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确是领略到了战乱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这首诗就是反映作者离开长安时看到的乱离景象,和由此而产生的悲愤心情。诗人在“白骨蔽平原”的凄惨景象中,被一个饥妇弃儿的事件深深地打动了。于是他摄取了这一场面,着力加以描写,使充满死亡丧乱的社会观实更具体、更真实、更典型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饥妇的声声泣,字字泪,牵动了

4、诗人的愁肠,激发了诗人的壮志。由于登上了汉文帝的陵墓,这位葬身“黄泉之下”的西汉贤君,又使诗人自然联想到诗曹风下泉诗的作者,一种忧世思治的心情不禁油然而生。“南登”两句,把诗人留恋故国,不忍离去,而又不得不离去的复杂心情,描绘得非常动人,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二、原文(注释)及赏析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生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注释西京:指长安。东汉都洛阳,洛阳在东,长安在西,因称长

5、安为西京。无象:无道或无法。豺虎方遘患:豺虎:指董卓余党李傕、郭汜等人。初平三年5月,李、郭等合围长安,6月入城,烧杀掳掠,城中死者万余人。方遘患:正在制造祸乱。遘:(gu)同“构”。中国:此指北方中原地区。委身:托身,寄身。适:往。荆蛮:指荆州。荆州本楚国之地,楚国本叫“荆”,古人称南方民族为“蛮”,故旧称荆州为荆蛮。攀:谓攀拉车辕,表示恋恋不舍。蔽:遮盖。顾:回头看。两相完:两者都能保全。霸陵:汉文帝刘恒坟墓,地处长安东面。岸:高地。下泉:诗经曹风篇名。毛诗序:“下泉,思治也。”“曹人思明王贤伯也。”“下泉”,即“黄泉”,指地下。“下泉人”,此处也有暗指汉文帝之意。古诗大意 西汉的都城长安

6、城上空已是黑云乱翻,李傕、郭汜等人在这里制造事端。我忍痛告别了中原的乡土,把一身暂托给遥远的荆蛮。送行时亲戚眼里噙着泪水,朋友们依依不舍攀着车辕。走出门满目萧条一无所见,只有堆堆白骨遮蔽了郊原。一个妇人面带饥色坐路边,轻轻把孩子放在细草中间。婴儿哭声撕裂母亲的肝肺,饥妇人忍不住回头看,但终于洒泪独自走去,“我自己还不知道死在何处,谁能叫我们母子双双保全?”不等她说完,我赶紧策马离去,不忍再听这伤心的语言。登上霸陵的高地继续向南,回过头我远望着西京长安。领悟了下泉诗作者思念贤明国君的心情,不由得伤心、叹息起来。三、赏析 七哀诗,是一种中国传统诗歌体裁,起自汉末,以反映战乱、瘟疫、死亡、离别、失意

7、等为主要内容。七哀诗是民众生活的写照,与宫廷诗相对应,有鲜明的民间色彩。从汉代的建安七子王粲,到晋朝的张载,再到唐朝的杜甫,诗歌形式、内容、水平在一步步扩大、充实、提高。虽然七哀诗在中国传统诗歌队伍里,是弱小的群体,史来不被人重视,但是却不能忽视她的存在,抹杀她的功绩。七哀诗的成就,在于有悲天悯人的情怀,细致入微的描写、真实客观的记录。七哀诗保存到现在的作品,现在可以见到的,以汉代的建安七子王粲的七哀诗为最早,其中西京乱无象一诗,最能代表汉魏风骨,堪称典范之作。用举重若轻之法,典型概括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读来令人为之落泪。而晋朝张载的七哀诗亦名佳构,作品凄怆感人。北芒何垒垒一诗末句“昔日万

8、乘君,今为丘中土”更让人生无常之感。唐朝杜甫的三吏、三别,向为众人熟知。七哀诗,大概是当时的乐府新题。所谓“七哀”,是表示哀思之多。 七哀诗今存三首,不是一时之作,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后代都把它作为最能代表建安诗歌现实主义精神的五言力作。公元192年,大军阀董卓被杀后,他的部将李傕、郭汜攻破长安,大肆烧杀抢掠,李郭二人又互相混战,造成一场空前浩劫。王粲在南下避难,逃离长安不远的路上,目睹了一幕悲剧,心中无限酸楚,便把这件事如实地反映了出来,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诗的开头两句概括在交待当时的局势。“乱无象”正是军阀横暴,民不聊生的概括。诗进而对这种混乱局面指出其形成,是

9、因“豺虎方遘患”所致,一下子就把对祸国殃民的“豺虎”即军阀的愤恨表达了出来。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这四句,写作者在混乱局势下,无可奈何被迫迁移。作者本从洛阳流离长安,现又要离开长安,故云“复弃”;“荆蛮”是远离长安的偏远之地。特地指出加以点明,以显示这次“委身”仍是出于无奈。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尤其兵荒马乱之际,生离等于死别,“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就是写出了离别时的悲痛场面。“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对当时长安四周数百里内不见人烟,“白骨盈积”的惨象,仅用十个字就作了高度概括。“无所见”正是为了强调下句的“白骨蔽平原”。这五个字极富概括力,为我们展现了一

10、幅无限伤心惨目的图景。“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诗人选择了一个饥妇人由于万般无奈,只好弃子逃难的场面。草丛中呱呱待哺的婴儿,不久就要变成一具白骨是完全可以预料的,但弃子求生的饥妇人是否能逃脱饿毙的厄运尚不可知,她心中明白,等待着自己的同样是死亡。这真是惨绝人寰。“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目击者王粲在这惨绝人寰的饥妇弃子的事实面前竟因毫无解救办法,也只好一去了之。诗最后写作者登上霸陵,回头遥望长安,伤心感叹。霸陵是文帝的墓葬,文帝时代是汉代的太平盛世,因而,“下泉人”既是借用诗经典故表达“思治”求

11、安,“思明王贤伯”的心愿,也隐寓了对贤明的汉文帝的怀念。 七哀诗表达了诗人谴责军阀作乱,同情人民痛苦,希望国家安定的进步思想。这一主题,是结尾四句点明的。这首诗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既有“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概述,又有饥妇弃子的典型事例的刻画,这样忠于现实的抒写,使全诗的悲剧气氛更加浓厚四、七哀诗的写作特点 (1) 诗歌运用了高度的概括与典型事件的特写相结合的笔法。 诗人对社会动乱的背景和送别的场面,以及“白骨蔽平原”的惨景,均采用了概括笔法来的描写。“白骨蔽平原”五字凝缩而形象地概括出时代乱离,生灵涂炭的典型惨景,与曹操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蒿里行)有异曲同工的格调。而最独特、最精彩的是诗人在这一大背景下,又推出了一个特写镜头“饥妇弃子”。“饥妇弃子”情节的选择意在举重知轻,文选纂注引吴淇语曰:“人当乱离之际,一切皆轻,最难割者骨肉,而慈母幼子尤甚。写其重者,他可知矣。”写出了最惨烈、最动人心弦处,别处自然不言而喻,这就是典型的妙处所在。 (2)诗歌以叙事为线索,形象地描写了由于军阀混战所造成的乱离景象,以抒情为主旨抒发了作者的强烈的悲愤与深沉感慨。诗篇以描写乱离的社会背景为开端,继而是亲友送别,然后是路见饥妇弃子的特写,最后以抒发感慨而结尾。主次详略安排得当,层次清晰,首尾紧密照应。五、思考1.背诵全文;2.诗歌描写的场面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