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器漆透明性及其表示方法探讨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2914638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木器漆透明性及其表示方法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木器漆透明性及其表示方法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木器漆透明性及其表示方法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木器漆透明性及其表示方法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木器漆透明性及其表示方法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木器漆透明性及其表示方法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器漆透明性及其表示方法探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木器漆透明性及其表示方法探讨 张涛1,苏振祥2(1。武汉双虎建筑涂料有限公司,武汉4305;2.广东神洲化学工业有限公司,顺德528308)摘 要:针对造成PU木器漆透明性下降的发白及蓝光现象,分析了木器漆漆膜透明性的光学原理,通过对其常用的消光粉类型、用量和干膜厚度的关系试验初步提出了用分光测色仪来对漆膜透明性进行定量表示的方法。关键词: 木器漆;透明性;发白;蓝光0 前言由于P木器涂料突出的保护和装饰性能,其在家装市场占有极高的比例.其中又以U透明底面漆为主导。随着家装用面板由浅色向深色的转变,家装涂料市场原本黄变的主要质量投诉被大量的发白所取代,成为近几年来最多的质量投诉。我们常说的发白

2、主要是指漆膜透明性的下降。而对于P木器漆透明性的检测没有规定的标准,大部分文献资料均通过直观的对比或是简单的5分制进行评价2-3,其易受人的主观思维影响。 漆膜的光学原理及其透明性的测量一定强度的可见光(380780nm)照射在一漆膜上时会发生透射、吸收、散射三种现象4。如果入射的光通量被无选择性地全部透射,则在视觉上是一种理想的无色透明;如果入射的光通量被无选择性地全部吸收,则在视觉上是一种理想的纯黑色;如果入射的光通量被无选择性地全部散射(完全反射漫射),则在视觉上是一种理想的纯白色;而当入射的光通量被部分有选择性地透射、吸收、散射时,在视觉上便形成了各种彩色及透明的颜色。漆膜的透明性与其

3、颜料粒子尺寸和树脂体系的折光指数相关。如果粒子尺寸足够小且与树脂具有相同的折光率,则它们几乎不散射光,看起来就是透明的。在涂料行业我们常用分光光度计来测量液体的透明性-透光率,如测量硝化棉的透光率。但对于P透明漆在相同的施工条件下,漆液的透明性与其所制漆膜的透明性并没有必然联系。因此,在日常生产检测中我们常用一定厚度的漆膜涂布器把漆液刮涂在透明的玻璃板上,待其干燥后通过人眼观察与标准样品的差别来评定透明性的优劣。而固体薄膜透明性的检测在塑料工业应用非常成熟,如GB/2101980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我们可利用此法将待测产品涂在一已知透光率的透明底材上来测量木器漆漆膜的透明性,但在涂料

4、行业很少使用此方法。我们常用分光测色仪来测量涂膜的颜色。涂膜透明性的下降一方面主要是由于其发白造成的,从光学及色度学上说发白表明其反射率或明度值的上升(*0);另一方面是因为其有选择性地吸收可见光而显现蓝色所造成的(b0)。因此,我们可用分光测色仪来测量涂膜的色差以间接表示其透明性。为避免木器底材颜色不一致的影响及增加对比性,我们选择经黑色漆封闭的平整底板,其反射率不大于1%,并以此底板L*0、a*0、b*值为基准在其上涂装一定厚度的漆膜,经干燥后再测其L、a1、b*值,由此计算色差,色差值越大则透明性越差.影响涂膜透明性的原因复杂多变,陈小文等5认为随着涂膜厚度增大,发白现象逐渐严重;随着涂

5、膜干燥时间的增加,发白程度越来越轻;随着涂料配方中滑石粉含量的增加,涂膜透明性下降。蒋建平等6认为如果涂料中粉料含量超过CPV,或因分散不均匀、出现局部粉含量超过CPVC的情况,会导致漆膜出现中长期发白。童学平等通过对底漆和面漆中不同原料的选择、用量以及配方体系的折光系数上分析了透明性的影响因素。本文将针对木器漆中常用的消光粉种类、用量来考察其对透明性的影响并探讨用分光测色仪来定量表示透明性的大小。2 实验部分21原料短油度醇酸树脂:元邦YP310DY;硝化棉液:1/4自制5%;防沉剂、催干剂:德谦;分散剂、消泡剂、流平剂:BYK和ib FKA;消光粉:rac ED2、GASIL P0、广州高

6、凌SA50及A30、江门展鹏606;固化剂:广东神洲B40c;稀释剂等。2.2试验仪器:SD0型试验多用分散机;DJ1旋转黏度计;QXD型刮板细读计;71喷枪(13mm);84反射率测定仪,上海普申化工机械有限公司;XGT台式镜向光泽计,天津信光科技开发公司;测可赖DCF90型涂层、镀层测厚仪,广州柏利斯设备公司;M6多角度分光光度仪,Rite.2. 哑光面漆的制备按表1顺序加入树脂、溶剂、助剂、消光粉以3000rpm分散1min,加入溶剂、硝化棉液、助剂以00rpm搅拌均匀得到羟基组分。配漆按质量比羟基组分:固化剂组分:稀释剂=1:05:适量。表1试验配方原料w %1#23#567#8#9#

7、1#11YP3170DY65665656565665655YC55555555防沉剂11111111消泡剂3030。3.330.30。30。30。30。0。3分散剂0。4消光粉2468444XL13.71.79.7.75。979.79.79.7.9。3BAC8888888流平剂0。.400。40.40。40.4。0.40.0。催干剂010。10。10。110。10。0.1.0.10.1硝化棉液6.6.56。56。56。6。56。6。56.6562涂料性能检测制备好的涂料按相关标准检测细度、黏度后配漆喷涂于经封闭的黑色底板(反射率R3%、L*02.96、a*00.06、*0.38)并在该板中间放

8、置一马口铁板以测量厚度。在一定条件下干燥48后测量其光泽、厚度及L、a1、b值并计算L*、b、E*值,重复上述操作3遍,并在最后一遍测量反射率RB 。样品性能测试结果见表2。表2 样品性能测试结果编号123#56#789#011#消光粉型号/EDE2DED2HP80C906SA250360J606ED2细度/m15515152225252527515黏度Pa。s13815215808032001500640160012200光泽度(0)9。4305。31。19.4966。557。857.85.33 结果与讨论3.1 同型号消光粉用量及干膜厚度与透明性的关系下表3为测量并计算样品1、#、3、#、

9、5#、11的L、b、E及值,以此表绘制与E关系如图,表3 GrceED2干膜厚度与色差数据编号12345第一遍L*070.040200882。00。0b*0。5-0。10。0-0。22-0.0-0.22E*0.70。160.36.912120m744437第二遍L*0.100.04047。82。300。33b*-0。1724-09-0.1-0。79-04E04060。81。162.3m7273886888第三遍L*014。22069.42.910.70b0。20-0.3。60.81。30.9E*00。410。951.653。160。2m108151291313第四遍L0.1.501.092.4

10、85。41.18b*-0.4-0。4-.831.231.850。830.40.61.382。795.811。46/m144160656RB。4071.1162。.1 图 Gace E2干膜厚度与色差E*关系图由表3可见,随着消光粉用量及干膜厚度的增加L的正值越来越大、*的负值也越来越大,给人眼的感官是漆膜逐渐发白和显蓝光,这是因为消光粉的折光指数不可能和树脂体系的折光指数完全一致,且过多的消光粉不能被树脂完全润湿所致。由表3还可以看出,在造成透明性下降的因素中随着消光粉用量和干膜厚度的增加发白(L*)的影响在数值上明显大于蓝光(b),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含进口高品质消光粉的清漆厚涂很少有蓝光现象.

11、由图1可见,ED2消光粉添加量在6%以下即使干膜厚度达到120m也有很好的透明性,超过6后漆膜透明性急剧下降,这主要是因为消光粉未充分分散使干膜中残留空气,空气的折光指数与树脂体系相差过大造成光散射引起。从表2中也可见,消光粉含量越高分散的细度也越差。表3中#试样虽不含消光粉,但其*的负值逐渐增高而显蓝光是因为体系中的不相容性改变了折光指数而引起,比如助剂的不相容、成膜物中硝化棉与固化剂的有限相容等.通过仔细选择原料的相容性我们有可能得到一条近似水平的1线。由图1还可见,3和1#样品的曲线相当接近,这说明在该体系中添加润湿分散剂对透明性并没有太大提升,但明显降低了成品黏度(表2)有利于流平性的

12、提高。这是由于木器漆用的树脂多属大豆油脂肪酸改性的短油醇酸树脂,其具有一定的颜料润湿性,能很好润湿少量的消光粉,致使润湿分散剂的作用不能完全体现出来。而如果使用一些超短油度、分子量大的快干及易消光型树脂或者消光粉添加量大的情形下(如#样品)润湿分散剂对透明性的提高会明显些.2 不同型号消光粉用量及干膜厚度与透明性的关系下表为测量并计算样品6#、7、8#、9#、10的*、E及值,以此表绘制与E关系图2表 含不同型号消光粉的干膜厚度与色差数据编号67#8#910#第一遍L0。10。00.120。505b*-41.2-.36061.9E0.41.3008.81。89/m50443457第二遍0.00。70661.1。35b-.520。53-0。74-1。3014E6.710.991.8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