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大峡谷旅游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2914139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4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岩大峡谷旅游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龙岩大峡谷旅游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龙岩大峡谷旅游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龙岩大峡谷旅游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龙岩大峡谷旅游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岩大峡谷旅游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岩大峡谷旅游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部分 规划基础1一、规划范围与期限1(一)规划范围1(二)规划期限1二、规划依据1三、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1(一)自然概况1(二)社会经济概况3四、旅游资源特色及其评价3(一)资源特色和优势3(二)限制因素与不足8五、旅游开发现状8第二部分 规划方案9一、总体创意9二、开发战略10(一)性质与功能10(二)开发原则10(三)战略目标10(四)战略措施10三、龙岩大峡谷总体布局11四、分区规划11(一)引导景观11(二)蛇盘兔景区12(三)通天峡景区12(四)三教河服务管理中心13(五)三连峡景区14(六)十里跑马坪景区20(七)龙岩峡景区22(八)老虎套景区29(九)黑龙巷景区33(十

2、)朝天沟景区35五、旅游系列规划36(一)水景营造系列规划36(二)地学科普专项游37(三)山水写生绘画专项游39(四)避暑度假专项游40六、客源市场分析41(一)目标市场定位原则41(二)市场定位42(三)客源市场预测42(四)旅游形象设计与市场营销43七、旅游活动规划45(一)开发思路45(二)旅游活动产品45八、旅游商品开发规划47九、基础设施规划50(一)交通规划50(二)给排水规划52(三)供电规划53(四)通讯规划53十、服务设施规划54十一、保护与绿化规划55(一)保护规划55(二)环境容量测算59(三)绿化美化规划59十二、旅游经营管理与保障规划61第三部分投资与效益分析64一

3、、投资估算64二、效益预测691第一部分 规划基础一、规划范围与期限(一)规划范围规划区位于山西省昔阳县东南部孔氏乡境内,东邻河北省赞皇县嶂石岩国家地质公园,西距大寨森林公园76公里,总面积140平方公里。当前旅游开发区面积47平方公里左右。地理坐标为:北纬372941373627,东经11400561140519。由此经昔阳(距离70公里)、平定(距离92公里)经石太高速公路西至太原的距离为204公里,东至石家庄的距离为170公里;由本区沿赞昔公路经赞皇至石家庄的距离为81公里。(二)规划期限规划期限共为16年。分为近期和中远期两期。近 期:2005年2010年,6年。中远期:2011年20

4、20年,10年。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5、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6、建设部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7、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8、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GB/T17775-2003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T50298-199910、游乐园(场)安全和服务质量GB/T16767-199711、昔阳县龙岩大峡谷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合同书三、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一)自然概况昔阳县龙岩大峡谷旅游区地处太行山中段主脊西侧。规划区南北长12.5公里,东西宽6.3公里,面

5、积47平方公里。区内中元古界长城系红色石英砂岩和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广泛出露,构成了山梁、陡崖的主体。下伏的下元古界甘陶河群变质岩系在峡谷两侧崖脚出露,构成谷底河流的河床及滩肩;上覆的下古生界寒武系灰岩分布于峡谷两侧山顶,构成了海拔高度在1200米以上山峰的上部。旅游区东界太行山主脊呈NNE走向,海拔高度在12001650米之间,位于峡谷区东南端的圈羊垴,海拔1678.5米,为区内最高峰。区内多数山峰海拔高度13001500米,多呈孤丘状,顶部平坦,四壁陡立,为甸子梁期夷平面解体后残留的卯状孤峰,无明显的走向。旅游区地势总体上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峡谷东西两侧地势亦向谷底倾斜。峡谷谷口柴岭沟口为龙岩

6、大峡谷旅游区的最低点,海拔高度710米。受区内构造线的控制,峡谷干流龙岩河由南向北流,两翼支流受区域地势的控制,呈NESW向或EW向汇入干流,区内河流下切较深,多呈峡谷状河谷,两侧陡崖高度多在100130米。其中龙岩河为先成河,在吴家岩河段和苇地湾河段发育典型的深切河曲。河流曲率达12.5,切入基岩达130米。两侧支流河谷或呈现为一线天状峡谷,宽度仅数米至十余米,甚至仅有23米,而深度却为2050米甚至更深;或呈现为一系列潭瀑呈串珠状相间分布。峡谷两侧多悬谷,在雨季上游有流水时形成瀑布,瀑布落差达50100米。长城系石英砂岩岩性坚硬,沉积韵律明显,地层产状平缓,构造断裂及节理发育,在流水及重力

7、崩塌等地质营力的作用下,形成了栈崖相间、沟壑纵横的青年期红色石英砂岩地貌(嶂石岩地貌)景观,除峡谷、台栈和各种奇峰怪石造型外,还有岩廊、岩洞、岩壁、岩龛、天生桥、锅穴等类型。而在海拔1300米以上的寒武系灰岩山峰上,还发育了暖温带喀斯特地貌,有峰丛、孤峰,峰林及石芽、溶洞、钟乳石等。贯穿旅游区南北的龙岩河为甘陶河二级支流,发源于圈羊垴北侧的黑龙巷与发源于晋冀省界北侧的朝天沟小套沟在三岔口汇合后始称龙岩河。河谷中常年有水,并深切形成峡谷,其两侧陡崖多为向峡中伸出的额头状,酷似条条巨龙伸头向峡谷中吸水。“龙头”和峡谷是这里的特色,龙岩大峡谷也因此而得名。尤其里沙瑶与三教河村之间的龙岩峡河段,峡谷长

8、近千米,峡底最窄处15米左右,两岸壁立,高达60100多米,峡谷景观典型壮观。龙岩大峡谷旅游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海拔较高,山地气候明显,区内年平均气温10左右。冬季因地形屏障,谷地受北方来的寒流影响较小,气候相对温和;而夏季则比较凉爽,如里沙瑶7月份平均气温仅为20左右,即使在三伏天,晚上睡觉也需盖棉被。区内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连阴雨天气不多。旅游区土壤主要为山地棕壤,分布于海拔高度大于1000米以上的山地,在坡麓及河流谷地中有褐土及潮土分布。植被类型山地为以栎树为主的天然次生林,包括辽东栎、栓皮栎、麻栎及栾树、苦枥、楸树、鹅耳枥等,在缓坡地带(如老虎套崖顶山坡上)分布有大片的黄

9、栌、山桃等。在山体阴坡还有成片的油松分布,现已成林。此外,区内还有一些古树及稀有树种,如黑龙巷瀑布处的拥芽树、刀把口村口的鹅耳枥、狐仙庙的暴马丁香等。区内的野生动物资源也相当丰富。常见的有:野猪、獾、狐狸、野兔、狸;禽类有山雀、黄鹂、杜鹃、喜鹊、雉鸡。区内断崖和山坡崖顶上还常见有鼯鼠(寒号鸟)。龙岩大峡谷旅游区还有大量的中草药材,黄芪、何首乌、荆芥等数百种遍布于山麓沟谷、断崖山洞中还有一种珍贵的药材五灵脂(寒号鸟粪)。(二)社会经济概况旅游区内沿丁峪沟有里沙瑶、刀把口、三教河、马韂岩(以上在规划区内)、李家庄、丁峪(丁峪沟由内向外沿途)6个行政村,共641户,2563人,耕地1622亩,山场面

10、积广阔,经济以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有玉米、土豆,林果业以苹果、核桃为主。农田主要分布于河流高漫滩及一、二级阶地上,可自流灌溉。果园主要分布在河流三级阶地上及山坳的平缓处或海拔在1100米以下的盘状宽谷面上。也有部分村民从事畜牧业和建材开采业。其中畜牧业以放养的山羊为主,而石材开采业主要开采红色石英砂岩装饰用板材。全乡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050元,在昔阳县处于较低水平。旅游区广大村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吃苦耐劳,民风淳厚,各村民住户院落多数不设大门,客人可直接进院。随着山村道路的建设和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的实施,区内的交通和卫生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由于近十年来接待多批美术和摄影界人士野外写生,

11、这里从干部到群众,均具有较强的旅游开发和服务意识,积极支持旅游开发,为龙岩大峡谷地区的旅游开发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四、旅游资源特色及其评价(一)资源特色和优势1、以自然山水景观为主,类型多样,富于变化龙岩大峡谷旅游区位于太行山复背斜轴部西翼,区内广泛出露的长城系红色石英砂岩和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岩性坚硬,产状平缓,构造破裂面(包括断层和节理)发育,在新生代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中,山体强烈抬升,在流水切割及伴生的重力崩塌等内外营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峡谷成群、岩壁峭立、形套谷蜿蜒、跌水瀑布广布的峡谷地貌景观。由于区内干流龙岩河系先成河,曲率达12.5的曲流河道的下切嵌入,使龙岩大峡谷在许多段

12、落呈现为S型走势,人行其中,除如同来到城市中被两侧高楼挟持的街区小巷中,还时常被前方的百米悬崖高墙挡住去路所困惑,自感山穷水尽。但走近“死胡同”尽头,却发现峰迴路转,柳暗花明,峡谷转弯后又向前伸展开去,更增加了峡谷的神秘感。峡谷两侧支流或呈“一线天”状峡谷切入两侧陡壁中,或呈串珠状的潭瀑群镶嵌在峡谷两侧的陡坡上,甚至有些支流以数十米,甚至百余米落差的瀑布从峡谷两侧陡壁顶端的悬谷中倾泻而下。瀑布或一落到底,或分级落下(如玉皇庙瀑布分四级,黑猫渠瀑布分六级),并且潭瀑组合成套。这些瀑布夏天成瀑,或云崖撒珠,淅淅沥沥,或飞流直下,水声如雷,引人入胜;冬季则结冰为贯穿整个陡崖,高逾数十米,甚至百米的冻

13、凌玉柱,颜色洁白,与两侧红色石英砂岩崖壁相互映衬,恰似万丈红崚中飘然而下的白色玉带。在支流的源头处,如果该支流是沿一组构造破碎带发育起来的,则形成峡谷,如通天峡;如果支流是沿有一定间距的数组破碎带发育起来的,或是支流在溯源侵蚀过程中遇到破碎带交汇,则发育为高逾百米,在平面上呈弧形或半圆形,在垂向上则为崖顶向外突出的悬空状丹崖的套谷,因其外形酷似希腊字母“”而称为套谷。这些套谷往往相连成套,且因适宜的弧度和高大崖壁的合适匹配而使其回音效果极佳,如三连套、老虎套及和尚套等。而在同一级的支流峡谷间或形套谷间则以陡壁相连。如此,便形成了横亘数百米,甚至数公里,中间连接峡谷或套谷的悬崖陡壁。其崖面坡度多

14、数接近直立。而不同海拔高度的陡崖间则隔以坡度较缓的台栈。台栈地面坡度多数小于30,且植被较好,形成绿树成荫的绿色条带镶嵌于崖间。于是呈现出崖栈相间,红绿成带的风景画卷。龙岩大峡谷区有三级大陡崖、三级台栈,其中顶栈及三栈因地形开阔,地面土层深厚,亚高山草甸发育,而成为野营、骑马及自助驾车游者的天堂。其平缓的地形,开阔的视野,松软的草甸,夏季凉爽的气候,以及蓝天白云的陪伴,更使之成为避暑度假的理想去处。而在相距较近的峡谷或套谷间,则随着峡谷或套谷两侧谷壁的后退而发育岩墙。岩墙高度多在数十米甚至上百米,长数十米至数百米,宽度仅数米甚至12米,如群猴山等。在悬崖崖顶或岩墙顶端,则常有风化残留的孤石或石

15、茬,呈现出各种山石造型景观,如黑猫渠崖头的“黑猫警长”及民安沟的“四老聚谈”等。在崖壁的不同部位,还因岩层软弱夹层的存在而发育岩廊,如有构造破碎带的配合还可发育为岩洞及由其进一步发展演化而形成的天生桥等。岩层的软硬相间造成的差异风化作用,还使峡谷两侧陡壁常常发育为顶部向外突出的额状崖,其造型更象是一个个探出崖壁的龙头。薄层状红白相间的砂岩在水潭周围形成环绕水潭的圈圈纹饰。长城系红色石英砂岩上覆的下古生界寒武系灰岩,受到构造破碎带和暖温带喀斯特作用的共同影响,发育为孤峰、峰林、峰丛、石芽等地貌景观,形成耸立于山巅的兀峰,如拴马桩、猪头垴、薄山峰林等山石造型以及排列于山脊的石柱,如鼠赶群猴等造型。而长城系下部的赵家庄组红色泥岩及下伏的甘陶河群杂砂岩相对更具柔性,因构造破碎带不发育而成为不透水层。该岩层多数构成峡谷的谷底,因而沿长城系砂岩裂隙下渗的地下水多在二者界面附近变为地下潜流,这些地下潜流又多数在峡谷两壁的底部出露成泉,从而形成太行山区,乃至整个华北地区不多见的泉水景观。有山有水,山清水秀,以自然山水景观为主基调,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