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长度单位》第4课时 教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291355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上:《长度单位》第4课时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上:《长度单位》第4课时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上:《长度单位》第4课时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二上:《长度单位》第4课时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上:《长度单位》第4课时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上:《长度单位》第4课时 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上:?长度单位?第4课时 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推测、比拟 ,学会选用适宜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2稳固建立的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表象 ,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3感受测量物体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会建立长度观念的意义。教学重点:会选用适宜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在明确长度单位过程中学会思考 ,比拟。教学准备:课件 ,学生尺(厘米尺) ,米尺等。教学过程一、回忆引入一说一说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厘米和1米有多长?学生用手比划出长度二比一比学生依次用手比划出:2厘米、5厘米、10厘米、50厘米等长度。三揭示课题大家都认识了厘米和米 ,生活中你们会用这两位朋

2、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选择适宜的长度单位。【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用手比划实际长度 ,为后面估测物体的长度作铺垫。】二、探究新课一引出问题。1学生猜想课件出示旗杆。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 ,你知道它有多高吗?2提出问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 。你认为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呢?为什么?二解决问题。1学生思考 ,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 ,说说想法。想法一:学生可以通过用手比划1厘米、1拃长等 ,推断出旗杆的高度不是13厘米。想法二:利用学生自己的身高和旗杆的高度比照 ,学生身高1米多 ,估测旗杆的高度相当于10个小朋友的身高 ,大约是13米。想法三:借助身边十几厘米高的物品来比拟 ,旗杆的高度是

3、不是和学生手上用的铅笔、铅笔盒的长度一样 ,比方 ,新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 ,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3得出结论: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米。板书4教师小结:有这么多的方法可以来确定答案 ,以后大家在选择适宜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考多比拟。【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 ,提出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在合作活动中观察、分析、交流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 ,教师适时指导 ,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思维方法 ,开展合情推理的能力。】三运用新知。课件出示小美的新房间里有一张漂亮的床。1学生思考:这张床的长度是200厘米还是200米呢?2同桌交流想法。3指名答复 ,说说选择的理由。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或父母的身高来推测

4、 ,父母的身高一百多厘米 ,我们睡得床的长度比我们的身高多一些 ,是200厘米更适宜。【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及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选择适宜单位时 ,不仅要注意单位的大小 ,还需考虑数量的多少。】三、稳固新知一教材第7页做一做。1学生独立解答 ,后同桌交流。2全班交流。二教材练习一第8题1课件逐步出示每一小题。学生独立判断 ,说明理由。2师生给予合理评价。【设计意图: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不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而且深刻体会到建立长度观念的意义 ,从而增强应用数学的信心。】四、本课小结一学生回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要练说 ,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 ,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

5、 ,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 ,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 ,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 ,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开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 ,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 ,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 ,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 ,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 ,颖悟非凡貌 ,属句有夙性 ,说字惊老师。于是看 ,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 ,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那么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 ,“教师一说是比拟晚的事了。如今体会 ,“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 ,具有资历和

6、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异。辛亥革命后 ,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 ,故又称“教师为“教员。二教师小结:同学们 ,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在判断选择什么长度单位适宜时 ,我们可以通过用手比划 ,借助身高、身边物品来估测物体的实际长度 ,最终选择适宜的长度单位。“师之概念 ,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那么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 ,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 ,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 ,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 ,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 ,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 ,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 ,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 ,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 ,“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 ,更重于传播知识。【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小结 ,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较为合理、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