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2912528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0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福建省“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福建省“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福建省“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福建省“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docx(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前 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建设体育强国新征程的开局时期,是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 展超越的重要时期。为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推进体育高质量发展 超越中的重要作用,根据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依据中共福建 省委关于制定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 规划纲要国家体育总局 “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福建省 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福建省关于促进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福建省“十四五”

2、体育发展规划等文件 精神,结合我省体育产业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制定本规划。本规划以 2020 年为基期,规划期限 2021-2025 年。一、体育产业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 ) 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我省体育产业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目标, 以体制机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以优化环境、增强发展活力为突破口,以补齐短板为重点,以培育 发展新动力、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举措,取得新突破、新成 效,呈现持续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一是产业规模效益持续向好。2019 年体育产业实现总产出 4982.81 亿元、增加值 1704.16 亿元,比2015 年增长46.56%、

3、47.61%; 增加值占全省GDP 比重的 4.0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2.88 个百分点, 2 对地区国民经济贡献率为 4.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3.1 个百分点。 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9 年体育服务业实现总产出 640.01 亿 元、增加值 373.56 亿元,比 2015 年增长 151.23%、162.26%;增加 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由 2015 年的 12.34%提高到 2019 年的 21.92%。三是产业主体稳步壮大。2019 年全省共有体育产业单位 43883 家,其中,主营单位占 62.2%,兼营单位占 37.8%;法人及产 业活动单位占 75.14%,个体工

4、商户占 24.86%;体育服务业、体育用 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单位分别占 70.7%、28.9%、 0.4%。四是产业基础愈发夯实。2020 年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2.31 平方米,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 851.20 亿元,人均体育消费2150 元; 福州、厦门、三明入选全国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五是产业政策逐步 完善。先后出台福建省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福 建省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福建省体育用品制造业行动计 划福建省关于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福建省航 空运动产业发展规划等10 多项政策文件。六是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制定福建省体育产业基地申报指南,开展体育

5、旅游示范区试点建 设,获批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24 个、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 项目3 个;命名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96 个。七是赛事活动精彩纷 呈。全力打造以品牌赛事为龙头、海丝 (两岸) 赛事为特色、全民 健身运动会为基础的赛事体系,举办县级及以上体育赛事活动 16508 次,参与人数达 820 万人次。八是项目招商推介活跃。成功举办全 国体育产业发展大会、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中国 (晋江) 国 际鞋业 (体育产业) 博览会、福建省体育产业高质量现场推进会, 42 个项目获中国体育文化旅游博览会精品赛事、精品景区、精品线 路、精品项目。(二) 面临形势 3 “十四五”时期,是新一

6、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经 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动荡变革期,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之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省全方位推 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 章的第一个五年。国家制度优势、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 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社会大局稳定,赋予体育产业在新 发展格局、新健康理念、新消费需求、新技术运用中拥有更大的发 展潜力和更强的内生动力。“十四五”时期,以体育制造为核心的我省体育产业将面临高 质量发展成为推进经济发展新动能、双循环格局成为加快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助推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拉动体育消费动力源、新 基建成

7、为产业智慧化转型加速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绿水青山转变 为金山银山的重要载体、体育强省建设成为体育资源和要素聚集区 等重大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体育产业发展也面临市场主体活力不 强、体制机制不活、协同联动机制不健全、政策效益释放有限、新 供给和有效供给不足、体育消费品质不高等不充分、不平衡的挑战; 面临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形成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提升整体效能的挑战;面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 “数量”向 “品 质”转型,由 “制造”向 “智造”转变,由 “产品”向 “服务”延 伸的挑战;面临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加体育消费新供给和有效供 给的挑战。二、总体要求( 一 )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

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 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 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 “四个全面”的 4 战略布局,立足建设 “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 的宏伟蓝图,以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以深化体育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群 众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为抓 手,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培育新模式、 新业态、新场景,推进专业化、品牌化、融合化发展,推动数字转 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持续做强、做大、做优体育产业,为建

9、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福建篇章、建设体育强省作出应有的贡献。(二) 基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以满足人民健康和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 和落脚点,不断丰富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推动体育制造业 和体育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使体育产业发展为人民生活幸福感和健 康获得感提供经济环境上的有力支持。坚持高质量发展。顺应我国经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顺应双 循环新发展格局,在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加快全产业链发展、 推进产业集聚、提升产业科技能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体育 消费提质升级、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综合施策、精准施策,系 统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超越。坚持创新驱动。 以创新发展为战略支点,突出新机制建

10、立、新 政策配套、新技术攻关、新科技运用、新动能培育、新业态拓展、 新平台创建,盘活体育产业创新要素,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 动力变革,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链、价值链、竞争链,壮大体育产业 创新发展新动力、新活力。坚持市场主导。发挥市场在体育产业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 着力培育体育产业市场主体,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心无旁骛办实业, 完善体育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优化体育产业要素市场化 5 配置,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 争有序的现代体育市场体系。坚持消费引领。顺应消费升级趋势,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 新需求,推进传统消费升级、新兴消费扩容、潜在消费释放。完善 体育消

11、费政策,健全体育消费信用体系,增强体育消费主体意识, 提升体育消费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问题导向。 以 “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提质 量”作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抓手,最大限度地找准发 展不平衡的公约数,最大限度地拉长发展不充分的区域短板,全方 位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超越。坚持融合发展。发挥体育产业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 程中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作用,加强 体育与教育、健康、旅游、文化、科技、养老、金融等产业的深度 融合,使“体育+”“+体育”成为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超越的新 引擎。(三) 发展目标争当全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到

12、2025 年,形成产业发 展环境更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更为合理,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 业结构更加均衡,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明显提升,市场主体创新能 力不断增强,体育消费水平逐步提升,产业规模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水平的发展格局,使体育产业成为助力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超 越的重要力量,成为建设体育强省的标杆。具体目标:体育产业增加值 3000 亿元,增加值占全省GDP 的比重保持 在 4%以上;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 30%以上,体育消 费规模超过 1000 亿元,体育产业从业人员突破 100 万人。 6 争创国家体育产业创新试验区、国家体育产业发展协同创 新中心、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国家

13、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国家体育 消费示范城市、全国体育赛事名城。新增国家体育产业基地 20 个、省级体育产业基地 50 个, 国家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精品景区、精品目的地、精品赛事 50 个, 新增一批省级体育旅游休闲基地。三、空间布局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按照统筹兼顾、突出优势、差异发展、 协调推进的原则,以 “三核引领、两带串联、五区协同”的空间布 局,打造发展方向明确、产业结构合理、区域协同发展、主体功能优化的体育产业发展新格局。 7 ( 一 ) 三核引领以福州、泉州、厦门为核心,发挥体育产业的集聚、辐射和带 动效应,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产业核心区,成为体育产业高 质量发展超越的示范区。以

14、福州市为核心区,结合全国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强化省 会城市辐射和创新创业引领作用,联动平潭综合实验区、宁德等地 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产业资源配置中心,体育产业发展 水平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争创国家体育产业创新试验区、全国 体育消费示范城市。以厦门市为核心区,结合全国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依托体 育会展新城建设,打造体育总部经济集群、竞赛表演中心、体育用 品展示交易与营销中心、水上运动娱乐中心,联动漳州、平潭等地 区,挖掘蓝色海洋资源、海丝和闽台资源优势,打造国内外知名滨 海运动之城,争创全国体育赛事名城、国家体育产业创新试验区、 全国体育消费示范城市。以泉州市为核心区,发挥 “海丝

15、”核心区和闽台资源优势、体 育产业集群优势,联动莆田等地区,以体育智能制造、体育电子商 务、体育贸易为核心,打造国际先进体育智造集聚中心 ( 区),争创 国家体育产业创新试验区、国家体育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二) 两带串联整合山水资源优势,打造资源共享、产业融合、优势互补的绿 色生态山水户外运动产业带和蓝色滨海运动休闲产业带。绿色生态山水户外运动产业带。立足我省武夷山脉、杉岭山脉、 戴云山脉、太姥山脉等山地和森林资源优势,依托国家全域旅游示 范区、国际旅游岛等,建设国家户外运动营地、航空飞行营地,大 力推广徒步、骑行、攀岩、丛林穿越、热气球、运动飞机、漂流、 8 皮划艇等山水户外运动项目,打

16、造绿色生态山水户外运动产业带。蓝色滨海运动休闲产业带。立足我省海峡、海湾、海岛、海岸、 河流、湖泊资源优势,加快湖泊河流运动向滨海运动延伸,滨海运 动向海洋、海岛运动拓展,大力发展帆船、帆板、赛艇、游艇、皮 划艇、摩托艇、冲浪、风筝板、海钓等休闲运动项目,打造蓝色滨 海运动休闲产业带。(三) 五区协同发挥区域产业资源优势,壮大核心产业,发展新兴业态,延伸 产业链条,加强跨区域、跨界合作,打造区域融合、业态融合、资 源共享、错位发展的体育产业类群。体育智造集聚区。 以泉州为核心,联动厦门、福州、莆田、宁 德等地区,发挥国家和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引领示范效应,着力 发展体育鞋服、智能体育装备、体育贸易、体育电子商务、体育总 部经济等,引领东部沿海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产业政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