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环境保护章末限时检测(选修6)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2912200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4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环境保护章末限时检测(选修6)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环境保护章末限时检测(选修6)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环境保护章末限时检测(选修6)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环境保护章末限时检测(选修6)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环境保护章末限时检测(选修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环境保护章末限时检测(选修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环境保护章末限时检测(选修6)1(xx厦门市一模)RCWA指数是指某区域可用清洁水资源量与该区域用水总量之比。下图示意1983xx年我国东部某特大城市RCWA指数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该市1996年前后RCWA指数变化特点的差异,并分析1996年前指数变化的原因。(2)简述当地政府为提高RCWA指数应采取的应对措施。解析:第(1)题,图示RCWA指数以1996年为界,以前波动下降、以后波动上升。1996年前RCWA指数下降应该有两个原因:清洁水资源量减少,区域用水总量增加。清洁水资源量减少主要是因为水污染加重;区域用水总量增加主要是因为人口、经济

2、增长,需水量增加。第(2)题,1996年后RCWA指数上升应该有两个原因:清洁水资源量增加,区域用水总量相对减少。清洁水资源量增加途径有修建集水工程、水污染治理以及控制污染物排放等;区域用水总量相对减少是因为技术进步带来的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需水量减少等。答案:(1)特点:1996年前呈波动下降,1996年以后呈波动上升。原因:人口增长,经济快速发展,使用水量大大增加;生产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水质恶化,可用清洁水资源量减少。(2)健全水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水污染实时监测系统;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节水意识;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污水达标排放);加强

3、对污水的处理、净化;节约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中、上游地带建造水库;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提高生产力。2(xx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如图为切沟景观。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解析:材料中指出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说明切沟会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减少;图示切沟景观显示了切沟不断分割耕地,因此其不但破坏耕地,还会妨碍耕作。切沟的防治要从耕作方式调整、工程措施填埋等方面考虑,切沟一旦形成,如果不采取治理措施会导致切沟不断加宽加深,修建排水沟和拦水坝等能有效防治切沟的形成。答案:危害:切沟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严重时可阻断交通);加大土壤侵

4、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防治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埂等);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等);(在水流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谷坊);切沟填埋。3下图为世界十大沙源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沙源地与沙源地沙尘暴发生的季节有何不同?(2)沙源地与沙源地形成的原因有何不同?解析:第(1)问,沙源地位于北美洲西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易发生沙尘暴;沙源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冬春季节多大风,地表裸露,易发生沙尘暴。第(2)问,为热带沙源地,为温带沙源地,从各自的气候成因进行分析。答

5、案:(1)沙源地沙尘暴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沙源地沙尘暴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2)沙源地主要是因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稀少而形成的;沙源地主要是因受海陆位置影响,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地形闭塞,降水稀少而形成的。4(xx高考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植被浅沟常布置在城市道路两侧、不透水地面的周边和大面积绿地内等处,可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其表面一般种草进行覆盖。下图为植被浅沟示意图。指出植被浅沟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解析:城市内涝是当今社会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量、加强排水系统建设等是解决城市内涝的主要方法。建设“植被浅沟”可以收集地表水,通过滤网来提高地下水

6、的水质,同时可以通过增加地表植被改善局地小气候。答案:收集雨水(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增加可利用水资源量);补充地下水(增加下渗);净化雨水;减轻城市内涝;调节小气候(美化环境)。5(xx高考山东卷)下图为我国华北某沿海地区景观剖面示意图,图中海岸为沙质海岸。读图回答问题。(1)分别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2)近年来,该地区的荒草地不断开垦为农田,指出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解析:(1)植被所处位置不同,其主要生态功能不同。甲地位于山地陡坡处,此处森林的功能主要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乙地靠近沿海,海风大,且华北地区风沙危害较重,因而森林的功能主要是防风固沙;丙处灌木位于海边的沙

7、滩上,且该海岸为沙质海岸,因而其功能是固沙阻浪。(2)开垦荒草地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盐碱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答案:(1)甲: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乙:降低风速、阻挡风沙;丙:固沙阻浪。(2)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盐碱化;水污染。6(xx湖北省沙市中学一模)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该湖流域河流众多、草场广布、雪山环抱、环境优美。然而,20世纪80年代由于农牧业的过度发展使该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下图为青海湖xx年至xx年4月与9月份水体面积变化曲线,下表为xx年至xx年青海湖周边四个观察点气候参数变化值。据此完成下列问题。海晏刚察共和

8、天峻年降水量变化值(毫米)18.97.47.815.5年平均气温变化值(C)0.050.060.050.12(1)依据上述材料,推测xx年至xx年青海湖面积年际变化总趋势。(2)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出现此趋势的可能原因。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不论是4月、还是9月,xx年至xx年青海湖面积总体都是波动增加的,说明青海湖面积总体在扩大。第(2)题,湖泊面积扩大,主要是入湖水量增加所致。青海湖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依据表格材料,xxxx年青海湖周边年降水量变化值升高,说明该流域降水补充湖泊水量增加,导致湖泊水体面积增大;该流域平均气温不断升高,导致冰雪融水增加,补充湖泊水导致湖泊水

9、体面积增大;20世纪80年代即开始关注农牧业的过度发展,则材料统计时段应该会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科学放牧等,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答案:(1)总体上看,青海湖水体面积在不断扩大。(2)xx年后十年间,青海湖流域降水量不断增加,降水补充湖泊水导致湖面面积增大;十年间该流域平均气温不断升高,导致冰雪融水增加,补充湖泊水导致湖面面积增大;xx年后,该地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科学放牧等,生态环境得到改善。7下表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统计表。读表回答问题。(单位:km2)年份类型1990年xx年xx年重度盐渍土153425755中度盐渍土133219

10、293轻度盐渍土952801694合计1 2381 4451 742 (1)分析该区域1990xx年土壤盐渍化变化的特点。 (2)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防治土壤盐渍化应采取的措施。解析:(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中度、重度盐渍土面积增大,轻度盐渍土面积减小,盐渍土总面积增大。这说明土壤盐渍化越来越严重。(2)干旱地区的土壤次生盐渍化主要是不合理的灌溉造成的,因此防治该地区土壤盐渍化应合理灌溉、有灌有排,修建水利工程;禁止盲目垦荒,退耕还草。答案:(1)中度、重度盐渍土面积增大,轻度盐渍土面积减小;盐渍土总面积增大;土壤盐渍化越来越严重。(2)合理灌溉;修建排水工程;禁止盲目垦荒,退耕还草。8(x

11、x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球只有1 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余只,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解析:中华秋沙鸭属于候鸟,繁殖地主要在我国东北的长白山区,而越冬地则位于我国南方的赣东北,每年的长途迁徙导致中华秋沙鸭的数量减少。中华秋沙鸭数量在迁徙途中不断减少的具体原因可从其栖息地(即湿地)减少、误食受到农药污染的鱼虾、人或动物的猎杀三方面分析回答。保护中华秋沙鸭的措施要针对其减少原因制定,如在中华秋沙鸭迁徙路线上恢复湿地数量,尽可能多地增加栖息地;治理水污染,避免中华秋沙鸭误食中毒的鱼虾;健全法规,严禁捕杀中华秋沙鸭等。答案:可能原因:迁徙路线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或动物的猎杀等。保护对策:在迁徙路线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与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