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2910057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复习资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范围和意义一、 对象和范围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学科。理解教育心理学对象四个要点;1、 遵循科学的全部规律具备要求2、 不是研究所有的学与教问题,主要研究学校情节中的学与教。3、 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与教,还涉及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感情态度4、 只有弄清学生如何学的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才能知道如何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范围: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认识;学习的基本理论;各种类型的学习;学习的迁移、保持和遗忘;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因素;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和评定。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1、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二、 教育

2、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三、 、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四、 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第二节 历史、发展与现状一、 历史:起点1903桑代克二、 发展阶段;初创(1903-20世纪20年代);过渡(20世纪30-20世纪50);发展:1、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人类的特征与学习2、布鲁纳教育过程3、加涅学习的条件4、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5、安德森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三、 现状和趋势1、 学与教问题成为学习教育心理研究的中心问题2、 认识心理学的理论深入学与教过程的研究中,比较重视较为复杂的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方法越来越先进3、 重视研究课堂教学的心理学问题,强调理

3、论的实际应用,重视学习的个别指导(因材施教)问题4、 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识、情感和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5、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学校教育、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影响增加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 观察法: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表现,从而对它进行了解二、 调查法: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三、 教育经验总结法四、 自然实验法: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的表现,具有主动性和严密性五、 实验室实验法;在特设的实验室内进行六、 临床个案法第二章 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一、教育与学校教育广义的教育指有系统地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一切方

4、面。传统教育观认为是传授知识经验和技能。现代教育认为教育所达到的应包括态度、行为方式、信念、价值体系、技能和知识经验各个方面。学校教育特指在课堂情境中主要通过上课完成的教育。二、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一)影响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二)影响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三、教学与课(一)什么是教学:是企求诱导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工作制度。学前教后,教为了学,知学才知教.树立科学的教学观或学教观,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二)什么是课: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单位,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达到教学目的。课的三部分;内容输入;师生相互作用;经验输出(三)有效教学的指标1、清楚而明确的组织教材2、清晰地

5、阐述学习目标3、有目的地选择和安排适当的学习活动4、学生从事创建性的活动5、师生均有方向感6、令人愉快的气氛7、对工作的严肃认真感8、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相互尊重9、个别学生得到照顾四、弊端与改革1、内容方法脱离学生心理实际,与社会现实脱节,形式主义2、某些方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3、应试教育4、气氛沉闷,学生心理感到压抑第二节一、 学生及群体心理特征(一) 学生及其学生群体1、 正式学生群体班集体类型:团结的、散聚的、离散的优秀班集体形成过程:组建、形核阶段、形成、发展教师指导和运用班集体第一、 利用教师对班集体的期望加强学生对自己班集体的期望第二、 利用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

6、教育能力第三、 利用教师对学生的接纳与爱护,促进学生之间的友爱与团结第四、 利用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效应,发展与修正学生的共同行为标准第五、 利用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增强学生间彼此沟通的能力第六、 利用教师和班级共同奋斗的目标,加强学生间相互合作、团结一致的精神2、 非正式的学生群体非正式学生群体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空间、类似性、需要的互补性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类型:正面型、消极型、中间型、破坏型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群体内部的一致性、情感依赖性(二)怎样了解非正式学生群体社会测量法:1、填写调查表2、制作矩阵表3、绘制网络图(二) 怎样看待和处理学生非正式群体第一利用特点增强学生群体的素质第二精心做

7、好消极的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工作,特别是做好其“领袖”人物,限制消极作用,转换为积极作用第三,对于破坏型要坚决予以拆散二、 教师心理(一) 教师角色:教员;榜样;管理者;办事员;领导者;公共关系人员;学者与学习者;社会心理工作者与临床心理学家;父母;权威人物(二) 教师对学生期待的作用: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叫“罗斯塔尔效应”或“皮革玛丽翁效应”(三) 管教学生误区1、 言行的要求不当2、 大量繁琐的重复或无效的活动取代有效的学习3、 过高估计奖励和惩罚作用4、 缺乏处理问题行为的技巧(四) 课堂上的“讲台效应”(五) 教师角色的心理特征1、 热爱学生,期望学生健康成长2、 意志坚定,善于支配

8、情感3、 学习兴趣浓厚,提高自己的愿望强烈4、 思维灵活,注意客观分析5、 观察敏锐,善于了解学生(六) 合格教师的心理品质1、 教师应具备的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组织班集体,了解或研究学生以及进行家长工作的能力2、 表现在情感和意志以及其他方面的心理品质忠诚教育事业,稳定的专业气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师生和同事关系;有耐心和信心;乐观、活泼的性格;公正不自私(七) 优秀教师的品质与技能1、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2、 理解学生3、 与学生的有效交际4、 理解自己(八) 学生心目中的教师1、 学生心目中的理想教师2、 学生不欢迎的教师(九) 教师教学中的不良习惯(十) 课堂师生交往的心理学策略与

9、技巧1、 课堂师生交往的性质与特点:正式交往、代际交往、“一对多”式2、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心理学原则不要把教师的血药解释为学生需要,把焦虑和不良情绪转移给学生,防止对学生的偏见。创造安全而温暖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要有分寸,以公认的渠道为限3、 课堂师生正常交往的教师条件4、 课堂上促进师生交流的技巧5、 课堂交往障碍:语言障碍;心理障碍;角色地位障碍;交往技能障碍;课堂结构障碍第三章J 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J 学习的四个层面:1、自尊;2、生活技能培训;3、学习怎样学习;4、具备特定的基本学术能力、体能和艺术能力。J 学习的三重目的:1、学习技能和有关特定科目的知识;2、培养综合

10、概念技能;3、培养个人技能和态度。J 教育目标包含三个支柱:1、学会认知;2、学会做事;3、学会生存。J 布鲁纳的教育目标观:1、学校应该鼓励学生们发现他们自己的猜测的和改进的可能性;2、发展学生们运用思想解决问题的信心。3、培养学生的自我推进力,引导学生们独自运用各种教材;4、培养经济的使用思想;5、发展理智上的忠诚。J 现代社会发展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本身水平的要求:1、现代社会发展对师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现代社会对教师能力和作风提出了全新的富有时代色彩的要求。J 教学过程是通过师生相互作用,是学习者的行为朝着教学目标规定的方向,产生持久变化的过程。J 学习目标也称行为目标,是对学习者通

11、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达。J 美国的泰勒是当今学习目标之父。J 教育目标的心理功能:1、启动功能;2、导向功能;3、激励功能;4、聚合功能;J 教育目标选择一般标准:1、价值性标准;2、可能性标准;3、低耗性标准;4、丰富性标准;5、就高性标准。J 一个学习目标包含三个基本要求:1、说明具体的行为;2、说明生产上述行为的条件;3、指出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J 教学目标的具体编写方法:1、对象与行为的表述;2、条件的表述;3、标准的表述。J 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的、情感的、心因动作的三类。第四章J 发展是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机能

12、构造上的变化过程。J 发展最本质的倾向是分化和整合的过程。J 发展得一般趋势:1、综合的分化;2、平衡化;3、概念化;4、社会化;5、个性化。J 制约儿童心理发展得因素:1、遗传与环境;2、成熟与学习;3、社会环境因素;4、学校教育因素;5、主观能动因素。J 认知发展的分期:1、感觉运动阶段出生至2岁;2、思维准备阶段2岁至7岁;3、思维阶段7岁至11岁;4、抽象思维阶段11岁至15岁。J 艾里克森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是以精神分析得原理为基础,其核心原理是新生论原理。J 柯尔柏格认为道德发展依赖个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道德经验重于道德环境。J 柯尔柏格将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1、前习俗阶段

13、。第一期,惩罚与服从的定向。第二期,操作与关系倾向。2、习俗阶段。第三期,人际关系与补同的定向。第四期,权威和社会权利控制的定向。3、后习俗阶段。第五期,社会契约方法定向。第六期,普遍的道德原则倾向。第五章 自觉能动性、积极主动性是人类学习的本质特点。 学生学习的特点:1、间接性学习为主,直接性学习为辅;2、组织计划性;3、有效性;4、年龄差异性;5、学生学习的面向未来特征。 布鲁姆认为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意领域、心因动作三个部分。 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理论最初代表是桑代克,其著有教育心理学、人类的学习、成人的学习。 桑代克提出三条基本学习规律:1、准备律;2、练习律;3、效果律。 班杜拉

14、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学习是个人与特殊的社会环境持续相互作用的过程。 强化是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 强化的类型:1、依据强化间隔状况分类:固定间时强化,灵活间时强化,固定间次强化,灵活间次强化。2、依据强化性质分类:原级强化和次级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强化的技巧:1、控制强化量;2、安排强化程序;3、即时强化和延迟强化的转换使用。 程度教学基本原则:1、小步子逻辑序列;2、要求做出积极反应;3、及时反馈;4、学生自定步调;5、低的错误率。 最早明确强调内部心理结构并以它来解释学习过程的是格式塔学派。 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或符号组合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 有意义学习

15、的条件:1、学习材料必须具备逻辑意义;2、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3、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有意义学习的类型:1、代表性学习;2、概念学习;3、命题学习。 同化:是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知识理解新知识。 同化模式:1、下位学习(包含派生类属学习,相关类属学习);2、上位学习(总括学习);3、并列结合学习。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认知、情意、心因三大类。 加涅阶梯式学习分类八类: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联结学习;3、连锁;4、言语联想学习;5、多重识别学习;6、概念学习;7、原则学习;8、问题解决学习。 加涅五阶段学习分类:1、智慧技能;2、言语信息;3、认知策略;4、态度;5、动作技能。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罗杰斯,代表作有学会自由。 人本主义教学原则:1、教学更注重情感发展而不是知识的获得;2、强调发展自我观念;3、强调交往;4、强调发展价值观。 人本主义教学目标:1、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