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浩生版心理学史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2901950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叶浩生版心理学史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叶浩生版心理学史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叶浩生版心理学史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叶浩生版心理学史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叶浩生版心理学史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叶浩生版心理学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浩生版心理学史(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史复习重点第二章 冯特与实验心理学的建立一、有关冯特的著作:(了解) 冯特的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被认为新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冯特的生理心理学原理 被认为是科学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冯特的民族心理学 是一部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著作。二、冯特心理学的内容:1. 心理学的对象:人类的直接经验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实验内省法 (2)民族心理学的方法 三、最基本的心理元素有两种:感觉和感情 四、对冯特的评价(重点)历史贡献:(1)使心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2)创立了实验心理学(3)培养了一 支国际心理学专业队伍历史局限:(1)理论体系庞杂又混乱(2)主观唯心主义倾向(3)具有内省主义倾向

2、( 4)具有元素主义倾向 第二节 艾宾浩斯 艾宾浩斯关于记忆的研究过程:首先,艾宾浩斯创造了无意义音节的研究方法。其次,艾宾 浩斯创造了节省法。第三章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心理学 第一节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一哲学基础:经验主义、实证主义、联想主义 二构造心理学的体系和方法:1 研究对象:直接经验2. 研究任务:研究心理过程的构成元素及其构成的方式和规律 是什么:意识经验:感觉、感情和意象 怎么样:寻求这些元素结合的规律接近律 为什么:身心关系身心平行论3研究方法:系统内省法:注意(保持高度的集中)和记录(准确性) 4构造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主要包括:注意、联想以及情绪和情感。 三铁钦纳的构造注意与冯特心理

3、学的关系继承: 1.以经验作为研究对象(将冯特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发展为主导经验和丛书经验)2. 关注人类情绪和情感问题(将冯特的感情三维度说发展为一个维度:愉快不愉快)3. 以内省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发扬: 1.把元素主义推向极端2. 扩大了内省法的研究范围(研究记忆和思维等高级活动)3. 发展了冯特心理学的自然科学体系4. 突出了冯特心理学的分析性 改造:把综合作为验证心理元素分析是否正确的一个途径。 四对铁钦纳及构造心理学的评价贡献: 1.建立了第一个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心理学派2. 为新兴的实验心理学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资料3. 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培养了一批有建树的心理学家局限: 1.限制了

4、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只局限于意识经验)2. 反对应用心理学,脱离了社会现实和人类生活,大大削弱了其生命力3. 具有内省主义和元素主义倾向第二节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兴起 哲学和科学基础: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的心理学思想(1)动物和人类心理的连续性(2)心理适应机能(3)行为选择(4)个别差异高尔顿的差异心理学思想主张遗传决定论,认为人的能力是由环境决定的一詹姆斯的心理学思想(一)研究对象:心理生活的现象和条件 (二)詹姆斯的心理学思想内容1、意识流学说:(1)意识是私人的(2)意识是变动不居的(3)意识具有认识的特性 (4)意识具有选择性2、自我理论:客体自我

5、和主体自我: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 主体自我是客体自我的觉知者3、习惯与本能 习惯的功能:(1)简化达到一个既定目的的行为,使行为更加准确和省力(2)习惯可以减少行为所需的意识性注意(3)习惯具有社会功能 本能,受习惯的抑制,具有可变性,受心理活动的调节 与习惯相关的一个问题是记忆。4、情绪理论 认为情绪体验是身体变化的结果,而非身体变化的原因。(詹姆斯朗格理论)5、意志理论 意志是一种心理状态,能指导行为,并通过练习而加强6、詹姆士的心理学与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关系(1)詹姆士反对元素主义和构造主义,将进化论的适应观引入心理学(2)强调心理活动,将“静态”心理学变为“动态”心理学(3)詹姆

6、士的实用主义为机能主义应用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 (三)对詹姆士心理学的评价贡献 1.为机能主义心理学确定了方向2.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3.研究方法:朴素现象学法 局限:1.主观唯心主义、外在目的论、神秘主义和生物化倾向2. 研究方法与理论不一致,甚至出现矛盾二、其他霍尔的心理学思想霍尔对心理学的具体研究主要体现在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方面 霍尔将复演说引入心理学,用它来解释儿童的发展过程,指出儿童的发展过程是对人类发展 过程的复演。霍尔心理学的显著特征是强调心理学的应用和关注社会问题。哥伦比亚大学的机能主义心理学(与早期的机能主义并称为广义)创始人 卡特尔代表人物 桑代克 伍德沃斯一、

7、卡特尔的具体研究1、最早做得反应时的研究(反应时间随感觉和注意的强度而发生变异,刺激越强,反应时 间久越短)2、重视个体差异3、首创等级排列法4、积极推动心理学的应用二、桑代克(一)桑代克是动物实验的首创者(二)桑代克提出三条学习律:练习律、效果律和准备律(三)对桑代克的评价 贡献:1、首创动物学习实验2、对学习心理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3、通过心理量表的编制和运用,推动了以研究个体差异为定向的心理测量运动,突 出心理学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局限:1、强调动物和人之间的连续性2、具有机械论倾向3、他的迁移的共同成分说强调,在学习迁移活动中如果不存在共同成分,迁移就不 能产生。4、他是个遗传决定论者。三

8、、伍德沃斯1. 心理测验思想2. 动力心理学思想芝加哥大学的机能主义心理学一、杜威贡献:1896 年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标志着机能主义芝加哥学派的正式开始观点:1、反对元素主义观点,认为反射弧是一个连续的整合活动,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二、安吉尔1、他主张用内省法和客观观察法搜集心理学资料2、特征:第一机能主义心理学主要是确认和描述心理操作 第二机能主义关注引起心理状态的条件和环境,并把人的状态放到生物和社会环 境中加以理解第三心理事件在我们适应周围环境是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三、卡尔1、意识是一种心理活动(心理活动的适应性意义,心理活动对先前经验的依赖性,心 理活动对有机体未来活动的潜在影响)

9、2、适应性行为时卡尔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关键概念3、卡尔比较关注个体差异4、卡尔提倡综合、多样的研究方法机能心理学和构造心理学的比较机能心理学构造心理学哲学基础实用主义实证主义学科性质应用科学纯科学关注点个体差异一般规律取向整体论元素主义机能心理学的局限:1.具有折中主义倾向,理论和方法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2.具有生物主义倾向第四章 行为主义 第一节行为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一、行为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1) 行为主义的产生是对当时美国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需要的反映。(2) 行为主义是美国社会政治生活中进步主义运动的产物。二、行为主义产生的哲学背景 机械唯物主义、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等哲学思想对其行为主义

10、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三、神经生理学背景 谢切诺夫的研究、巴甫洛夫的研究、别赫切列夫的研究四、心理学背景1、传统意识心理学的危机2、动物心理学的发展3、机能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节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一、心理学性质和研究对象性质: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的自然科学 研究对象:人类行为和动物行为 研究方法: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测验法、社会实验法二、华生在具体问题上的观点1、本能理论 华生早期并不否认本能,可后期却完全否认本能。由“相互作用论”转向“环境决定论”2、情绪理论:认为情绪只不过是对特定刺激所作出的身体反应3、思维的外周理论4、人格理论人格是个体整体行为模式的总和,是个体一切动作的总

11、和 三、行为主义的贡献:1.强化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特征2.扩张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3. 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研究四、行为主义的局限 1.生物学化倾向严重 2.缩小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3. 犯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第五章行为主义的发展一、新行为主义的特点:(1) 以学习理论的研究为核心(2) 以操作主义作为哲学基础(3) 接纳间接证实原则,即允许在可观察事实的基础上,构建理论和假设 (4)强调中介变量的研究二、新行为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1、心理学的背景2、哲学背景 新行为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一是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提出,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 通过逻辑推理而间接证实的命题也是可以接受的。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

12、: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整体行为,即:整个有机体的整体反应活动。这种整体行为具有目 的性和认知性。二、行为决定因素:中介变量。 中介变量是指介于环境和可外部观察的行为反应之间且对行为产生导向作用的心理过 程。托尔曼的中介变量是在坚持行为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来解释有机体的内部心理过程。三、学习理论:符号格式塔 提出了带有明显认知色彩的学习理论,认为有机体习得的是关于周围环境、目标位置 以及目标的手段和途径的知识,即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并提出了期待、位置学习和潜 伏学习的概念。(提出了期待、位置学习和潜伏学习等概念)四、学习的类型1、专注 2、等值信念 3、场的期待 4、场-认知模式 5、内驱

13、力辨别 6、运动性模式五、对托尔曼目的行为主义的简评(1)促进了行为主义的发展(2)对认知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3)促进了学习理论的研究赫尔德逻辑行为主义三、赫尔的行为原理1、学习的基本条件:接近与强化2、行为的动力:内驱力3、行为的抑制或消退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一、斯金纳心理学的基本立场(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行为(任务即对行为进行直接的、描述性的研究)(二)心理学的性质:心理学是完全实证性的实验研究(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和反射 二、行为原理:操作强化理论。(一)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斯金纳将有机体的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1)应答性行为是由先行刺激所引发的、是对刺激物

14、的回答,这种行为比较被动,由刺激 物控制(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2)操作性行为是有机操作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主动的,代表着有机体对环境的主动适应, 由行为的结果所控制。(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规律1、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建立“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增加”,只不过,强化增加 的不是某一具体的反应,而是反应发生的概率。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所建立的原理,在 许多动物和人类的学习中得到印证。实际上,只要巧妙安排强化程序,可以训练动物习得许 多复杂的行为。2、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消退“如果在一个已经通过条件化而增强的操作性活动发生后,没有强化刺激物出现,它的力量 就削弱”,反应

15、的消退表现为一个过程。消退的时间与该习得反应本身力量的强弱成正比。3、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分化分化:运用渐进的方法,强化动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某一特征以使动物形成选择性反应的过 程。与消退一样,分化的关键因素也是强化。(三)强化的种类1、积极强化物和消极强化物【积极强化物】指与操作性行为相伴随的刺激物,它可以增加操作性行为发生的频率。 【消极强化物】指与操作性行为相伴随的刺激物从情境中北排除时,可以增强这种反应。2、条件性强化物与概括化的强化物【条件性强化】指一个中性刺激与一个强化刺激反复匹配联合,那么它也具备了强化的性质。 条件强化物的强化力量与相匹配的原始强化物的配对次数成正比。【概括化的强化物】条件强化物与一个以上的原始强化物形成联系成为概括化的强化物3、强化作用的模式固定时距模式/变异时距模式/固定比率模式/变异比率模式/连续强化/定时强化(以反应时间而非反应数量为单位来实施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