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环缺血PPT课件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2887476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2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循环缺血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后循环缺血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后循环缺血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后循环缺血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后循环缺血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后循环缺血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循环缺血PPT课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后循环缺血的护理Vertigo on osterior irculation schemia ()(专家共识)误区:头晕/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 不足(VBI)/颈椎病一背景但 ackground)后循环(posterior cerebral circulation )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海马,枕叶和部分颖叶及脊Wo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PCI)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 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 o随着对脑缺血的基础和临床认识的提高,认为前循环缺血只有TIA和梗死两种形式,“颈动脉供

2、血不足”概念也不再被使用。 (DPCI的主要病因类同于前循环缺血,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颈椎骨质增生仅是极罕 见的情况。后循环缺血的最主要机制是栓塞。虽然头晕和眩晕是PCI的常见症状,但头 晕和眩晕的常见病因却并不是PCI。 3.后循环缺血的定义和意义 PCI:后循环的TIA/脑梗死。同义词:1=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后循环TIA与脑梗死1=椎基底动脉疾病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后循环缺血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 1. PCI的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是: (D动脉粥样硬化是PCI最主要的血管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椎动脉起始段和颅内段。(2)栓塞是PCI的最常见发病机制,约占40%,栓子主要来源于心

3、脏、主动脉弓、椎动脉起始段和基底动脉。最常见栓塞部 位是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远端O(3)穿支小动脉病变:脂质透明病、微动脉瘤和小动脉起始部的粥样硬化等,好发于桥脑、中脑和丘脑。 PCI少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动脉夹层、偏头痛、动脉瘤、锁骨下盗血、纤维肌发育不良、静脉性梗死、凝血异常、椎动脉入颅处的纤维束带、转颈或外伤、巨细胞动脉炎、遗传疾病、颅内感染、自身免疫性病等。 2.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同前循环) PCI的危险因素:生活方式(饮食、吸烟、活动缺乏 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卒中/TIA病史、颈动脉病、周围血管病、高凝状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口服避孕药等。 3.颈椎

4、骨质增生不是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原因 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与老化有关的颈椎骨质增生绝不是PCI的主要危险因素。颈椎病与PCI的关系:不大因为:(l)PCI患者除有颈椎骨质增生外,更有动脉粥样硬化,无法确定是骨赘而非动脉粥样硬化致病。在有或无pci的中老年人群间,颈椎骨质增生的程度并无显著差别,只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不同。颈椎病与PCI的关系:不大病理研究证明椎动脉起始段是粥样硬化 的好发部位,而椎骨内段的 狭窄/闭塞并不严重。骨赘增生不易压迫到椎动脉,转颈后颈椎病与PCI的关系:不大头晕/眩晕并非PCIPCI者有颈椎病,但更多的是有动脉硬 化绝大多数头晕/眩晕的病因是非血管性 的三. 后循环缺血的临床

5、表现和诊断 1.后循环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脑干是重要的神经活动部位,脑神经、网状上行激活系 统和重要的上下行传导束在其间通过。当血供障碍而出 现神经功能损害时,会出现各种不同但又相互重叠的临 床表现。因此PCI的临床表现多样,缺乏刻板或固定的形式,临床识别较难。PCI常见临床症状:症状:头晕、眩晕、肢体或头面部的麻木、肢体无力、头痛、呕吐、复视、视力丧失、行走不稳或跌倒。体征: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或肢 体共济失调、构音或吞咽障碍、跌倒发作、偏盲、声嘶、Horner综合征等。特征:一侧脑神经损害伴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表 现。常见的PCI类型 TIA、小脑梗死、延脑外侧综合征、

6、基底动脉尖综合征、Weber综合征、闭锁综合征、大脑后动脉梗死、腔隙性梗死(纯运动性卒中、共济失调轻偏瘫、构音障碍-拙手综合征、纯感觉性卒中等)。 2.常被误认为是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表现脑干结构的致密和血管支配与神经结构的非一一对应特点,决定了绝大多数的PCI呈现为交叉多种重叠的临床表现,极少只表现为单一的症状或体征。NEMC-PCR等研究证明不到1%的患者表现为单一的症状或体征。如单一 的:头晕、眩晕、头昏、头痛、晕厥、跌倒发作和短暂意识丧失等,多由全身性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前庭周围性疾病和精神障碍所致,很少由PCI所致。对所有疑为PCI的患者应进行神经影像学检 查,主要是MRI检查。DWI-

7、MRI对急性病变 最有诊断价值。四. 后循环缺血的治疗(同前循环)急性期: 对起病3小时内的合适患者可以开展静脉rt-PA溶栓治疗。有条件者可行动脉动脉溶栓治疗,治疗时间窗可适当放 宽。对所有不适合溶栓治疗且无禁忌征者,应予以阿司匹林100-300mg/d 治疗。其他治疗措施可参考国内外相关的治疗指南。 2. 后循环缺血的预防(同前循环) 对各种血管性危险因素的控制应参考国内外相关的防治指南。鉴于约40%的后循环缺血病因为栓塞,建议积极开展病因检查。诊断明确者应进行抗栓治疗。五. PCI几个重要认识(小结) 1. PCI包括后循环的TIA (即经典的VBI)和脑梗死。 2. PCI的主要病因与

8、前循环缺血相同,颈椎病不是PCI 的主要病因。 3.头晕/眩晕是PCI的常见表现,多伴有其他表现,单 纯的头晕/眩晕极少是PCI。 4.转颈或体位变化后的头晕/眩晕的主要病因不是PCI。 5.对PCI的诊断检查、治疗和预防应与前循环缺血一致。病情观察 1观察颅内压升高的症状,偏瘫的部位和程度,感知觉障碍,认知、语言能力。 2了解既往史,服药史,危险因素,自理 能力,生活习惯。 3有无焦虑、担忧等不良情绪。护理评估1、了解病人眩晕发作的时间跟程度。2、了解病人诱发眩晕的原因,是否被外力撞 击。3、是否出现耳鸣或者复视的现象。4、生活自理的能力。常见护理问题与相关因素1、有外伤的危险;与眩晕、四肢

9、麻木、乏力有关。2、舒适的改变:头晕;与脑动脉硬化有关。3、舒适的改变:恶心、呕吐;与脑部供血不足有关。4、焦虑;对疾病的预后担扰。与住院造成家庭经济负担加重。环境改 变有关。5、睡眠型态紊乱:入睡困难、易醒、多梦。与住院造成环境改变。生活 习惯改变有关。护理措施:症状护理 1、急性期卧床休息,平卧或低枕位,头部 禁止使用冰袋。保持病室安静,操作轻柔, 尽量减少不良刺激,以免诱发和加重眩晕。 嘱病人避免突然改变体位;改变体位时, 动作宜迟缓,尤其转动头部时,更应缓慢 进行。 2.监测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功能及有关检查 的生化指标。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 道分泌物,遵医嘱给予氧气吸人。意识障 碍

10、的护理:按照意识障碍护理常规执行。 准确记录岀入量。对于呕吐、大汗、高热 等症状应及时遵医嘱补液。高热的护理: 按高热护理常规执行。病人抽搐时注意保证病人的安全。应用抗 凝降纤溶栓药物治疗时,严格掌握药物剂 量,注意观察有无岀血倾向。静脉应用血 管扩张药,滴速稍慢,注意血压变化。瘫 痪病人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康复护理: 早期进行肢体功能训练一般护理 I卧床病人协助其翻身,做好皮肤护理。保 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着凉。保持病人大 便通畅,做好会阴部护理。给予低脂低盐 饮食,如有吞咽困难、呛咳者给予糊状流 食或半流食小口慢食,必要时鼻饲进食。 2、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病人容易拿 取的地方。将信

11、号灯置于床头,听到铃响 立即予以答复。保持周围环境中没有障碍 物,注意地面要防滑,以防跌倒。教会病 人使用辅助设施,如扶手、护栏等。病人 入厕、沐浴或外岀时有人陪伴。加强巡视, 必要时给予帮助。3、卧床休息,协助病人满足其生活需要。 病人主诉头晕时应立即给予反应,如承认 病人的感受,关心和安慰病人。指导病人 采取放松技术,如想象和回忆自己最开心 的事情,做深呼吸、听轻音乐等,达到缓 解头晕的目的。遵医嘱用扩张血管药,改 善循环,达到治疗目的。密切观察病人头 晕发作持续的时间及次数。观察药物的疗 效和副作用。 4、病人呕吐时,用手托住病人头部,使其 增加舒适感。病人呕吐完毕后,及时清除 呕吐物,

12、协助病人漱口,更换干净被服, 保持床单整洁、干燥。遵医嘱静脉输液。 遵医嘱使用止吐药。多巡视观察病情变化, 记录呕吐物的量、性质、次数等,必要时 送检。加强基础护理,满足病人需要。 5、认识到病人的焦虑,承认病人的感受, 对病人表示理解。加强与病人的语言交流, 多与病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 加病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多与家属沟通, 取得家属的合作。说话的速度要慢,语调 要平静,尽量解答病人提出的疑问。指导 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缓慢的呼吸,全身 肌肉放松,听音乐等。必要时遵医嘱使用 抗焦虑的药物。 6、安排有助于休息、睡眠的环境。病室内 温度适宜,被子厚薄适度。尽量不开床头 灯,可以使用地

13、灯。帮助病人遵守以前的 入睡习惯和方式。有计划地安排护理活动, 尽量减少对病人睡眠的干扰。在病情允许 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白天的身体活动量,减 少白天的睡眠次数和时间。考虑病人晚间 的必要活动,如把便器放在床旁。健康教育 1.介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2告知病人改变姿势时动作要缓慢,防止直立性 低血压。 3.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促进血液循环。4.告知长期卧床病人合并症的预防措施。合理按 照意识障碍护理常规执行护理评价1、病人是否发生受伤。病人及家属能否正常采取 防护措施,周围环境是否安全。2、头晕持续时间、次数是否减少,程度是否减轻。 病人感觉是否较前舒适。3、恶心、呕吐症状有否减轻或消失。病人是否清洁、 舒适,感到满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