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2853785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第一课时世界的地形(第1课时)主备人 初审人 终审人 教学目标 1、理解 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学会运用地图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2、了解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特征及其分布,熟悉各种地形的“世界之最”。了解海底地形结构。3、联系当地地形特征与生产活动之间的联系,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念。教学重难点 1、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特征及其分布。2海底地形结构。教学方法 读图法、联系比较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运用课件播放几幅图片: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低于海平面的吐鲁番盆地等世界著名的地形区,同时教师把珠穆朗玛峰海拔88

2、44米的高度与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的高度相渲染,让学生形成强烈的感到世界陆地高低不平,相差太大了!教师及时导出:不仅世界陆地相差很大,就是海底也是高低不平的。这节我们就共同学习世界的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二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 陆地地形1:自主学习 读教材第33页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地形?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哪五种?(2)什么叫海拔?什么叫相对高度?(注意:它们都是指垂直距离)在地图中标注的高度应是海拔还是相对高度?为什么?(3)课文中A、B、C、D、E五点的海拔各是多少米?你会计算它们之间的相对高度吗?(海拔和相对高度是描述某地高度的两个最基本的概念)(4)平原和高原

3、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山地和丘陵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盆地具有怎样的特征?【学法指导】五种地形特征的比较应从海拔、相对高度和地表特征两方面来分析。(5)读地图册中的世界地形图,找出世界两大山脉带:一是环太平洋山脉带,二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北部的山脉带。它们各有哪些著名山脉组成?各自又呈什么走向?分布在哪个大洲?(6)在填充图册上填出下列山脉名称: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阿特拉斯山脉。(7)你能够说出下列世界之最吗?世界最大的平原 世界最大的高原 世界最高的高原 世界最大的盆地 世界最长的山脉 世界最深的海沟 ,在地形图中找出它们吧,看看它们分别位于哪个大洲或大洋

4、?2:小组交流 小组内合作交流,你们小组内的疑难问题是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五种地形类型的特点是怎样的?新课标第一网【教师精讲点拨】 (1)教师出示平原与高原的自然景观图片,学生在感性上认识平原与高原的相同与不同。 (2) 教师出示山地和丘陵的自然景观图片,学生在感性上认识山地和丘陵的相同和不同。(3 ) 教师画简单的示意图来表示山地和丘陵的区别。(4)教师出示四川盆地的自然景观图片,学生在感性上认识盆地的形态。学生总结:盆地四周是山地或高原,中部相对低平。【探究结论】 地形类型主要特征海拔高低地面起伏共同点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学习任务(二) 海底地形1、 自主学习 读教材第36页海底地

5、形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海底地形结构是怎样分布的?有哪些地形名称?2 、小组交流小组内合作交流,你们小组内还有哪些疑难问题? . 。3、 合作探究【探究问题】大陆架是海洋还是陆地?【教师精讲点拨】教师绘制海底地形剖面图,学生完成填图。 【探究结论】仔细阅读课文中关于大陆架的文字表述,会发现大陆架是海洋而不是陆地,水深不超过200米。三 、学以致用 拓展延伸你的家乡是以什么地形为主?说说家乡的人们是怎样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生产的? 。四 、总结梳理 归纳方法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陆地五种基本地形和海底地形的的特征,学习了众多的地理名称,要做到在图中落实,读图法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在以后的学

6、习中要坚持运用。五 、巩固训练见基础训练第21页优化作业。六、小结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第二课时世界的地形(第2课时)主备人 初审人 终审人 教学目标:1、理解等高线概念,初步学会绘制等高线图的方法。2、了解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方法。3、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某地的地形部位,初步学会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4、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重难点:1、了解山地地形中的各个部位,知道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分别是如何表示的。2、学会从地形图上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是教学的重点。3、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地

7、形种类,掌握阅读地形图的方法并会运用,训练读图能力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演示法 观察法 对比法 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小明的爸爸是肥城医院的一名医生,他作为一名志愿者随队到舟曲救灾,小明在为爸爸搜集舟曲资料时,发现了舟曲的等高线地形图,然而他却怎么也看不懂,我们能帮他吗?(师出示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小黑板画图1)师:要帮助小明,我们必须学会正确判读地形图,这节我们就学习看地形图。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了解等高线地形图1、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7填空:地图上的_和_分别表示陆地和水域,绿色代表平原。白色代表冰川。2、小组交流: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通过讨

8、论,试着回答下列问题在图2-46等高线地形图中用笔描出400米的线,教师强调线上各地的海拔高度均为400米。1、在地图上,将 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高线。2、把水域中深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 。3、用等高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叫 。【教师精讲点拨】地形鸟瞰图能表达地面起伏、山地、平原、水体等,但不能说明海拔高度和山体后面的起伏状况。图2-46等高线地形图、图2-47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就能清楚的表达地面的起伏变化和海拔高度。【转入多媒体演示】(有条件的可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等高线绘制的过程) 注意观察绘图人员是如何利用等高线来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演示过程中,解释等高距的概念。【探究结论】如果

9、要准确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首先要了解两个概念:等高线(等深线)。学习任务(二)1、自主学习:猜一猜A、B两处哪个坡度较陡?哪个坡度缓?缓坡、陡坡处的等高线有何区别?2、小组交流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1、山峰、鞍部、陡崖的等高线特点。 2、山谷、山脊处的等高线有何不同。【教师精讲点拨】1、判读山顶和鞍部的方法:归纳: 山顶:山顶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闭合;鞍部: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为鞍部。2、判读山脊和山谷的方法归纳: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为山谷3、判读陡崖的方法 归纳:陡崖处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探究结论】缓坡处等高线稀疏;陡坡处等高线密集。三、学以致用, 拓展延伸:

10、1、8月10日,小明的爸爸随医疗队经过一天的艰难跋涉,终于到了舟曲的A地,他们要就被泥石流困在B地受伤的村民。请你们组设计一条从A地通往B地的安全道路。 2、等高线密集和稀疏对河流的流速有什么影响?3、瀑布容易在山地的什么部位形成?四、总结梳理 归纳方法:1、判读山顶和鞍部的方法 归纳: 山顶:山顶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闭合鞍部: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为鞍部2、判读山脊和山谷的方法 归纳: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为山谷3、判读陡崖的方法 归纳:陡崖处等高线重叠在一起。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1、下图所示与名称搭配正确的是( ) 2、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

11、高线上注记的高度是海拔高度 B、等高线上注记的高度是相对高度C、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平缓 D、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陡峻3、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 )A、洼地 B、谷地 C、鞍部 D、脊部六、小结: 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世界的人口主备人 初审人 终审人 教学目标:1、运用资料和地图分析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人口分布特点2、结合实例分析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原因3、理解人口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难点:1、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及分布原因2、人口问题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一系列的有关人口问题的图片

12、,让学生体验到世界问题确实是值得大家关注的重要问题,引起学习兴趣。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1、自主学习:1、读图3-1,完成48页的活动题各抒己见:分析3-1图后,你有什么感悟?2、阅读49页部分内容(1)完成本页的活动题(2)根据表中的内容,把表格补充完整国家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英国120108巴西20313德国097104尼日利亚1232782、小组交流: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教师精讲点拨】【探究结论】结论:(1)世界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国家增长慢,国家增长快。(2)世界人口增长快的原因是。 。学习任务(二)世界人口分布1、自主学习:阅读5051页教材内容以及3-3图完成下列问题2、小组交流: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你知道南极洲为何至今无人定居吗?浩瀚的沙漠为何渺无人烟?讨论分析P51活动,总结人口分布的表达方式及如何计算。列出计算 公式: 。读图32,分别找出世界上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和人口稀疏区,总结人口分布规律。 。结论:结合以上的分析得出:世界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