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德育合力的构建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2849295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生德育合力的构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村小学生德育合力的构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村小学生德育合力的构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村小学生德育合力的构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生德育合力的构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生德育合力的构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小学生德育合力的构建 摘 要 农村小学生德育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形成德育合力才能完成。然而从广西贺州市的调查情况看,学校、家庭与社会均存在德育意识淡薄、德育方法偏差和德育合作滞后的问题,导致了不容乐观的德育效果。为此,加强学校、家庭与社会德育合作重要性的认识、良好氛围的营造、保障机制的健全有利于农村小学生德育合力的构建。关键词 农村小学生 德育合力新世纪以来,我国特别强调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教育的核心,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但德育效果仍不容乐观,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尚未形成德育合力。为提高农村小学生德育的实效性,笔者对广西贺州市

2、的德育实施情况展开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德育合力构建的基本设想,以期为我国农村小学生德育工作的健康推进提供帮助。 一、小学生德育的力量来源分析 小学生德育由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的密切配合来完成,正如国际教育基金会安德鲁威尔森先生在其文章美国道德教育危机的教训中指出,“个人的道德在家庭里、学校里以及社会中形成”,“这三种场所为个人提供了道德学习所需的整合性背景,互相支持,就像凳子的三条腿一样”1。 1.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 小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期间学校通过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在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德育影响下实现道德品行的健康成长。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

3、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就明确强调,“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2。学校德育在小学生德育素质塑造与成长中发挥着最直接、最全面的作用。一方面,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德育目标及小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特点与规律的要求,有的放矢地传授德育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系统认识人间的道德规范、社会的真善美及自我,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另一方面,教师以高尚的品德、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情感、健康的人格等给学生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此外,学校还应通过营造丰富的

4、校园特色文化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生动性、趣味性、益智性、公益性活动以及实施全员、全面、全程的德育管理以培养学生,使他们具有创新意识和参与德育活动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可以说,学校德育在小学生德育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家庭是德育的基础 家庭是学生最早接受德育教育场所,它能促成孩子最初思维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人的德育成长链中占据重要位置,是小学生德育发展的基石。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人最初的道德观念、是非标准、为人处世准则首先是从家庭中得到的。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父母一直都在教导孩子如何认识周围的人和事,传授与人、事、社会接触交往的经验

5、,同时父母对待学习、生活、社会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手段、方式等会给子女留下深刻印象,对孩子的道德成长发挥启蒙作用,影响孩子及其成年后的意识与行为。另外,没有家庭德育的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都不可能单独完成人的德育成长这一细致而复杂的任务,因为在学校里,教师很难对每一位学生提供周全的德育服务,但在家庭中家长可以全面了解、觉察孩子思想、道德与行为的变化,从而实施针对性的德育,即便孩子长大成人后离开家庭走上社会独立生活,父母仍然通过自身的观点、作风、习惯、品德修养等持续不断地对子女进行反复的德行教育与熏陶,以此促使子女逐步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行为习惯4。因此,家庭德育具有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无法比拟

6、的基础性、直接性、有效性和长期性作用。 3.社会是德育的实践场 小学生的德育成长也离不开社会德育,因为社会的政治形态、经济状况、习俗风气、道德风貌等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5,而且学生在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中所获得的德育知识只有在社会中才能鲜活起来,所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接受了社会的检验最终才能成为稳定的价值观念。 同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相比,社会德育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开放性,即社会德育没有时间、地点、事件等限制,随时随地都有“德育课堂”;二是多样性,就是任何一个场所、任何一次事件、任何一项活动都具有德育意义,对学生都是一次生动鲜活的德育过程;三是实践性,学生在学校和

7、家庭德育中所获得的德育理论知识和形成的思想道德品行要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实践、接受检验,看是否符合“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四是补偿性,意指有些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无法实现的内容则可在社会德育中得到相应弥补或补充。大量实践证明,社会德育在小学生德育成长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凸显,如富含正能量的社会经济环境、习俗风气、道德风貌等正润物无声地引导小学生德育向健康方向发展。总之,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各有各的特点和优势,很难相互替代,只有把三方力量紧密联合起来,取长补短,协调一致,有机形成德育合力,才能取得最佳的德育效果。 二、农村小学生的德育现状 理论上讲,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德育合力是保障农村小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良好养成以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手段,但广西贺州农村小学生德育的实践状况却令人忧虑。1.学校德育弱化 一方面,学校重智轻德,德育课程形同虚设。贺州农村小学生的德育教材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为主,且每班每周有12节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安排,但约95%的学校没有思想品德课程专职教师,其课堂教学一般由班主任或本班任课教师来完成。更有甚者,0%左右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际上往往被任课教师用作讲授所谓主科的语文或数学内容,致使德育课程的课堂教学有名无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