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同课异构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2846262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莲说同课异构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爱莲说同课异构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爱莲说同课异构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爱莲说同课异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莲说同课异构(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爱莲说的同课异构案例展示的用意:立足于课文文本,引导学习者辨识文体、读懂文本、读懂作者、读出自我。这些看似常规的解读方式,蕴涵着丰厚的文化意蕴。语文教师倘能够依据课程标准设计组织教学,就能够更好地提升我们语文教学的效度和厚度。环节一:读通课文甲案例:师:请同学们找出容易读错的字。生:蕃、淤、濯、亵、鲜师:同学们,这些字的正确读音是 (学生在书上注音,练习读字音。)师:读书要读准字音,也要读出句子的逻辑重音。例如“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蕃”就应该重读。同学们,看看下面的句子中哪些字词应该重读。(学生讨论各句的逻辑重音 )乙案例:师:同学们,“说”是一种文体,有点像今天的小品文。可以

2、叙事,可以议论,也可以夹叙夹议。这篇文章属于哪一种?生:夹叙夹议。师:哪些句子是叙事?哪些句子是议论?哪些句子是抒情?生:叙事的句子有:“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生:议论的句子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生:抒情的句子有:“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师:爱莲说这篇文章,有叙事,有议论,有抒情,诵读的时候要用不同语气、语调去读。请同学们读出文体的特点。同样指导学生朗读,教师的教

3、学指向是不同的。甲教师的教学指向是读准字音、读准逻辑重音,乙教师的教学指向是读出文体特点。读准字音是读懂课文的基础,是浅层次的;读出文体特点要把握文体的语言风格,是高层次的。辨体读文是体认文章文化的实践过程,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环节二:读懂课文甲案例:师: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作者以莲为歌颂对象,却几次提到了菊、牡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生:(读课文中有关菊、牡丹的句子后说) 开头以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引出“予独爱莲”的主旨,爱牡丹者很多;以此感叹社会上真隐士少,有道德的人更少,而爱富贵的人很多。乙案例:师:菊像花中的隐士一般,隐士的人格特征在哪里?想想看。生:不追求荣华富贵。师:隐居者最大

4、特点在于“独善其身”,他只管好他自己,不问世事的。他接近莲花的第一个特质,即“出淤泥而不染”,也就是“洁身自爱”,(板书:菊文化:“独善其身沽身自爱”。)师:“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追寻富贵的人。各种花中,牡丹的花是最大的,所以牡丹有花中之王的称号,国色天香。(板书:牡丹文化:追求富贵名利 )师:“莲,花之君子者也 ” 什么意思?生:莲是花中的君子。师:莲是花中的君子,君子和隐士不一样,子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的特质是具有道德理想、兼善天下。(板书:君子文化:有道德理想,兼善天下。)菊文化、牡丹文化、莲文化是中国三种文化的代表。菊文化是隐逸文化的象征,这种人在环境恶劣

5、的境况下会选择遁隐山林、独善其身的做法。牡丹文化是一种世俗文化,它追求功名利禄,它是富贵名利的象征。莲文化是儒家文化的象征,它既要求兼善天下,又要求独善其身。阅读课文,要借助课文读懂文本的文化要义,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甲教师只是立足于写法的认知,乙教师则立足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正确认识作者在文章中传达的思想感情,是正确理解课文。环节三:读懂作者甲教师提出:“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学生得出两个结论:“第一,作者和陶渊明一样,决不随波逐流;第二,作者不赞同陶渊明的隐居、逃避现实。”教师总结:“连用两个独字,鲜明地阐述了自己还有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乙教师则提出:“莲花有哪些特质?

6、”学生指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在此基础上,老师接着点拨:“你看,莲花美不美?很美。君子也是这样,尊重自己也会赢得别人的敬重。所以在第一段里面,我们认识了莲花的七个特质,也就认识了君子的品德。”两位老师都抓住了文中的“莲花”与“君子”这些关键词语,并引导学生认识莲花与君子的共同特征。老师们缘文披情,引导学生认识作者,教学思路是清晰的。但是,教师们对作者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故而解读还流于肤浅。作者在言说莲文化 君子文化的同时,还在传达另一种意思,那就是作者对自我一生的检讨,生在“淤泥”般的环境中想要“不染”竟是

7、那么的艰难,生淤泥而不染,才是君子的至高境界。环节四:读出自我甲案例:师:“中通外直” 写什么?生:外貌。师:“外貌”不够准确,换一个词?生:外形。师:对,外形。(板书:外形)“香远益清”呢? (部分答“味道”,部分答“香味”)“味道”好还是“香味”好?生:“香味”好,香味香,味道不一定香 师:应选“香味”。(板书:香味)“亭亭不可亵玩焉”是写莲花的 (部分答“样子”)不够准确,作者写“样子”用了一个动词 (生答“远观”)换一个词概括应该是 (生不能答)哦!答不上来,老师用一个词(板书“姿态”)比“样子”好一点吧? (生肯定)那么,作者写莲花的生长环境、外形、香味、姿态,实质是要反映莲花什么品质?同学们概括一下,环境是想突出莲花的什么?生:纯白师:“纯白”不够;住确,换一个词?生:纯洁师:板书“纯洁”乙案例:师:“莲,花之君子者也 、” 是什么意思?生: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师:君子有什么特点?师:君子是有道德理想、能够兼济天下的人。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生:君子要有理想,要注意自我修身。生:君子要有服务社会的理想。生:假如我将来做了警察,我就要为社会的安稳出一份力,这就叫兼济天下。我不能够与黑道合污,收取昧心钱,这就叫独善其身 能够这样做就是君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