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环境教育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2807695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环境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学: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环境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学: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环境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学: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环境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学: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环境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环境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环境教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仅供参考 学习与交流教学论文: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环境教育【精品文档】第 8 页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环境教育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对环境问题关心的程度也越来越大,环保教育已逐步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学地理教学是对中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阵地,环保教育是每一个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要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教育。 关键词:地理教学 环保理念 尝试 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也是未来环境的承受者,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水,作为一个中学地理教师,不仅要给他们传授地理知识,还要传授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因此,加强对中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更是我们广大

2、中学地理教师的使命。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深入挖掘高中地理课程中的科学知识和环境教育素材,选好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从而帮助学生认识人地环境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观念,并指导规范自己的行为,珍爱善待环境。鉴于此,笔者认为中学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发挥地理课堂的作用,在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在对学生环保意识的教育培养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效果良好,期望与同仁交流。 一、结合目前普遍认同的“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的环保教育模式,明确地理教育在学生环保意识培养方面的目标和任务 (一

3、)地理教育可以提供大量“关于环境”的知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中学环境教育大纲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标题与地理有关。如人口、资源、环境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内容一直在地理教育中包含着,在实际教学中,要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二)地理教育应帮助中学生“在环境中”提高环保意识。地理学科第二课堂丰富多样,通过各种课外活动,让学生在环境中亲身体验,通过各种探索活动,感受各种环境问题,端正环保态度。 (三)地理教育能够帮助环境教育成为“为了环境的教育”。向学生阐释人地关系,培养他们的全球观念,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投身于环保事业。 二、充分挖掘现行初中地理教材中能够进行环保意识培

4、养的内容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内容应以课本为主要依据。现行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主要有如下三方面: (一)智能教育内容。教材讲述了生态的持续发展,资源的持续利用;阐述环境问题的现状、起因与解决办法,揭示人地互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二)道德教育内容。教材告诉我们,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境对废弃物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对资源的无节制掠夺开采,对环境的任意污染与破坏,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惩罚,通过破坏环境来侵犯他人的利益,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必将受到社会的谴责,从而明确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新型环

5、境道德观念。环境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 (三)行为教育内容。要求学生成为大自然的优秀管理员,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讲究环境卫生,节约用水用电,收集废纸废铁,爱护花草树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主动参加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投身于环保事业。 三、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注重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情感 中学地理教学承担着向学生传授环保知识的重任,中学阶段又是学生形成环保心态和环保观念的关键时期,但中学地理中环保知识的传授是知识讲解性的,不具有任何强制效力,不利于中学生环保理念的形成,因而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把地理知识的传

6、授与学生美好情感的培养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讲授黄河时,要讲明黄河及其流域概况的有关知识,同时还要指出,黄河所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在历史上曾是一片“草丰林茂,沃野千里”的绿洲,但由于常年的开垦,毁草弃牧,毁林种粮,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造成流域内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失调,导致泥沙淤积下游,生态环境恶化,使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变成了中国的忧患。同时还应着重介绍解放以来黄河两岸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治理改造黄河,化害为利,趋利避害,使晋陕豫鲁等沿河省区出现了田园似锦、棉麦丰收的喜人景象,尤其是最近十年来,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生态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这些内容,既让生活在黄河

7、岸边的学生认识了黄河的过去,又通过今昔对比,对学生进行了具体生动的环境保护教育,激发了学生热爱黄河、保护黄河的美好情感,使情感教育和环保教育与地理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四、重视开放性教学,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多方面才能。所谓开放性教学就是指环境教育中利用一些开放性教学材料,这些材料不限于常用的课本,教师不给出固定格式的结论,而是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搜集、阅读文字资料,实地调查问题现状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自己得出恰当的结论。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各种各样,也可能是比较一致的,教师要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引导学生讨论所得结论的合理性,但不必统一到教师事先准备的结论上。 通过开放性教学培养中学生的环

8、境保护意识,也是对学生进行如何利用信息资源来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学生不掌握这个过程,就无法做到真正理解生活中的环境问题,环保意识的提高也无可谈起,因为真正使学生信服又能理解的知识是学生自己参与学习过程后获得的。 环境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如果没有接触过协调环境关系有关的活动,那么,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环境教育。 1.把地理知识与周围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如在学习“天气与气候”这一节,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感受,分析冷热、刮风、下雨等现象,特别是经常影响本地的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

9、使学生们知道这些主要是由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趋利避害,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结合参观访问,增加感性知识,深化理性知识的学习。如在讲资源这一章节时,可带领学生对株洲市的水资源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到工业污染对对资源的危害。并且可让学生深入工厂了解工业“三废”,同学们对工业“三废”的治理过程有了清晰的了解,不但获得环保的技能知识,而且在亲身的感受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环保意识。 3.结合春游,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体会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如去年初一级到炎陵春游,我就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讨论:“炎帝陵”旅游业的现状、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

10、4.结合当地政府的重点工程或环保热点问题激发中学生“学环保、讲环保”的动机。如株洲去年创全国卫生城市,是株洲市政府的第一位重点工程,范围广、规模大。我们发动学生讨论“为什么株洲要创全国卫生城市?” 。5.结合3月12日植树节,带领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学生实现了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在劳动中提高了环保意识;同时也深化了地理课本上有关知识的学习。 综上所述,将环境保护知识渗透到地理教学的各个方面,就要求我们广大地理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材内容和当地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使环保教育贯穿地理教学的全过程。地理课程的指导思想就是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手,使学生掌握有关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从而使学生对合理利用环境和保护环境,使环境向着更有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向发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只要我们地理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便能充分发挥教材的环保教育价值,通过对地理知识的传授,有机渗透环保意识,使环保教育与地理知识的传授融于一体。同时地理教师还要创造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正确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认识或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果学生认为自己学的东西有用,就喜欢学, 学了就喜欢用,那环保就将成为一种自觉地意识行为,我们地理教育教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