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感200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兰河传读后感2000.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呼兰河传2000呼兰河传2000在中国_代文坛上,年轻的女作家萧红以她清新自然的笔融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为世界文苑开出一朵美而不艳的奇葩,呼兰河传2000。首先,呼兰河传在构造上与其它小说完全不同.以一般小说的概念去衡量它,它不具备贯穿全书的线索,没有完好的故事情节和中心人物。有人说它是自传,因为它描写了作家的家庭及幼年的生活,但“作品是既不讲家史,也不说家庭,就连自己的出生年月日也不谈.这是不符合‘传记的写法和要求的。”(萧红文学之路208页)。茅盾先生曾指出:“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象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不象”之外,还有些别的
2、东西一些比象一部小说更为诱人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传序言)呼兰河传前四章,作者以画家的笔墨描绘出呼兰河的风俗人情画面,可谓多姿多彩,生动自然,又创造出一种散文诗的意境,纯朴清新,一种别样的美.小说的后三章又可做为三个短篇,各自独立,但作者又因为一个统一的主题将它们联结一体。仿佛在面前表达一些遥远而又真实的故事,牵动着读者的心弦,为它和起美丽抑或优郁的调子。呼兰河的冬天:“天空是灰色的,.而且整天飞着清雪,资料共享平台呼兰河传2000(s:/.)。人们走起路来是快的,嘴里边的呼吸,一遇着严寒好象冒着烟似的,七匹马拉着辆大车,在原野上成串的一辆挨着一辆
3、地跑,打着灯笼,甩着大鞭子,.这批人马在冰天雪地里边竟热气腾腾的了。”这是怎样的一幅东北农村小镇的晨景,何其活力盎然,乡土气息扑鼻而来。“得得”的马蹄声,清脆的甩鞭声,打破了静寂的清晨;而那跳跃的灯笼,升腾的热气更使画面充满着浓郁的地方色彩。至于那卖馒头的老者,脚踏有圆滚滚的鸡蛋大冻掌子的鞋子,背着箱子颤颤惊惊地往前走,眼睛晴挂着霜,胡子的冰溜沉甸甸的.至于那东二道街的大泥坑,五六尺深,不下雨那泥浆好象粥一样,一下起雨来,那么白亮亮的涨得溜溜地满,涨到两边人家的墙根上去了,把人家的墙根给吞没了。呼兰河的火烧云也特别的夺目耀眼,照得小孩子的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了。红公鸡变成金色的了,黑母
4、鸡变得紫植色的了。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红堂堂、金洞桐、半紫半黄,半灰半白合色、蔺萄灰、大黄梨、紫茄子.真是色彩缤纷,绚烂至极。从地面到天空,女作家那支神来之笔仿佛将你带入呼兰河的小镇。不仅那晨景图,火烧云,不仅那园子的蝴蝶,小白菜,狗尾草.使你历历在目。还有那黄昏之后尚未人睡的孩子的嚷叫:“乌鸦乌鸦你打场,给你二斗粮”;那粉房里鲜明荒凉的歌声“人家的丈夫团聚聚、孟姜女的丈夫去修长城”也声声传入你的耳鼓。在你的心间荡起一种纯朴的美感,那么实在、那么自然!使你不觉沉醉其中,置身于小镇的清晨与黄昏,感受着浓郁的小镇的气息。这也得力于它那不似小说的小说构造。假设我们将它刻意构思,套入固有的形式:开端、开展、高潮和结局,打起伏笔、制起波澜,第 页 共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