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省级医疗资源配置“十四五”规划.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2804117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54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省级医疗资源配置“十四五”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浙江省省级医疗资源配置“十四五”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浙江省省级医疗资源配置“十四五”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浙江省省级医疗资源配置“十四五”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浙江省省级医疗资源配置“十四五”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省级医疗资源配置“十四五”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省级医疗资源配置“十四五”规划.doc(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省级医疗资源配置“十四五”规划2021年3月 1 医疗资源主要包括提供医疗服务的各类医疗机构 本规划主要针对“省级医院”这类医疗机构。、床位、人员、医学技术、信息资源和设施设备等生产要素。“十三五”以来,我省聚焦健康浙江建设,着力破解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人群主要健康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十四五”是我省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开启率先实现卫生健康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为统筹协调好省级医院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有效扩容和均衡布局,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便捷的医疗服务,依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健康浙江2030

2、行动纲要浙江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暨医疗机构设置“十四五”规划浙江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编制浙江省省级医疗资源配置“十四五”规划。规划范围为浙江省全省,规划的主要对象为省级医院(含2家参照管理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以下简称浙医四院)、省皮肤病医院。),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一、规划背景(一)发展成效省级医院作为全省最优质的医疗资源,是我省打造“医学高峰”的主力军、夯实公共卫生应急防控的排头兵、建设中医药强省的领头雁。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有省级医院18家,其中,综合医院8家,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4家,专科医院6家。“十三五”以来,我省

3、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全面建成卫生强省为目标,深入推进健康浙江建设,推动省级医院多院区发展格局持续扩大,省级医疗资源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活力优势不断激发。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优质医疗资源规模优势明显。2020年,省级医院共有核定床位31030张(含重症床位621张),较2015年增长19.48%,实际开放床位33897张。省级医院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107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4514人,注册护士20520人,医护比为1:1.41,远高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优质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2019年,省级医院门急诊人次3934.66万,出院人次158.41万人次,“十三五

4、”前四年年均分别增长为6.92%、10.45%。省级医院平均床位周转次数52.09次,出院者平均住院日6.91天,与2015年相比,分别增加11.96次和减少1.98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面推进。“双下沉、两提升”持续深化,截至2020年底,15家省级医院通过全面托管、重点托管、专科托管等方式,与全省64家县级医院建立了合作办医关系,合作办医覆盖49个县(市、区),助力全省实现省市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县域全覆盖。“医学高峰”建设高水平起步。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水平不断提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医一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浙医二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5、以下简称邵逸夫医院)3家省级医院入选全国12所“A+”综合医院名单,“A+”医院数量与上海并列全国第一。浙医一院感染性疾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浙医儿院)儿童健康与疾病、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以下简称温医大眼视光医院)眼耳鼻喉疾病三个学科获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实现“零”的突破。温医大眼视光医院成为全国医疗机构唯一一家拥有三个“国字号”研究平台的单位。浙医一院、浙医二院等10家省级医院成功承担并启动委省共建1个国家医学中心、7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10个重点培育专科的建设任务,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落地运行。浙医一院等7家单位进入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医院,新增2家,全国百强学科

6、数从153个增加至212个,引进高层次人才612人,国家级人才累计达285人。“互联网+医疗健康”实现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所有省级医院完成号源池整合,网上开放号源比例达80%以上,门诊和病区智慧结算率分别达84.73%和81.59%。浙医一院建立全国首个公立三甲线上院区“浙一互联网医院”;浙医二院打造全国首个全数据互联互通的互联网医疗体系,全国首创“eICU”托管模式、“5G+智慧急救”体系;温医大眼视光医院开设全国首家5G眼科远程门诊,打造了全新的眼科就诊模式;邵逸夫医院探索“互联网+医疗服务”新模式获得国家卫健委肯定,并向全国推广学习。重大疫情救治能力显著提升。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

7、治,充分发挥省级医院一线阵地作用,4家省级定点医院集中收治重症、危重症,助力浙江在确诊一千例以上的省份中死亡率最低。省级医院医务人员作为援鄂医疗队主力军参与武汉、荆门抗疫防疫斗争;浙医一院、浙医二院等省级医院通过视频连线累计向67个国家近700家医疗卫生机构分享抗疫经验;浙医二院编写的新冠疫情爆发下的医院应对策略指南28种语言全球发布;邵逸夫医院参与起草修订多个互联网助力疫情防控的国家政策文件。中医药传承创新卓有成效。中医药重点学科和创新平台建设纵深推进,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省新华医院)被列入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名单,4家省级医院被列入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单

8、位,省中医院血液病科入选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项目,省中医院牵头的胃癌、省立同德医院牵头的重度抑郁症、省新华医院牵头的系统性红斑狼疮3个项目获批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二)存在问题1省级医疗资源空间结构有待调整一是区域发展尚显不均,82.50%的省级医院(含分院区)集中布局于杭州城区,浙中、浙西等地区受制于区位及基础条件劣势,优质医疗资源配置相对不足,山区海岛等偏远地区资源相对缺乏、发展不快。二是优质医疗资源供需矛盾尚待化解,省级医院床位数占全省医院床位总量的9.30%,出院人次却占到全省医院出院总人次的15.98%。2不同层级医疗资源调配有待优化一是省级医院仍承担

9、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医生疲于应付低水平的重复性劳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尚未形成。二是“双下沉”的精准性、创新性、实效性不足,对基层医院诊疗水平、医院管理、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带动提升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总院与分院间协调管理、医疗资源统筹配置等问题凸显,多院区一体化、同质化发展亟待创新推进。3医学高峰建设有待加速提效一是学科建设亟待进一步优化。学科发展不平衡现象凸显,重大疾病和疑难病例外流比例较高,妇产儿科等学科建设缺乏显示度高、标志性强的成果,在国际国内尚未形成影响力、辐射力。二是人才队伍建设有待突破。领军人才、创新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不足,

10、卫生高层次人才整体质量、数量和投入与上海、江苏、广东等存在较大差距,人才引培留问题仍然凸显。三是科技创新和科研转化能力有待加强。截至2019年底,累计7家省级医院入选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医院,虽助力浙江成功跻身全国医院科技量值第一方阵,但在百强医院总数、科技产出、学术影响力等各方面仍与北京、上海、四川等省市存在较大差距。(三)面临形势“十四五”时期是我省高水平建设健康浙江、加快推进卫生健康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新时期省级医院发展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赋予省级医院新使命。推动我省人民健康水平走在前列,是打造“重要窗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重要内容之一。省

11、级医院作为我省优质医疗资源主力军,更需服务大局、融入大局,坚持以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为“硬核”,聚力打造更多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加快打造“医学高峰”。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对省级医疗资源优化布局提出新要求。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要求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精准下沉,我省亟需解决城乡医疗资源配置失衡,山区海岛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弱等问题,这需要省级医院主动担当作为,加大向县域特别是山区海岛县扩容下沉力度。此外,当前优质医疗资源空间布局高度集中,导致省域病源向杭州集中,进一步加剧优质医疗资源的供需矛盾。与杭州相比,温州、宁波、金华等区域优质医疗资源规模效应尚未显现,无法有效满足群众对优质医疗

12、服务的需求,城市能级提升和人才聚集难以持续,进而影响全省大都市区发展战略的实施。省级医院要进一步通过扩容和均衡布局,更好服务和助力四大都市区建设。新冠肺炎疫情迫使省级医院加快适应新时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省交出了防控高分报表,但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弱项,医防融合机制、平战结合机制等还未有效建立。对于省级医院,特别是省级综合医院来说,需要进一步加强以平战转换为重点的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疑难危重症诊治能力,在法定和政府指定的公共卫生服务、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等任务中充分发挥骨干作用。长三角一体化对医疗资源区域竞合提出新挑战。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加剧上海对优质医疗资源的虹吸效应,区位

13、和交通的便捷,进一步降低了获得上海优质医疗服务的时间成本,一定程度上导致省内医学人才和病人的外流。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下,省级医疗资源亟待进一步明确医疗服务定位,在打造医疗高地中主动探索,进一步做好疏堵、并轨、提升文章,把提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的空间向省外延伸、向长三角辐射,不断提升浙江医疗卫生的溢出效应。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对省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出新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个人健康投资和消费意愿不断加强,全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仍将处于较快增长期,将呈现出更多元化、个性化和精准化的要求。且生产生活方式、就业结构、人际关系变化等将引发新健康问题,出生人口下降、人员流动

14、分化加剧、老龄化加速等对人口分布带来影响,对省级医疗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化改革与健康科技创新发展迎来智慧医疗新机遇。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生物技术、基因技术、新型靶点等生物技术飞速革新,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和变革迎来了新的机遇。在疫情的催生下,“互联网+”医疗服务重塑了就医模式,省级医院理应加快推动跨机构、跨地域、跨专业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新模式形成,积极为基层医疗服务赋能,促进形成“双向互动”的医患沟通与交流方式。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

15、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和疫情防控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坚持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医疗健康服务需要为目标,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加快打造“医学高峰”,引领带动全省医疗服务质量持续增强,推动山区海岛卫生健康事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浙江基本建成,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筑牢强有力的卫生健康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系统观念、均衡布局。坚持控制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统筹城乡、区域间

16、省级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坚持医防融合、平疫结合、中西医并重,促进各类优质医疗服务在省域范围内的均衡布局。坚持以人为本、优质可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宗旨,更加注重供需对接,加强梯次配置和智慧互联,让更多的省级医疗资源下沉,提高优质医疗服务可及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坚持对标对表、唯实惟先。瞄准国际医学前沿,对标国内外一流水平,聚力形成一批赋有浙江特色,具有核心创新力、技术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的“一流医院” “一流团队”和“一流学科”,推动省级医院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坚持协同创新、战略支撑。充分发挥省级医疗资源在深入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四大”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实施方面的协同性和支撑力,强化对区域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提升的引领作用。(三)总体目标到2025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产业政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