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1997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280194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原市(1997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太原市(1997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太原市(1997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太原市(1997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太原市(1997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原市(1997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原市(1997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原市(1997-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11-21 | | 来源: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进一步加强土地的宏观管理,统筹安排各业用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实现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供用地保障特编制本规划。第二条 本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太原市上地资源特点分解和落实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各项土地利用指标合理确定土地利用的目标和方针,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明确城乡建设等用地规模,制定土地利用管制规则和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第三条 本规划的主要依

2、据是: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有关法规。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3. 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编制、修订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关文件。4.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5.19972010年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解指标。6.1996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和专题研究资料。第四条 本规划是按照土地管理法中确定的“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相平衡”等原则对

3、(1990-2000年太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第五条 本规划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后具有法定效力,太原市各有关士地利用专项规划及各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均应按本规划编制或修订。第六条 本规划以1996年为规划基期年,2000年为规划阶段年2010年为规划目标年,并展望到2030年。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第七条 土地利用条件。1.太原市地处山西省中部,是山西省省会和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科技信息中心;是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中心城市。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130?11309和北纬3727-3825之间,土地总而积690995.51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4,辖六个区(迎泽

4、区、小店区、晋源区、万柏林区、尖草坪区、杏花岭区)及古交市、清徐县、阳曲县和娄烦县。2.太原市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汾河冲积平原,整个地形西高东低,北高前低。按地貌类型划分,全市可分为河谷平川区、黄土丘陵区和士石山区。本市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大部分为8一10,无找地120?170天之间,年平均降水量450-500毫米,平川地区光热资源基本能满足二年三熟和一年两熟农作物种植的需求。主要河流一汾河属黄河水系一级支流。地下水超采较为严重。全市工农业及居民生活用水比较紧张,加快境外引水及改扩建汾河蓄水工程是经济和和社会发展面临的主型任务之一。3.1996年全市总人口287.41万人,其中非

5、农业人口187.27万人,农业人口100.14万人。人口密度416人平方公里,人均土地资源0.24公顷,人均耕地0.56公顷。199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90.7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401.06亿元,其巾农业总产值10.87亿元,工业总产值390.19亿元。粮食总产量40.63万吨。蔬莱总产量92.36万吨。第八条 农用地。现状面积为,占士地总面积的57.85。1.耕地面积1611098.78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40.30,其中:灌溉水田、水浇地和菜地53097.55公顷,占耕地面积的32.96,主要分布在城区外围和清徐县;旱地108001.23公顷,占耕地面积的67.04,主要分布在古交市、

6、阳曲县和娄烦县。2.园地面积18389.98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4.60,其中:果园18354.64公顷,占园地面积的99.8,主要分布在城区外围和清徐县、阳曲县。3.林地面积171510.45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42.91。其中;有林地51299.65公顷,占林地面积的29.91,没木林地86142.51公顷,占林地面积的50.23。1996年全市森林覆盖率为20.4。4.牧草地面积42248.72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10.57。其中。天然草地39564.74公顷,改良草地117.46公顷,人工草地2566.52公顷。主要分布在阳曲县、娄烦县和古交市的丘陵山区。5.水面面积6465.99公顷

7、,占农用地面积的1.62。其中:河流水面2418.54公顷,水库水面2670.47公顷湖泊和坑塘水面1376.98公顷。第九条 建设用地。现状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0。顷,特殊用地。总的分布趋势是:城镇用地和工矿用地主要分布在地理位置较适中、矿产资源丰富的平川盆地区;农村居民点较为分散;特殊用地主要分布在城区外围和阳曲县。人均城镇用地110平方米,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154平方米。2.交通用地面积7113.43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1.43。其中:铁路用地625.21公顷,公路用地1840.54公顷,农村治路4076.32公顷,民用机场571.36公顷。交通用地70以上分布在以太原地区为中心

8、的中南部平川区。3.水利设施用地面积5713.26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9.18其中沟渠5406.59公顷水工建筑306.67公顷。主要分布在清徐县和市辖区南部。第十条 未利用地。现状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3.15。l.未利用水域面积6932.36公顷,占未利用地面积的3.03。其中;滩涂6463.07公顷,苇地469.29公顷。2.未利用土地面积222121.65公顷,占来利用地面积的96.97。其中:荒草地112382.3公顷现岩、石砾地49825.72公顷,田坎21770.59公顷展上地2025.35公顷,盐碱地1448.49公顷,沼泽地237.62公顷,沙地154.90公顷他未利用土地

9、3426.68公顷。主要分布在古交市、阳曲县和娄烦县。第十一条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耕地大量减少,19901996年平均每年减少1637.6公顷,使人地矛盾更加突出。2.非农建设用地和城乡居民点用地集约化水平较低。城市规模扩展较快,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超标,存量土地不能有效盘活,国有上地资产流失严重。3.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各类用地比例不协调,林牧业用地面积偏小,园地过多占用平川耕地,土地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4.丘陵、山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平川地区部分土地污染严重、太原市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山区面积的60.6;不合理排放的废水和无序堆放的废弃物都不同程度地污染了土地和水源。5.已利用

10、土地生产率偏低,粮食平均单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每公顷有林地木材蓄积量仅19.5立方米,每公顷牧草地产草量不足6000公斤。第十二条 土地资源潜力。1.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全市耕地后备资源约有21800公顷左右。其中:可供开发的宜耕荒地资源13800公顷左右就垦系数以60计,可开垦耕地8300公顷;复垦工矿废弃地、砖瓦窑等员补充耕地约2600公顷;通过整理分布在耕地中的部分零星地类、田坎、道路、沟渠及农村居民点等可补充耕地约5400公顷。2.林牧地后备资源潜力。经适宜性评价研究,全市宜林牧面积326800公顷,除目前已有林困牧地232149.15公顷外,约有94600公顷的宜林牧后备资源。3现有耕

11、地潜力。1996年,耕地中约有l00000公顷中低产田。到2010年,若每公顷报而500公斤粮食产量,全市中低产田增产潜力约5万余吨。4.现有林牧地利用潜力。1996年,约有60的果园为低产果园;有林地仅占林地面积的30左右;人工草地、改良草地仅占牧草地面积的6.35。均有很大开发利用潜力。5.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太原市现有城镇人口187.27万人。人均占地110.35平方米。若规划期通过内涵挖潜改造人均占地降至100平方米之内,则可调整出1900公顷左右建设及绿化用地;全市现有农村人口100.14万人,人均农村居民点占地高达154.42平方米若规划期降至145平方米,也可调整出90

12、0余公顷建设用地及农林用地。第三章 规划目标和方针第十三条 规划目标年目标。1.加强耕地保护,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2010年全市耕地保持161098.78公顷,同时改造中低产田65000公顷,基本农田稳定在121300公顷,占耕地面积的75.3以上,耕地质量明显提高。2.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用地。1997?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控制在7850公顷内,其中居民点工矿用地3470公顷,交通用地1450公顷,水利建设用地1990公顷,机动用地940公顷。到2010年全市总人口预计达到350.3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0.02万人,农村人口120.32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65.66。人均城镇用地控制在1

13、00平方米之内,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控制在145平方米左右。3.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和复垦工作。规划期间,通过整理复垦,挖掘各类用地潜力,增加对耕地有效供给,补充耕地2170公顷;通过开发补充耕地4220公顷。共补充耕地6390公顷。4.合理开发未利用地107100.85公顷,主要用于发展林牧业改善生态环境。2010年国地达到21428.75公顷林地达到203804.58公顷,牧草地达到105066.67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0。上地利用率由1996年的66.85提高到82.35。第十四条 规划阶段年目标。1.地保持占补平衡,严格执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和土地开发整理挂钩

14、的政策。到2000年,耕地保持161098.78公顷。2.2000年前新增建设用地控制在2920公顷,其中占用耕地不得超过1890公顷,主要用于国家和省重点工程建设。城市建设以合理改造旧城,有效盘活国有存量土地为主。3.积极推进上地整理和复垦,补充耕地1277公顷;适度开发宜农后备土地资源,补充耕地1293公顷。4.增加投人,合理开发未利用地。1997一2000年。开发未利用地29422.26公顷。土地利用率提高.26e个百分点,达到71.11。第十五条 远景展望。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全市土地资源将得到更加充分和合理的利用,生态环境优化,大原市将建成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居民生活和环境质量

15、较高的现代化城市。1.2030年,全市总人口将增加到470万人左右,城市化水平达到70左右,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建设用地在完善市场条件下适度增加,并且全部实现有偿使用。2.随着土地利用投入水平的增加,耕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和产出率进一步提高,力争耕地稳定在160000公顷左右。3.基本消灭荒山、荒坡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土地利用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第十六条 土地利用方针。1.切实保护耕地,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必须把质量好的耕地优先用于粮油菜基本农副产品生产。保护基本农田和城乡结合部的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全面提高耕地产出率。2.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安排交通、能源、水利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用地,适当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要求的项目建设,不予供地。各项建设必须节约用地,优先利用存量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充分挖掘建设用地潜力。占用耕地必须和开发、整理、复垦挂钩。3.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适当扩大林地、牧草地、园地面积,提高现有林牧地利用水平,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和复垦被破坏土地,改善生态环境。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第十七条 到2010年,农用地面积调整为,占土地总面积的72.21。1.耕地总量保持平衡。1997?2010年预计减少耕地6390公顷。各项建设占用耕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