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跨校选修网络平台学分互认体制的建设研究优秀获奖科研论文.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2801380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跨校选修网络平台学分互认体制的建设研究优秀获奖科研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职跨校选修网络平台学分互认体制的建设研究优秀获奖科研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职跨校选修网络平台学分互认体制的建设研究优秀获奖科研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跨校选修网络平台学分互认体制的建设研究优秀获奖科研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跨校选修网络平台学分互认体制的建设研究优秀获奖科研论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职跨校选修网络平台学分互认体制的建设研究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关键词】学分制 跨校选课 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高职跨校选修网络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探究”(课题批准号:15C0308)阶段性成果之一。 1G711A 2095-3089104-0042-02 一、我国高职学分互认存在管理体制障碍 1.高职院校间的学分互认体系尚未完美 学分制带来的好处是学生能构建自己的学习范围和知识结构,但也会有学生利用这个跨校学分制来投机取巧。这个不但影响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也会严重地弱化学校的管理工作。这样的话,跨校学分制管理对我们高职院校的学生的自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高职院校

2、间的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健全 目前我国大力发展高职院校招生规模,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仅通过校内学习获得学分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了。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未最大程度的开发,另一方面是部分学生得不到好的教育资源。 3.政府财政收费管理体系与学分制推行体系不匹配 目前我国高校都推行教育经费由政府财支付,学生开学一次性交清全部学费,如要推行跨校选课,则需要按学分制收费。其与现有的“一次性付款”收费方式不相匹配。 4.教师授课效果较难评估 随着学分制选课的开展,不同专业课程的增多、学院管理学生规模的扩大、管理权力的增加。教师人事调度也会出现一些矛盾。 5.课程标准还未统一 每个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专业教学计

3、划,同一门课程可能也会出现不同的课程名称,所以会出现同内容不同名或同名不同内容;相同课程名称而课时不同或教材不同等各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实现学校间的课程学分互认。 二、高职院校学分互认体制的对策研究 学分制的主要特点是用学分制代替学年制,按照学生本身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院校的资源优势。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推行高职跨校学分制。 1.高职跨校选课需要当地政府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 政府对高校要实行弹性的、灵活的管理机制。这样才能为高职跨校选课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另外教育主管部门应大力扶持与鼓励学分制的实施。使之形成与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想适应的教育体制。还有就要是

4、要加强高职院校园区的教育信息网,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实行区域性高职院校信息资源共享。 2.建立与学分制配套的高职院校收费体系 如果各个学校在跨校选课门数、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学生收费就不存在问题,但为了提高高职院校课程的竞争力和推进跨校选课工作,选课人数上肯定存在不平衡,所以我们必须有一个学费结算方法。另外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实行了跨校选课,学生学费要实行按学分收费。所以我们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收费程序,为跨校选课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3.建立高职院校课程互选及学分互认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网络平台,使教育教学管理日渐程序化、规范化应该是大势所趋。同时学分互认系统也可以拉

5、近校与校的距离,消除各高职院校各自发展的模式。跨校选课互认平台应包括各校互选课程安排及结构;学分互认的内容;课程的介绍及任课教师情况。 4.加强高职院校的合作,促进各学校资源的共享 学生选课受到受到学生,教师学校,主管部门,学生安全性,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各高职院校应本着合作办学、平等互利、优势互的原开设课程,共同提高学校和专业的竞争力。统一协调,周密计划,建立完整的学分认证网络平台。 5.建立统一课程标准 建立跨校选课的学校和教务管理部门要相互协调,共同制定好选修课教学计划,将名称相似的课程合并成一门课程,并确定统一的课时、规定统一的学分标准。在学分标准相同的情况下,促进课程的模块化建设,如建立普通教育、基础教学、专业教学课程三个模块。从而使各高校课程评价的标准相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求职简历 > 职业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