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知识体系.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280112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知识体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必修二知识体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必修二知识体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必修二知识体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必修二知识体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二知识体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知识体系.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 物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知识体系高三生物组谭丹丹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一、最新考纲1、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的材料和方法 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3、对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验证、分析 4、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5、遗传学基本概念、术语和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高频考点1、亲自代基因型、表现型的判定及其概率的计算2、遗传病系谱中遗传病(显、银性)类型判定及发病率的计算3、运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4、应用遗传基本规律分析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生物的遗传问题三、知识网络基础测交实验遗传的基本规律自由组合定律分离定律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

2、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测交实验得出结论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验证假说测交实验提出假说发现提出问题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基础)杂交实验杂交实验四、知识梳理(一)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1、几种交配类型含义作用杂交植物的异花受粉动物不同个体间的交配探索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的传递规律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得到新品种显隐性性状判断自交植物的自花(或同株)受粉基因型相同的动物个体间的交配可不断提高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相交,从而测定F1的基因组成验证遗传基本规律理论解释的正确性高等动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正交与反交相对

3、而言的,正交中父方和母方分别是反交中母方和父方检验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2、与性状有关的概念(一)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二)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三)显、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四)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的现象。(五)性状分离比杂交实验中,F2中出现显隐31;测交实验中,测交后代中出现显隐11。3、与基因有关的概念(一)显性基因:又叫显性遗传因子,控制显性性状,用大写字母表示。(二)隐性基因:又叫隐性遗传因子,控制隐性性状,用小写字母表示。(三)

4、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4、基因型和表现型(一)概念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二)关系: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在不同环境中,即使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未必相同。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5、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区别(一)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纯合子,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但不同的纯合子杂交,后代为杂合子。(二)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杂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后代中会出现一定比例的纯合子。(二)基因分离定律的原理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一)常用符号及含义符

5、号PF1F2含义亲本子一代子二代自交杂交母本或雌配子父本或雄配子(二)实验材料:豌豆。(三)实验步骤:去雄套袋传粉统计分析。(四)实验结果:高茎豌豆在杂交中无论是做母本(正交)还是做父本(反交),F1都是高茎,F2出现高茎矮茎31的性状分离比。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一)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二)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三)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四)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五)遗传图解(见右图):即F2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DDDddd121,F2性状表现及比例为:高茎矮茎31。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

6、一)目的:对孟德尔假说合理性的验证。(二)选材:F1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三)预期结果:DdddDddd11。(四)实验结果:F1高茎矮茎30高30矮11。(五)结论: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D和d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产生D和d两种数量比例相等的配子。4、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5、性状的显隐性和纯合子、杂合子判断(一)相对性状中显隐性判断(高A、B为一对相对性状)1、定义法:(也叫杂交法)若ABA,则A为显性,B为隐性。若ABB,则

7、B为显性,A为隐性。2、自交法若A A,则A为纯合子,判断不出显隐性。若A 有A,又有B,则A为显性,B为隐性。以上结论是在统计大量后代的基础上得出的,若统计的个体数量有限,则此结论不成立。(二)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1、隐性纯合子:表现为隐性性状的个体是隐性纯合子。2、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设A、B为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A为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B为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1)自交法:若亲本A A,则亲本A为纯合子。若亲本A A、B均出现,即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A为杂合子。此方法是适合于大多数植物的最简便的方法,但不适用动物。(2)测交法:若亲本AB只有A,则亲本A可能为纯合子。若亲本AB只有B

8、,则亲本A为杂合子。若亲本AB有A有B,则亲本A为杂合子。(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一)过程(二)结果1、F1全为黄圆。表明粒色中黄色是显性,粒形中圆粒是显性。2、F2中出现了不同性状之间的重新组合。3、F2中4种表现型的分离比为9331。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一)解释(二)图解1、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2、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且数量相等。3、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一)过程及结果(二)结论:测交结果与预期相符

9、,证实了F1产生了4种配子,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并进入不同的配子中。4、自由组合定律(一)基因位置: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二)基因关系: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分离和组合是同时进行的。(三)基因行为: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一、最新考纲1、细胞的减数分裂 2、配子的形成过程 3、受精过程 4、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5、伴性遗传 6、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二、高频考点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量变化与曲线分析2、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比较3、受精的过

10、程与细胞质遗传的解释4、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和图像的识别5、伴性遗传的特点及遗传病概率的计算6、减数分裂与遗传规律,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的联系三、知识网络受精卵退化卵细胞极体2个极体次级卵母细胞极体初级卵母细胞着丝点分裂2次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染色体复制卵原细胞基因在染色体上(萨顿假说)摩尔根实验基因在染色体上(萨顿假说)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摩尔根实验得出结论测交验证解释果蝇杂交实验生物体受精作用精子 4个精细胞四、知识梳理(一)减数分裂的过程与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一)概念: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

11、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二)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三)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四)场所:高等动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睾丸或卵巢。二、精子的形成过程(一)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1个精原细胞 1个初级精母细胞 2个次级精母细胞。(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2个次级精母细胞 4个精细胞 4个精子。三、卵细胞形成过程1个卵原细胞 1个初级卵母细胞 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 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3个极体退化消失)。四、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二)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五

12、、受精作用(一)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二)过程1、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2、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3、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三)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一半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四)意义1、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2、就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而言,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二)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萨顿的假说(一)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二)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2、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成对存在。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一个,成对的染色体也只有一条。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一)实验过程及现象P:红眼()白眼()F1:红眼(和) F2:3/4红眼(和)、1/4白眼()。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