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2801116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9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3单元5960页“用比例解决问题”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教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解比例的基础上,用多种方法来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和解比例的应用,巩固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达到正迁移的效果,也为中学应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重点定为学生能正确运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

2、的实际问题(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掌握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使学生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观察、判断、分析、探索,培养学生迁移、探究、建构的数学能力。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二、说教法和学法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我在教法和学法上历求体现以下两个方面:老师重在创设情景和探究启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学习情景学生重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看、想、思、

3、说、动等数学活动,自觉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难点定为学生能通过自主探究,正确分析出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解答。三、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出求水费的实际问题,并问道:“你们能解答吗?”在学生自己解答,交流之后,我说道:“生活中的问题常常有多种解决方法,这些不同的方法是我们不断学习和研究获得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解决这个问题的其它方法用比例方法解答”。以此点明今天学习的内容,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求知欲望。(二)探究交流、构建新知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将从以下三个层

4、次进行教学()让学生尝试用比例知识分析解答,我出示了学习指导思考并讨论下面的问题: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一组等式吗?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列出比例,独立完成。提醒学生进行检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通过集体交流订正,让大家领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变式练习瞧!王大爷又遇到了什么问题呢?出现下面的练习: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学生独立用比例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第二层次:总结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对上面两道题进行比较,组织学生观察、讨论、找出思考过程和计

5、算方法上的异同点。在学生充分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有价值的发现和体会。总结归纳出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五步曲”:一找(找到两种相关联的量)、二判(判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三列(设未知数x,根据判断列出比例)、四解(解比例)、五检(用自己熟练的方法来检验)()迁移建构为了实现知识的迁移,我让学生尝试解决例的问题,之后交流、反思,让学生投入到用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又一次体验用比例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既有效实现了知识的正迁移,又获得用比例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联系实际,巩固运用“学数学就是为了用数学”。所以,在练习环节,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习第一层次的习题,(60页做一做,63页题)意在巩固用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中体会所学知识的生活价值第二层次的习题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请你自己设计出一个你生活中用比例解决的问题。新课标指出“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开放性的问题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四)质疑反思,总结评价新课标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我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交流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四、说板书设计我设计的板书力求简单,明了,既突出重点,又突破了难点。本节课让学生在探索中建构,在交流中发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迁移、探究、建构的数学能力。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